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光 (小说连载之三)
杨浩然.偶然
这天晚上,邻村放电影儿。据说,放《地道战》和《地雷战》。这些片子虽然放过无数遍了,但电影有挡不住的诱惑。天一黑,大男小女们就开始往沟西涌了。
周正怕有人手贱,就时不时的打一下灯光。每打一次,都会引起一阵恐慌:“别打了,再打就看不见了。”
电光太强,连夜猫子都害怕呢。为防有人摔倒,周正便举着电棒子往天上照。
其实,照也是例行公事。那时的人都很自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已深入人心,小偷小摸等于坏蛋,人人明白。没人敢越红线。
电影放映时间有点儿长,读完三章《薛刚反唐》了才散场。
队长见电影散了,便起身往家赶。吴文一边送队长,一边用电棒子往远处照了一番。
恰在此时,看电影的队伍里突然传来一声断喝:“谁?”紧接着,又传来了“有人偷棉花,快抓贼啊”的喊声。
队长一看,一群人正大呼小叫的追着偷棉贼往南跑,便示意周正和吴文包抄。
说起来,该当那偷棉贼倒霉。一进包围圈儿,就被电棒子照的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脚下一绊,摔了个狗抢屎。大伙儿近前一看,原来是南山上的卢三。
卢三虽然是外姓旁门,又是外队人,但与周正队里人都沾亲带故。大伙儿一看是他,便一哄而散了。大伙儿一散,队长等仨便陷入了尴尬。
大家对卢三都摸底细,他育有六子。前五个因娶不起媳妇全闯了关东,膝下只有小六伺候。老两口均已耳聋眼花,七十有余。为了给小儿子说对象,不知求过多少媒人。好歹说上了,又没钱娶。无奈之下,卢三只好挺而走险了。
通往沟西的那片棉花地,很惹眼。站在南山上放眼一望,白花花一片。
棉花是紧俏农产品,一包袱棉能卖不少钱。卢三本来打算划拉一包袱就跑的,没想到被看电影的撞见了。若是耳朵好使,大老远就能听到动静,也不至于被逮个正着。可他耳背,连放电影的电锅响,《地雷战》的爆炸声都听不见。甚至一群人大喊大叫的喊抓贼了,都浑然不知,难怪轻而易举被捉了。
俗话说,捉贼容易放贼难。当一个老表声泪俱下的跪在你面前时,任何人都会方寸大乱。
队长扭过头,在那儿抽了两袋烟,见卢三还跪在原地就上火了,一脚将其踹出老远:“滚。”
卢三一听,滚了个轱辘,就逃之夭夭了。逃是逃了,但名声却坏透了。当闲言碎语传进未过门的儿媳耳朵后,六子的婚事就告吹了。无奈之下,不得不步五个兄长之后尘,闯了关东。
纸里包不住火。后来,这件事还是被蹲点干部江大个知道了。小眼晴一眨,搞了个民主选举。
投票前,江大个重点批评了队长的“捉放曹”行为,他票碗里的玉米粒便少了许多。当天,就下岗了。
周正和吴文记过。继续上岗,以观后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