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趣闻话鲍陂》(一)
作者:武稳祥
编辑:诗词中国
都市头条,发现精彩,传播正能量
沧桑趣闻话鲍陂(一)
作者:武稳祥
位于长安少陵塬上北陲的我鲍陂村,盆地地貌独特、历史悠久。由大鲍陂 小鲍陂 五府井 三个自然村 组成了三益村,共有3000左右人,3200亩土地。
相传周武王建国后,大封功臣与宗族,其中有一个弟弟名鲍伯、被封为鲍国,封地就是在我鲍陂村。秦朝时称为鲍里,明 清时称为鲍陂镇,民国至今 称鲍陂村。古往今来几千年,流传着有许多美丽的趣闻轶事,也为我村增添了几许靓丽的光环。今天咱们就简要的叙说几个,谁若喜欢听,就听个热闹吧。
一、兔儿岭的传说
传说3000多年前的商末之际,商纣王荒淫无道、嫉贤妒能,闻听我关中西陲的诸侯 周国,在周文王姬昌的仁德开明治理下,日益强盛,对商朝有威胁。就把周文王诱骗到商都朝歌(在今河南),并在羑里囚禁了周文王。周文王并非等闲之辈,随遇而安、并不怨天尤人。反而利用被软禁的7年时光,研习发展光大了深奥的 ‘阴阳八卦’,使之经典流传后世。
周文王的长子名叫伯邑考,风流倜傥 仁贤至孝。他为了救赎父王,搜集金银珍宝及美女名媛,亲到朝歌救父。商纣王早闻周文王有先见之能,但未知真假,打算一试虚实。就残忍地杀害了伯邑考,拿他的肉做成包子、逼叫周文王吃。为了大业,周文王只好含泪吃了。商纣王见状、哈哈大笑道:“都言文王有先见之能,今日观之 皆谬传也。”从此戒心松弛,后经诸'臣多次贿赂活动,他就把周文王放了。
周文王犹如漏网之鱼,慌忙由河南一直向西、逃到了我村西的兔儿岭,这儿离西岐不远了,才长长松了一口气。猛想到 自己吃了儿子的肉,顿时恶心反胃,‘哇’ 的一声、吐出一块肉团,肉团坠地 立即变成一只兔子,飞窜的无影无踪。从此,此地就叫 ‘兔儿岭’,也叫 ‘吐儿岭’。现在,由西安南奔引镇的 ‘新雁引公路’ 从岭上贯穿而过,其实 ‘兔儿岭’ 已名存实亡了。
二、鲍鱼成精的传说
自古以来,我鲍陂村的地形是四面高 中间低的小盆地。传说在遥远的上古时期,我鲍陂村是一汪大湖泊。湖面碧波粼粼,荷花亭亭玉立。岸畔杨柳行行,莺飞燕舞翩翩。湖内鲍鱼恣意游弋,堤岸先民环湖散居。芳草萋萋,林木葱葱,湖光秀水,美如仙境。(陂: 是池塘 水岸 山坡之意)鲍陂的村名 就是因鲍鱼而生,凭陂而成。
追溯到1400年前的唐朝某年,湖内有一个鲍鱼成精,常常兴风作浪、危害四方。朝廷闻知,即派大将尉迟敬德统兵前往 为民除害。敬德领旨出征,将兵营扎在东北二里的鸿固堡(甘寨村)。
当夜晚、趁月明,提钢鞭、跨乌骓,前往查看。其时 恰遇鲍鱼精正在肆虐作恶。敬德瞧的真切,霎时怒从心起,大吼一声,飞掷i钢鞭,正中水怪要害。顿时血染湖面,英雄一举奏功。顷刻风平浪静,从此四方平安。
此事虽是传说,无从考证真假。但其故事精彩,生动感人。故能千古流传,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苦无文记,实为可惜。现今撰文补憾,以免被岁月风尘所湮没。
三、古庙神灵佑鲍陂
早年 人们大多迷信。总把盼望老少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生活,寄托于苍天神灵,因而 全村堡堡有庙。最大的庙要数在村中间 面朝东的 ‘药王庙’:上殿供奉着慈容平和的药王孙思邈(唐),目藏睿智的医圣张仲景(东汉),悬壶济世的神医华佗(三国)。
每年农历二月二的庙会,每年初一、各堡的锣鼓震天,争先恐后 前来上香。届时,来自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携香聚会、人如潮涌。各种小吃、一应俱全。戏剧杂耍、光临助兴。附近村社,成群结队、鞭炮开道,锣鼓喧天、赶来上香。香烟缭绕、经声虔诚,熙来攘往、昼夜不断,香火旺盛、经久不衰。
庙宇坐西向东,自古有 “三柏六槐一皂角,树上挂了个大铜钟。” 尤其是大门前左右两边,日夜忠实守卫着一对青石避水金睛兽:仰头朝天、半蹲虎踞,蛙嘴龙睛、狮鬃牛身,姿态庄重、神韵天成。造型逼真、工艺考究,栩栩如生、罕奇古远,真可谓是镇庙之宝。
由于多年的淤泥涌埋了下半截,我们小时候经常爬上去玩耍,把水兽的脊背和头顶 都磨得青光铮亮。深为惋惜的是:谁也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多少代的奇珍异宝,竟在1990、10、30、深夜被盗,一直是望断白云、杳如黄鹤。更为可惜的是2007、3、30、药王庙大门的一对青石狮娃门墩也被盗,从此 销声匿迹、无影无踪。


关于药王庙,在民间还广为流传着好几个神奇的传说,现在选录二则,请大家同品其中的趣闻雅兴。
1、传说大唐盛世,国强民富、天下太平。这一切 除了唐王君臣治国有方之外,贤德聪慧的贵妃的‘贤内助’之力,也功不可没。
忽然有一天,贵妃染病、卧床不起,众太医俱束手无策。唐王心焦如焚,急忙下旨:降诏全国、高悬重赏,遍访名医。有许多大夫 自愧道浅,皆踌躇不前。突然 从宫外进来了一位白发老人,询问了病情,把过脉、开了药方。唐王垂问道:“先生家居何处?” 答曰:“家住三槐六皂湾。” 言讫,即刻便没了踪影。
贵妃服下药汤之后,端的是妙手回春,痊愈如初、容光焕发。唐王龙颜大悦,欲表谢意。立即差人四处寻找,反复筛查,高低就是找不见名叫 “三槐六皂湾” 的村子。
又有一日,唐王路过我们村口,在大树下歇憩时,猛抬头 突然发现这里长着三棵槐树、六棵皂角树,这里也正好在大路的拐弯之处。顿时恍然大悟、大喜望外。这真是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里本无房屋,唐王立即命人在此面东修建了一座寺庙,起名 “药王庙”。上殿就敬的是药王孙思邈,药圣张仲景,神医华佗三位名医。从此 香火祭享千年,保佑四方平安。
之后,唐王和贵妃每年都要同来药王庙,双双一道上香叩拜。有一年 天降大雨,雨水灌进了庙内。听说‘水獬’ 可以镇雨,唐王就命人在药王庙大门前、雕刻了一对避水金睛兽。从此 不管雨水再大,水 从来也都没越过药王庙的大门门槛。如此神奇,又有谁知其中?


2、从前 西安城东有位大员外,广有钱财,妻妾成群。但美中不足的是:他已年过五旬,却膝下无子。他猛然醒悟,遂广散钱财,积福行善,长年的慈怀义举,终于感动了神仙。
有一天,大门外来了一位专治疑难杂症的郎中,员外向他诉说了自己无嗣之苦。郎中道:“无妨。” 随即从腰间取下一个药葫芦,倒出两颗丹丸,递于员外,并言道:“夫人服之、必生贵子。” 转眼间 一年之后,果然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员外大喜,欲重谢郎中,但又不知应去何处。
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当晚,员外就做了一个梦:梦见郎中对他说:“你若要找我,就到城南‘三皂四柏五株槐,一炉二兽无栏杆’ 之地 来找我。”第二天早上,员外备厚礼、骑大马,就按梦中所言、到处寻找。几费周折、中午时分,终于在鲍陂找到了如梦中所说之地 —— “药王庙”。
迈步登阶进庙 到上殿,抬头一看,居中坐的正是梦中的郎中。他到此时才如梦方醒:原来是药王显圣,赐药托梦。立即跪拜,诚心诚意,敬献重礼,酬谢还愿。自此之后,药王灵验,声名远扬。香火益盛,千古流芳!
从西安至引镇的一条土大路,由我村中间稍斜贯穿而过。在村东南角是一个又陡又长的大坡,由于沟深坡陡爱出事,自古就在坡下挨路东侧、面南修建有一座 “关圣帝庙”。千百年来,老百姓一直尊称关公为关老爷,因而 人们就习惯顺口称该庙为 “老爷庙”。该庙是专门保佑来往大坡的客人及车辆的安全。


庙内居中敬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汉寿亭侯 关羽、关云长:他 骄矜孤傲、正襟危坐,赤面绿袍、蚕眉凤目,左捧 ‘春秋’、右捋长髯。文武双全、誉满天下。忠义智勇、流芳千古!周仓关平、昂首挺胸、瞠目横眉,持刀托印、侍卫左右。每年九月十三的庙会,届时 男女云集、热闹兴旺。
那时,人们对庙会当天的天气都十分关注。代代流传的俗语云:“收秋不收秋,就看五月二十六。”“(九月)初九不下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 又曰:“九月十三下一点,耀州城里买老碗。” 着哇!谁不盼望风调雨顺?谁不盼望丰庆有余?这般渴望,人人皆同。
值得一提的是庙门前左右的 一对1、5米高的青石狮子,威武雄壮,活灵活现,是为镇庙神兽,也可谓是我们村的村宝。倘若轻轻敲击,东边的那尊声音沉闷、浑厚,令人敬畏顿生。西边的那尊极灵,清脆如铃,悦耳提神。
过去 每逢天旱,人们就都来到老爷庙进香跪拜,求神祈雨。但见:老婆们一边手拿着柳条,蘸着清水 洗着狮娃,一边念念有词,口里念着小曲顺口溜:“先洗狮娃头,水顺瓦沟流。再洗狮娃腰,水能把瓢漂。”你唱我和,虔诚声声,周而复始,曲曲再三。大家在心里都默默盼望:如此诚心,必能感动天地,早降甘霖,普度众生。
1966年修雁引公路时,它俩被移挪到 6 队饲养室门口。2001年又移至村委会大门口。可惜在2008、3、3、深夜被盗。至今恰如 泥牛入海 杳无音信。


2013年夏,为此事我十分愤慨,乘兴编了一篇《盼 归》:
雄 狮 一 吼 降 祥 瑞,
灵 兽 千 年 佑 鲍 陂。
月 黑 夜 惊 失 村 宝,
游 子 飘 零 何 时 归?
从前,东堡子南路口有一座 ‘马王庙’(早已拆),过去我村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 ‘过会’ ,就是源于马王庙的庙会。后因其时天太热、菜难买,1988年 经上堡呼正贤老师提议,改在了6、25 过会。正好在小鲍陂(6、21)和五府井(6、27)二村之间。大合民意,因而得到了全村人的一致赞成。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有的年轻人 肯定还不太清楚。
据说 从前小鲍陂村北有一座 ‘三官庙’,(现已绝迹)。庙内有一口大钟,钟声特别洪亮,每每声传数里,甚为罕奇!可惜在1946年被国民党驻在王曲的第七军校盗走。我曾听到过老年人说当年的顺口溜:“第七分校,不务正道。白天睡觉,黑咧拆庙。不要砖瓦,光要木料。” 往事如云烟,唯余空遗憾!
另外,还有一棵碾盘粗的古老皂角树。曾闻老辈人饶有兴趣地讲过 一段有关皂角树的美丽传说:以前,辄有人恍惚之间看到、在树冠绿丛之中、有一年轻美貌女子在梳头,连忙揉揉眼 再仔细看时,却又杳无踪影了。村中人大为迷惑不解,就称其为 ‘树妖’。
解放前的某一年夏,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霹雳’ 一声,一道电光就将树拦腰殛断。雨过天晴,人们就发现半截树下的树洞有油脂流出。村民们取之,开始用来膏车,后来发现其可治疗皮肤顽疾及烧伤、烫伤等,效果极佳,无不灵验,不由人啧啧称奇。
当即就有人说:“那是树洞里有一条大蟒蛇 即将修炼成精,末及危害人间 便遭天谴,被雷殛了”。
如此动听的趣闻轶事,又有谁能辩知其事的真假?就权作茶余饭后的闲谝资料、一个笑谈传说罢了。
据南堡 5 队的老木匠于凤肖(94岁)前辈曾对我说:“当年他挖树下淤泥达数尺深,因皂角树太粗,没法解板。急中生智,他就把两个锯条铆接在一起,就在原地解板。每解下一块板 就是一个独木案板”。每当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往事,他就感到无比的骄傲又自豪。 除了以上数庙之外,另外每个堡子还都有几个小庙,恕不一一赘述。
(末完待续)
《古往今来鲍陂村》
1
西 安 城 南 少 陵 塬,
浐 潏 拱 卫 面 南 山。
北 陲 盆 地 古 鲍 陂,
历 史 悠 久 数 千 年。
2
传 说 古 时 大 湖 泊,
先 民 散 居 湖 水 畔。
鲍 鱼 成 精 害 百 姓,
敬 德 奉 旨 来 平 乱。
3
怒 发 冲 冠 挥 钢 鞭,
血 染 湖 面 奏 凯 旋!
周 建 鲍 国 秦 鲍 里,
源 远 流 长 壮 秦 川。
4
村 西 有 道 兔 儿 岭,
文 王 吐 儿 佳 话 传。
隋 建 古 刹 遗 迹 存,
百 年 于 宅 镇 村 南。
5
供 奉 医 圣 药 王 庙,
面 东 雄 踞 村 中 间。
保 佑 四 方 香 火 旺,
惟 愿 老 少 都 康 健。
6
星 移 斗 转 多 变 迁,
饱 经 沧 桑 到 今 天。
杜 陵 脚 下 望 白 云,
抚 今 追 昔 忆 当 年。
7
辖 归 大 兆 公 社 管,
大 队 小 队 忙 生 产。
大 小 鲍 陂 五 府 井,
合 称 三 益 肩 并 肩。
8
起 早 贪 黑 艰 苦 干,
可 叹 日 挣 二 毛 钱。
一 年 四 季 不 得 闲,
广 种 薄 收 短 吃 穿。
9
文 革 狂 飙 天 下 乱,
鹦 鹉 学 舌 大 批 判。
人 多 势 众 临 委 会,
造 反 有 理 大 夺 权。
10
改 革 开 放 春 风 暖,
天 翻 地 覆 世 事 变。
高 楼 林 立 村 貌 新,
丰 衣 足 食 尽 开 颜!
11
少 陵 白 鹿 两 道 原,
鲍 陂 鲍 旗 结 金 兰。
昆 仲 情 深 四 百 载,
友 谊 长 青 世 代 传!
12
与 时 俱 进 新 时 段,
欣 逢 盛 世 传 灼 见:
干 部 知 识 年 轻 化,
年 迈 村 官 齐 齐 换。
13
自 古 英 雄 出 少 年,
朝 气 蓬 勃 领 头 雁。
年 富 力 强 有 气 魄,
民 风 村 貌 大 改 观。
14
翻 新 戏 楼 换 新 颜,
古 韵 新 声 台 上 演。
广 场 宽 阔 又 平 坦,
舞 场 热 闹 笑 语 欢。
15
党 群 大 楼 面 朝 南,
虎 踞 龙 盘 好 壮 观。
万 象 更 新 颂 盛 世,
日 新 月 异 向 明 天!
16
新 冠 反 复 逾 三 年,
领 导 抗 疫 不 畏 难。
村 口 路 隘 设 关 卡,
来 往 车 人 盘 查 严。
17
最 苦 冰 封 是 冬 天,
奉 命 黎 明 做 核 酸。
率 领 白 衣 冒 严 寒,
干 群 同 心 保 平 安。
18
重 修 村 史 有 远 见,
精 英 荟 萃 争 贡 献。
新 旧 逸 事 齐 捜 理,
文 载 今 昔 后 世 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