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陵情思
作者:李思义(山东临沂)
在齐鲁大地百余个县市中,
你的历史是那么悠长久远,
你的底蕴是那么深沉厚重,
你的名字是那么饱含诗意,
你的颜值是那么娇媚从容……
啊!富饶的兰陵,
物华天宝;
啊!古老的兰陵,
人杰地灵。
这里是后圣劝学之地,
这里是诗仙醉卧之乡,
这里是金瓶梅开之园,
这里有着天下萧氏郡望之名…
古时侯,这里曾是大禹后裔的部落封地;
现如今,这里仍留存着鄫国的残垣故城。
站在高高的遗址土丘之上,
我凝神静思 ,穿越时空,
似乎又看见了,
一一看见了你那波澜壮美的历史画卷;
仿佛又听到了,
一一听到了你那悠远岁月的激荡回声!
走来了
一一文明始祖仓颉字圣,
身材高大魁梧 ,
天生四目炯炯;
面如满月,
声似洪钟,
五千年前曾居此造字,
作字、劝礼皆是因此留下的村落足以佐证。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
书法墨韵之美,
可以毫无夸张的讲,
古邑兰陵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
-走来了,
一一孔子爱徒曾参孝圣,
对故土还是那么念兹眷恋,一往深情:
百善孝为先,
尊老爱幼,
孝老敬亲,
是咱兰陵亘古不变的良俗民风。
看现在家家过上富足日子,
生活幸福美满,
社会和谐稳定,
足以说明孝道在故乡
得到了很好的弘扬与传承。
走来了,
一一爱国诗人屈原高大的身影,
时隔两千三百年之后,
老人家又来巡视曾亲自命名的故地,
仍然心系着这里的百姓苍生。
走遍了兰陵的山山水水,
体察了村村寨寨的风土民情,
当他走进兰陵国家农业公园
观赏着风景,
止步兰花馆内,
不住的点头赞许,
把兰陵二字再一次品读吟诵,
脸上不时流露着欣慰的笑容。
走来了,
一一令人敬仰的后圣荀卿,
还是那样清瘦儒雅,
看似依旧道骨仙风。
都知道他培养的李斯、韩非等等那些个得意弟子,
撑起了秦汉帝国的半壁江山,
也曾记得他著名的《劝学篇》在这里呕心著成,
可又有多少人能够晓得,
荀公曾在此做过两任共计一十九年的父母官--兰陵令,
并且埋骨此处,鞠躬尽瘁,
终老一生。
走来了,
一一西汉名相经学家匡衡,
故地重游兰陵匡王村老家,
驻足望子石,
遥看老书房
多少往事映入脑海,
多少苦乐顿涌心中。
当他走进学校,
看到家乡孩子们现在读书条件这么优渥,
便向学子们讲述起自己
当年凿壁偷光夜的夜览情景。
并一再叮嘱孩子们,
好好学习,珍惜光阴,
不负韶华,刻苦用功,
务必把自己锻造成对社会、
对国家的有用之才,
切莫玷污了兰陵多学的美名。
走来了,
一一汉代大儒萧望之,
以对国家赤胆忠心,
不负众望,
不辱使命,
建千秋伟业,
开一代新风。
族群兴旺发达 ,
子孙繁衍昌隆,
故土兰陵已成为萧氏郡望家邦,
每年都有数不清的萧氏后人
来这里祭祖归宗。
走来了,
一一唐朝大诗人李太白,
并搀扶着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酒仙刘伶,
当他们领略罢湖光山色各处风景,
便走进天下第一酒都的兰陵古镇,
他们一边对饮,
品味着兰陵酿制的系列美酒,
一边高声吟唱着千古名篇《客中行》。
目睹今日兰陵的巨大变迁,
酒仙鬼才诗兴大发,激情更浓……
走来了,
一一为保卫家乡,
揭竿而起,
拼却性命,
视死如归的古代巾帼英杰漆室女;
走来了,
一一东晋南渡,
侨迁江左的十数位帝王及上百位将帅相卿;
走来了,
一一《昭明文选》的总编南朝萧统萧太子;
走来了,
一一《金瓶梅》作者明代奇才兰陵笑笑生;
走来了,
一一清末铁笔廉吏王思衍;
走来了,
一一世界当代文学大师鼎钧翁;
走来了,
一一郭云舫、赵博、罗炳辉等等为国捐躯埋骨此处的众英烈;
走来了,
一一陈毅、罗荣桓、粟裕等等南征北战曾驻守此地的将帅星;
走来了,
一一金戈铁马大部队;
走来了,
一一热情好客老房东;
走来了,
一一渡江南下众将士;
走来了,
一一支前模范老民工;
走来了,
一一闯关东的穷乡亲;
走来了,
一一下江南的富后生;
走来了,
一一外出学子百千万;
走来了,
一一回乡创业众精英;
走来了,
一一各行各业带头人;
走来了,
一一保家卫国子弟兵;
走来了,
一一恪尽职守、为政清廉的父母官;
走来了,
一一善良勇敢、朴实勤劳的众百姓……
抱犊招手,会宝扬波;
文峰献翠,朗公鸣钟。
热忱拥抱古今中外家乡客,
盛情款待五洲四海众亲朋。
说不完的久别重逢知心话,
道不尽的思乡念土悠古情;
共同谋划兰陵今后发展长远计,
携手描绘兰陵未来锦绣美前程。
我的眼前仿佛展现了
兰陵明天的新画卷;
我的耳畔似乎听到了逐梦前行的脚步声。
请坚信: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兰陵,
有古今贤圣启迪护佑关爱,
有当今舵手新锐率领前行,
只要百万父老乡亲,
撸起袖子,
脚踏实地拼命干;
只要上下和衷共济,
携手并肩,
团结拧成一股绳,
兰陵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家乡的前途会更加光明!
啊!兰陵,我至爱的故乡!
啊!故乡,醉美的兰陵!
戊戌岁次仲夏草于魔都上海
癸卯岁次初春修改于山东兰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