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阳山曹家羊肉汤享誉古今
文\孙友群
在洛阳乃至偃师一带,有许多民间名吃,如顾县肉合、老城蔓菁汤、段西牛肉汤、曲记削面等,首阳山曹家羊肉汤以浓香馥郁,历史久远,而位列其中。任何一种经典事物的出现,都有其一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渊源。首阳山是一个不大的历史名镇,因在首阳之巅能先沐浴到日光而得名。“穿越千年长廊,迎来一轮朝阳”讲的就是首阳山。在豫西民间流传着一句童叟皆知的话:十三朝古都半在偃,五朝就在首阳山。历史上中国有三大帝都名址——洛阳、西安和开封。其中,洛阳最负盛名。历史上的洛阳帝都实际上也包括今天的偃师,偃师是帝制夏朝建都最早的所在地,因此史学家称谓偃师是历史上的最早中国,曾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五个帝都真正的建都地址就在今天的首阳山,因为首阳山是偃师下辖之地,因而说是在首阳山事实上也就是在偃师。首阳山历史上庙宇林立,景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如伯夷、叔齐、张君瑞与崔莺莺的故事就闻名古今。

首阳山不但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还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南临伊洛河畔,北傍绵延邙山。古代《偃师八景》中的"首阳晴晓",更别具特色,风光潋滟,被人们传颂至今。诗云:“窄蓉危岑插天空,龙光郁郁带云封。夜深倒瞰天池白,晴晓先瞻海日红。大好河山平望里,长安宫阙淡烟中。春来草木青如染,偏在崦嵫第一峰”。站立山顶,远眺东方,霞光如涂,斑烂绚丽,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北望,巍巍太行横空出世,千姿百态,滔滔黄河奔流东去,一泻千里。南眺,中岳嵩山众峰插云,逶迤蜿蜒,伊洛如练,在阳光下闪烁。西瞻,伊阙朦胧,古都依稀,东顾,宋陵陈布,一片陵峦起伏。再俯瞰脚下,陇海铁道线上,弹奏着生活的凯歌。207与310国道交汇处,车辚辚、马萧萧。高楼拔地而起,欲与首阳试比高。

环视周围,沃野青翠,稼穑旺盛,充满着盎然生机。就在这历史丰厚、风景如画美丽小镇的深处蕴藏着一家民间著名小吃——曹家羊肉汤。提起曹家羊肉汤,闻名遐迩,童叟皆知。每到朝阳初上和夕阳西下之时,四邻八舍、四面八方的人们络绎不绝的来到这里美美的喝上一碗淡、咸双备的鲜羊肉汤,那种惬意舒适之感令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曹家羊肉汤日渐兴隆、生意火爆。曹记羊肉汤缘何如此火爆的生意?因为货真价实、鲜嫩味正、营养丰富,有较高的声誉和口碑,被当地百姓称之为“强身健体的美食馆”。同时,还与其选料精当、科学配方分不开。曹家羊肉汤在用肉、烧煮、配料、加工等方面十分考究。用肉选自大西北和蒙古草原的"捶羯”、"蒙羊”等青山羊肉。烧煮方法是:先将若干清水添入锅内,待锅烧响放进鲜肉,羊杂和骨架,用大火烧开(以木柴火炖煮),顶出血沫,尔后将佐料按一定配比下锅,同时外加大葱、生姜适量,熬制而成。食用时,取汤锅中熟羊肉或羊杂切碎放入碗中,再浇上滚烫的羊汤,顿觉喷香的美味扑鼻而来,令人垂涎三尺。

曹家羊肉汤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大约创建于十九世纪初叶的满清末年,传承延续至今已有4代之久。由曹氏上祖辈曹水长先生创建,后相继传给儿子曹云、孙子曹德安、重孙曹昌至今,故取名为“曹家羊肉汤”。其实曹家羊肉汤的诞生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大约是在满清末期1898年,正直兵荒马乱,当时曹氏家境不好,生活难以维计,于是,曹家的长子曹水长随着大批的难民流,到陕西谋生,俗称走西口。几年后,他思乡心切,打道回府,从陕西回河南老家。时值初冬,天气渐冷,寒气逼人,加上一路奔波、鞍马劳顿,他身患风寒,头疼眩晕、浑身乏力。傍晚时分,行至陕、晋、豫三省交界处,在一小镇,看到一家羊肉汤馆,便停脚小憩,欲汤驱寒。落座后,羊肉汤馆伙计热情招呼道:“客官稍等。“不多时,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端到面前。由于长途跋涉、饥肠辘辘,须臾之间,羊肉汤被他喝完。顿时满头大汗,湿透衣衫。吃完后,就在附近找到一家旅馆休息。第二天醒来,曹水长顿觉浑身轻松,感冒好了大半。惊奇之余,他再次走进了这家羊肉汤馆,问其此汤精髓,何以色味饱满,唇齿留香,还能治愈病疾?老板微微笑曰:这是其爷爷开创的羊肉馆,经营几十年了。这里面配有几十味中草药,故,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强身健骨,经常服用,疗效可与参茸媲美。

曹水长闻后大悦,此汤若能在偃师老家得以弘扬,岂不美哉?想到此,曹水长开始与其攀谈,竟得知老板亦河南老乡。欣喜若狂无以言表,逐向老板讨请配方。老板曰:祖上功德,何以随便予之?遭老板婉言拒绝。无奈,曹水长决定暂留此地,偷师学艺。于是,曹水长每日破晓,便把羊肉汤馆门前打扫的干干净净,待客人满堂,曹水长又在店里抹桌端汤,做起了义工。老板见状,多次逐之。怎奈水长决心已定,笑脸相陪。月余,老板深受感动,暗自思忖:若把此方传授与他,汤馆开在数百里之外,与自家生意并无冲突,况祖传配方能得以弘扬,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倘若某天回到河南老家,自己也多了一个去处。于是,便将此配方赠与水长。曹水长得到此配方后,千恩万谢自不必说。

星夜兼程回到偃师,曹家羊肉汤由此诞生,日后便代代相传。到了儿子曹云时期,又将次方加以改良,曹家羊肉汤更负盛名,家喻户晓香飘四溢。转眼之间,时代更迭,红色政权统领世事,曹家羊肉汤在历史的长河里曾一度销声匿迹。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横扫大江南北,曹家羊肉汤的旗帜在孙子曹德安的手中,又一次迎风招展。日子在日子里洇度,岁月在岁月中蹉跎。曹昌从父亲曹德安手中接过接力棒后,不辞劳苦,兢兢业业,曹家羊肉汤在如今的首阳山经营的红红火火。今天的曹家羊肉汤以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质地纯净,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烂而不黏”的独特风格,深受当地百姓垂顾喜爱,在偃师的羊肉汤美食中,负有盛名,别具特色。有诗为证:远眺俯瞰新首阳,圣古沧桑换新装。高楼林立一幢幢,红花绿树一行行,道路纵横如蛛网,川流不息车辆忙。阡陌水乡层层浪,曹记羊汤十里香。

修改于2023.2.26日
作者简介:孙友群,网名伊洛人家。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洛阳市作协会员。偃师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河洛文学《洛风》执行主编、《华夏思归客》艺术总监、洛阳洛神文学院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