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杜牧《早雁》
闻说金河起战埃,故将早雁作诗材。
应知仙掌金铜去,不见长门魅影来。
桀虏寇边图汉地,昏君误国擢驽骀。
后朝民瘼如山重,谁似樊川写国哀?
【注释】
(1)杜牧《早雁》: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回纥南侵,一路掳掠。时杜牧远在黄州任刺史,有感于边民流离之苦,借咏雁以寄慨。
(2)“闻说”句:金河,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战埃,战尘。
(3)“应知”两句:意本杜牧原作:“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仙掌,汉武帝曾在未央宫立有金铜仙人,手托承漏盘储存漏水,和玉屑服食,以求长生。魏明帝景初元年(237)欲将仙人掌迁至洛阳,因重,中途留于灞垒。长门,长门宫,陈皇后失宠居处。魅(mèi)影,鬼怪的身影,代指陈皇后。
(4)“桀虏”两句:桀虏(jiélǔ),凶恶的敌人。擢(zhuó),提拔。驽骀(nú tái),劣马,比喻才能低下者。
(5)“后朝”两句:民瘼(mò),民间疾苦。樊(fán)川,杜牧号樊川居士。
【附】 杜牧《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