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买君顾”
文/汪清龙
“官本位”的观念在我国根深蒂固,历史上许多有志之士都把进入仕途,视为实现价值、完成功业的重要途径。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而立之年的“诗仙”李白,在早年因家世不清,通过正常科举考试受挫后,再次向入仕发起了冲锋。
诗人以诗言志。李白在《赠裴十四》一诗中写道:“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买君顾”,就是以个人才华、成就、名气为敲门砖,以终南山为活动据点,以干谒求荐为主要方式,期盼得到君王的关注和重用。
那年夏秋之交,李白离开湖北安陆,来到了长安。他随身携带岳父许员外写给曾同朝为官、交情甚深的右丞相张说的推荐信,又得到师伯元丹丘托唐玄宗御妹玉真公主向皇帝推荐自己的好消息,自然信心满满。
李白到长安后干谒张说,并结识了张说的二公子、当朝驸马张垍。主持朝政、为国选贤的张说不敢怠慢,一边安排张垍陪同李白游览长安名胜,一边不失时机地向玄宗皇帝推荐了李白这位当世的青年才俊。唐玄宗看中李白才华,但考虑到李白自述“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世孙”的出身背景,对任用有负面影响,就先将其任职搁置了下来。天有不测风云!几个月后,张说便离世了。一条原本光明平坦的引荐之路,很快就走到了尽头。
被张垍送往终南山玉真公主别馆“紫极宫”住下后,李白曾几次下山前往相府打听消息。谁知张垍是一位嫉贤妒能之人,因担心李白日后有可能成为其仕途上的竞争对手,故而有意疏远李白。在吃了闭门羹后,李白只好转身离开,继而把全部希望寄托到了玉真公主身上。
李白写了一首《玉真仙人词》,托元丹丘转交出游访道的玉真公主。玉真公主被李白的才气和真诚打动,当面向玄宗推荐李白。有了前面张说推荐李白时定的调子,唐玄宗的态度虽然不够明朗,但门也没有关死。
论说,有皇帝身边两位重量级的人物推荐,又直接推荐给了当世最有权威的皇帝,加之李白才华横溢,为他谋个一官半职岂不易如反掌。可实际上,由于唐代入仕严格的门第观念,就连皇帝本人也不好轻易打破常规直接任用李白。
光阴荏苒,李白来到长安已有几年。他的岳父在长安的同僚大都告老还乡了,举目无亲的李白,除了写诗外,只能靠饮酒、观斗鸡打发日子。一次,还因与“五陵豪”们发生冲突而遭到拘禁。李白四处干谒王公大臣未果,碰了许多钉子,遭了不少白眼,却连一点消息也得不到,内心的无助、失望、纠结可想而知。倘若没有求取功名的强大动力作支撑,他恐怕早就熬不下去了。
以浪漫著称于世的李白,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然而那段时间,他出游的频率、范围都明显小了一些,惟恐错过任何一次机会。开元二十二年,受友人谯郡参军元演邀请,李白在游历太原之后,经洛阳回到安陆。那一年,李白虽过着半耕半读、妻儿绕膝的日子,可他的视线一刻也未离开过长安。
话说对李白从敬佩到暗生爱慕情愫的玉真公主,一直没有放弃推荐李白的努力。她建议唐玄宗,让李白通过招贤馆考试进入仕途。为多一份推荐力量和成功把握,她又将李白引荐给了太子宾客兼秘书监贺知章。不仅让李白得到了贺知章倾尽全力的举荐,而且促成了盛唐诗坛一对性情相投、诗风相近的“忘年交”,留下了贺监“解金龟换酒”与他眼中的“谪仙人”李白不醉不归的美谈。
唐玄宗终于答应李白参加招贤馆考试,那是玉真公主等为李白争取到的一次难得的考试入仕机会。只可惜应试当日,满身酒气的李白,被主考官杨国忠拒于考场之外,与成功失之交臂。
李白遭遇了当头一棒,后来他的发妻许氏又不幸离世。为了改变生活环境,李白携稚子幼女迁往东鲁,孰料续弦刘氏婚后月余便与他分道扬镳。尽管有“醉中八仙”、“竹溪六逸”等诗友故交的相携相帮,让李白从困厄中挺了过来,但当时心灰意冷的他,已经对入仕不抱多少幻想了。
然而,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却突然收到了元丹丘专程送来朝廷“诏蜀郡青莲居士李白即时来京择日另行任职”的诏令。
从踏上干谒求荐之路算起,漫长的12年过去了。在张说、玉真公主、贺知章、吴筠等重臣、名士的接力联手推荐下,李白最终走完了“马拉松式”的推荐程序,等到了入朝事君的机会。他不禁欣喜若狂、感慨万千,吟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句,奉诏进京了。
李白奉诏在兴庆宫叩见唐玄宗。玄宗坐在七宝床上见李白,与李白谈诗论赋,授李白翰林待诏官职,并亲手为他调羹,令李白受宠若惊。
谁知,翰林待诏不过是一个闲职。在翰林院供职期间,李白只是偶尔起草诏告文书,大的效力机会仅有几次。
天宝二年初春,唐玄宗于华清宫行乐,李白奉诏作《宫中行乐词》,被赐宫锦袍。
暮春时节,兴庆湖畔牡丹盛开。唐玄宗与杨玉环同赏,召李白为贵妃跳舞用曲填写新词。不巧,李白又喝了八分醉,被高力士派人在长安的酒肆中找到后,抬至兴庆宫沉香亭。
酒!又是酒!人们不禁要问,李白费了那么多周折,总算进入朝廷为官,应该珍惜机会,改掉嗜酒习惯,即使装也该装一装、忍也该忍一忍了。然而,李白的人生中,一半是诗,一半是酒!饮酒是大诗人激发灵感、处世结交、释放宣泄的重要方式,并不曾因为入仕而改变豪饮习惯,改了那还叫李白吗?!
当时唐玄宗心情特别好,也就没有怪罪李白。李白乘着酒兴,一气呵成三首《清平调词》,由宫廷乐师李龟年歌咏,梨园弟子伴奏,杨玉环婀娜起舞,唐玄宗也吹玉笛唱和,君臣、贵妃以皆大欢喜收了场。
还有一次,渤海国派使臣送来国书,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识得上面的文字,玄宗急得一筹莫展。李白奉诏入朝,当面揭穿了渤海国捏造唐兵犯境事实、欲进犯大唐的图谋。为报杨国忠不让他进考场的一箭之仇,同时羞辱奴颜媚骨的高力士,李白以朝靴不合脚、砚池墨汁少为由,奏请唐玄宗准许宰相杨国忠为其研墨,宦官高力士帮其脱掉靴子。杨国忠、高力士当着玄宗的面不好发作,只好强压住怒火依了李白。李白当场修书一封又译成渤海国文字,正告渤海国于毒打消企图,及时化解了一场外交危机,留下了“写蛮书、吓蛮使”的佳话。
每当读到李白让杨国忠研墨、高力士脱靴的精彩历史故事时,人们无不觉得李白整治权臣解气过瘾!无不为李白蔑视权贵拍手称快!但善良的人们往往不会注意到,李白随性、出格的举动,严重冒犯了皇帝身边红得发紫的大宦官和位高权重的当朝宰相、杨贵妃的兄长。以荒政误国、排除异己为能事的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咽下被一位翰林待诏羞辱的恶气,便使出浑身解数,轮番上阵谗毁、排挤李白了。
先是杨国忠与张垍联手,以李白纵酒行为有悖为官从政规范、有失朝廷官员体面为由弹劾李白。再是老奸巨猾的高力士找到杨贵妃,直指李白《清平调词》诗作中,“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的诗句,把杨贵妃比作西汉成帝时期淫乱后宫的皇后赵飞燕。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此后,每当皇帝欲重用李白时,杨贵妃总是从中作梗,唐玄宗便逐渐疏远了李白。
同时李白也意识到,在朝廷政治日益黑暗的情况下,他的作用只不过是奉诏作诗填词以媚权贵而已,他的诗作不过是为表面上歌舞升平的盛世宫廷制造调味品罢了,与他“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政治报负相去甚远。更令他郁闷的是,自己洒脱豪放的性情、桀骜不驯的性格,与严苛的官僚作派和沉闷的官场生活格格不入,引起了权贵们的不满和排挤,使他“不能开心颜”,也萌生了辞官还乡的念头。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赐李白黄金千两,恩准李白还乡。李白从此离开了长安和官场,重新回归饮酒赋诗、云游天下的生活轨道。
作者简介:
汪清龙,男,警官,大学文化程度,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散文学会、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解放军报》《人民公安报》《陕西日报》《文化艺术报》《西安晚报》《华商报》《散文视野》《当代陕西》《秦都》《中国散文网》等十余家媒体发表散文、随笔作品两百多篇,出版了个人散文集《珍藏军旅》。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