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圃寓言连载38
文‖ 毋东汉

柿树春秋

东村李老汉家有棵大柿树,每年果实累累,由于柿子个儿大,一包蜜汁,又红艳剔透,晶莹芬芳,不愁卖。但柿树太高,虬枝硬脆,上树采摘十分费力。李老汉教导儿子小李:“你要保护好梯子,保存好铙钩,要学会爬树。”儿子小李怕跌,只坚持在树下扶梯子,接笼子,拣柿子,不肯学爬树。收工时又懒得挪梯子,拿回铙钩。梯子淋雨长了小蘑菇,铙钩也因淋雨变得松干卯稀,不好用了。李老汉上了年纪,一次爬树踏折了树股,跌下来绊伤了腿,再也不能上树了。摘柿子成了难事。
西村有个石二能,心灵手巧脚麻利,善于援阁上梯,听说李家柿子丰收,前来打秋风。他进门就夸柿子好,李老汉就说:“柿子好顶啥用?没梯子没铙钩,没本事上树,成了招待鸟雀的果品了。”石二能说:“我有办法,帮你这个忙!”小李说:“好!你若能摘了柿子,咱合伙吃!”
石二能搬来人字梯,拿着长杆铙钩和大竹笼,前来摘柿子,还请人拍了照。
小李十分感激石二能。石二能临走时,开着拖车,满满一竹笼柿子,车箱还有不少,石二能千谢万谢,扬长而去。拖车“嘟嘟嘟”声中,李老汉抱怨儿子不争气,没学会爬树。小李说:“有石叔帮忙,这不是互利双赢吗?”
李老汉死后,小李把石二能认做干爸,整天饮酒作乐。有一天,石二能拿来一瓶酒,小李品尝后连声叫“好”。酒味甜里带酸,劲不小,见喝就醉。小李问:“哪国来的酒?这么醇香带劲儿,酸甜而绵长?”石二能说:“这酒是用进口设备,泊来技术,土法上马,中西结合,反复试验,精制而成。”
小李说:“多少钱一瓶?”
石二能说:“一百二十个柿子可换一瓶。”
小李说:“这一树柿子能换多少瓶?我全换!”
石二能说:“行。”
石二能把柿子全部摘了,数了数,全部换成瓶装酒,用竹笼提来,交给小李。小李卖了十几瓶,剩下的全部喝了。
其实,石二能做酒就用柿子,把柿子窝在瓮中,加上小曲,酿成酒,并不复杂。
小李饮柿子酒成了习惯,建议石二能在自己家酿酒。石二能心中暗喜,把酿酒的瓮搬到李家院子,在柿树下盖了一间毛毡房,借口讲卫生,又垒了一堵砖花墙。留了一个门,门上挂牌,写了六个红漆大字道:“石二能柿酒坊”。石二能,不仅用李家柿树上的柿子,还收购外来柿子,扩大再生产。挣了不少的钱。
小李不管石二能叔怎么经营,满足于有酒喝。整天醉生梦死。妻子劝他少杯不乱性,他还打妻子。在他影响下,小小李不好好学习,从家里带酒到学校与同学分享,喝醉了上课睡觉。
小李饮酒过量,伤胃伤肝患病,醉酒开拖车,翻到了沟里,伤重病危而亡。葬埋时没钱,小小李去向石爷借钱。石二能说:“你爸还欠着我的酒钱哩!我卖了酒才能有钱,手头拮据,爱莫能助!”
小李媳妇去向石二能借钱,石二能仍不给。小李媳妇说:“这点忙你都不帮,你回去吧!别在我家办酒坊咧!”
石二能胡子一躁,振振有词地说:“你爷当年把柿树卖给我了!我给你家供应酒喝。这柿树是我的!这毡房已快三十年了!有我上树折柿子的照片为证,有砖花墙为证,有你家喝酒后数百空瓶子为证!”
小李媳妇把石二能告上法庭,石二能给律师送了两瓶特制柿子酒。律师喝了酒,晕乎乎地作证,拿出了石二能摘柿子的照片,慷慨陈词。小李媳妇败诉。柿树判给了石二能。连同树下一绺子土地及毡房。小李媳妇没有得力证据。
呜呼!小李若学会爬柿树,焉能有此种结局!自力更生,善哉善哉!
2023-2-23-于樵仙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