怀念祖母
顾胜先
几次搬家,舍弃了不少家具衣物,但有一样不起眼的衣柜却至今还保留着。这个衣柜其实并不大,长只有80公分,宽60公分,高50公分。衣柜距今近一百年了,还是祖母出嫁时娘家赔的嫁妆。经过岁月的变迁,油漆早已褪色,那雕刻的万年青图案依稀可见。睹物思情,祖母的音容笑貌还时常在我脑海里浮现,她那刻薄成家,乐于助人的行为,被乡邻时常传为佳话。
在我很小的时候,祖母就对我们讲起我家祖上的往事。我祖父兄弟3人,因大的和二的有残疾,加上祖代贫穷条件差,都未娶上媳妇。我的祖父是老三,也到了近三十岁才娶上祖母进门,夫妻年龄相差十岁。那时我祖母是个黄花少女,还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裹着小脚,“三寸金莲”,头上盘着发鬏。据经历裹脚的老人说,裹脚是件让人刻骨铭心的事,那痛苦程度一辈子也忘不了,脚裹的越小说明家风越正,随着年龄的增长,脚骨无法向前伸展,只能向上隆起,于是就形成了畸形。祖母走路很慢,捣桩似的,迈不开步。我们也常听祖母讲述进了顾家的门,就没过上一天好日子,祖母一生共有三个小孩,我的父亲,二叔还有姑姑,我的祖父39岁染上出痘,在旧社会缺医少药,出痘也是难于医治的顽疾,最后始终未医治好而撒手人寰,那时祖母才29岁,我父亲还不到10岁,“屋漏偏遭连日雨”,二叔也染上夭折了,剩下孤儿寡母3人。那时在旧社会也有不少人劝说祖母改嫁,但是祖母铁下心来,坚决蹲在顾家门上,再苦再累也要把儿女扶养成人。祖母娘家是坎南糜滩人,这一带是长山芋的,于是祖母带着一双儿女常年逃荒拾山芋为生。有年夏天,祖母挪动那小脚带着儿女行走在高梁地边,因天气炎热,小孩又走不动,姑姑中暑最后得了癫痫病,加上无钱医治,到二十几岁一直未治好,未出嫁就离开了人世。这样家里就剩下娘儿两人,孤儿寡母饱尝艰辛。祖母在世时和我们常谈起往事,眼眶里不时地流下了苦痛的泪水。祖母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带着父亲艰难度日,还省下钱来,给父亲读了几年私塾,拜师学会了一手算盘本领,在合作化时期,由于我们庄上没有多少人识字,父亲从初级社到高级社都担任过会计职务,我们姐妹们从小读书还时常受到祖母的督导,不识字要吃一辈子苦头的。我从小学一直读到高中,后来还当上了人民教师、小学校长。祖母在生产队做工,不顾劳累劳,吃辛受苦,有几年一人还养着小脚猪(我们当时农村有的人家养肥猪养不起,就把小奶猪养稍大些再转手卖)赚一些零用钱。我记忆犹新的是,那年我正读高中,文革开始,轰动全国的革命大串联,到北京去见毛主席,祖母听后欢欣若狂,祖孙几代未曾有过的好事,当即决定卖掉小脚猪,一共卖了二十多元祖母把钱全部塞给我,作为串联费用,我和其他红卫兵一起串联到北京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是我一生也是我一家最大的荣幸。祖母终生辛苦劳累,但她还心甘情愿帮别人忙,为别人办事办好事,是老人家一生最大的乐趣,那个年代,男女结婚都要有人做媒,祖母先后给青年男女牵线搭桥联姻,拄着拐杖早晚奔波,做双方工作,一生共联姻了六家男女婚事,组成了各自的美满家庭。有些家庭产生一些矛盾,她也能前后撮合、鼎力相助,使其重归于好。
祖母由于终日劳累成疾,最后患上肺气肿,虽经医治但收效甚微,最后常年咳嗽卧床不起而离世。祖母1908年6月15出生,1986年6月22日去世。享年89岁。
祖母去世距今三十多年了,如今我也有了孙子辈,每逢清明节,我都带着儿孙到祖母坟前烧些纸钱扫墓尽孝。那清晰的碑文“勤劳朴素没话说,贤妻良母有人夸”十四个大字,再一次映入我的眼帘,禁不热泪盈眶,让我陷入对祖母无尽的思念中.....
追忆祖母当年史,传承家风后辈扬。现在,我已经步入老年,作为一名退休教师,仔细想想,我的一生与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一直在想,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2023年清明节前

个人简历:

顾胜先,男,1948年2月出生,老三届高中毕业,后继续深造,大专文化,1970年3月参加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导主住、付校长、校长职务,2008年3月份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