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标柏下(八)
文/张钧铖
第八章
北国之春
当时,外出务工及就业的最佳地方是北京,上海,广州。往北京去的叫北漂,往上海,广州去的叫南漂。
还有放弃原有工作改行经商的,叫下海。
但不管如何,都要离开亲人,离开故乡。
亚芬,筠梅,笔杆,狗蛋去的是北京。
由于不好找工作,正月初六,四人就跟着熟人从成都乘1364次列车赶往北京,初八凌晨五点左右到达北京西客站。
北京正下着雪,由于对环境不熟,下车后,四人便只好跟着熟人出站台去等发往公主坟的公交车。
坐上发往公主坟的公交车,过地安门后不多久,又下了车,然后步行去客车站。带路人对地形也不太熟,结果边走边问,走了不少怨枉路。
雪仍在纷纷扬扬地下着,站台上站满了人。52路和特1路陆续开走,该上52路和特1路的也就先后上了车。
亚芬一行人的目的地是文安方庄,这趟班车要等到7点才有。
在客车站站台等班车,亚芬一行人都遇到了小偷。但这里的小偷不知是不专业,还是因为天气太冷,或被亚芬和筠梅的素质迷倒了,连续几次都被捉住。
一行人都很是机灵,撑住小偷的手说,"你好,请多关照。"
于是,小偷便知趣地再也没下手了。
好不容易等来班车,由于赶这班车的人很多,一干人蜂涌而上,不大一会儿,整个车厢便被挤得满满档档。待亚芬一行人挤上车后,只能站在班车的前门口。司机见亚芬一行人是四川人,便说,你们不是邓小平那里的人吗?干嘛不在本地工作?还没过十五就出来,女孩子家家的,也挺不容易哈?
这看似是关切的话,实则带有很大的杀伤力,几个人心里都很不是滋味。但也巧妙地回答道,“天子脚下路好走,我们也来沾沾光,体验体验帝王生活嘛。"
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文安洼,当时就有 民营企业上万家,大多是家族式企业。
密度亚光板厂规模大的有大柳河镇常久村的雪松板厂,大柳河镇苗村的振宇板厂,大柳河镇高村道口的和民制板厂(后发展壮大成和民木业有限公司),左各庄镇南环路的天华板厂,左各庄镇淀庄村的同兴板厂。他们都唱着“北国之春",日渐使自己强大,让自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不管是中密度还是高密度,亦或各类夹心板;装饰板,建筑板等,从备料到磨光成型共十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赋予生命与活力。
亚芬四人先是在大柳和镇高村的欣鑫夹心板厂暂住,厂里员工大多是四川宜宾人,也有四川中江的。老板姓张,亲弟兄四人合资。
大老板到精不精,五十多岁,身高一米七左右,瘦高个,桃子脸,皮肤微黑,主管生产,但所有活都交给他舅子(四川中江人,叫文勇)张罗,自己常常练太极拳,偶尔也弄弄笔墨,厂员工称之为二百六。
二老板不识数,四十六七岁,身高一米七左右,微胖,桃子脸,皮肤微黑,说话幺二和三,主管大皮,夹心的晒收计数,常常练了太极就忘记了一切,厂员工称之为二百五。厂里于是安排大老板的女儿张灵协助管理。但这个十八九岁,身高一米五左右,微胖,苹果脸,皮肤白净的女娃娃仍然不懂管理。不过,她喜欢与笔杆交流,也好学,不久,便了骨干。
三老板最精明,四十出头,身高一米七左瓜子脸,皮肤微白,人称小白脸,喜欢风花雪夜,主管进货销售,却常不管事。好在三老板是女强人,这个三十出头,身高一米五左右,标准身材,苹果脸,黄皮肤的女人时不时参与管理大小事务;
四老板能干又踏实,三十七八岁,身高一米六五左右,瓜子脸,皮肤微白,主管财务,负责员工工资和生活预支,其他事不愿意参和太多,只管当好会计。
四老板有一个从内蒙赤峰过来打工的姨妹叫李凤荣,二十七八岁,身高一米六左右,苹果脸,黄皮肤。为了找工作来厂里暂住,笔杆听说她是内蒙人就误认为是少数民族,是大草原的人,会骑马,结果经她介绍才知,内蒙不全部是大草原,也有丘陵地区,她就属这地区的汉人,不过离草原很近,若有机会,可以带去一起骑草,赏草原风光。
笔杆在常久村路口无意间与找工作的李凤荣巧遇三次,李凤荣用内蒙古人豪爽的性子对笔杆说:"我俩真的有缘,如上天安排我俩能在此巧遇四次,我一定嫁给你。"
"好,一言为定,到时我就立马随你一起去你家,让你带我去大草原,骑马,放羊,生孩子。"
二人相互拥抱,相视一笑,又依依含泪惜别。可这一幕却定格在时空,成了永久的回忆。
笔杆后来在路口从早到晚等了数十次,也没能等到。因为双方没有联系方式,也没有留下具体地址,从那以后,双方音讯全无。
欣鑫板厂原名鑫鑫板厂,一直经营不善倒闭,被张氏兄弟盘下,一年来生意也不景气。一天,笔杆与员工闲聊,笔杆说:“鑫鑫连在一起金太多,金克木,这不适合用于木制品标志。"此话被大老板听见信以为真,便让笔杆改名,笔杆也就顺水推舟把鑫鑫改成了欣鑫。
奇怪的是,厂名连同商标刚完善,厂里便接了一处可干一年的定单。于是,笔杆便成了秀才,在厂里参与大事小情的谋划。同时,也为厂原来四川籍的老员工争取到不少福利,受到员工们的喜爱。
可好景不长,由于大老板偏听偏信他们家一个叫老叔的话。要求大皮收6成干,结果入库后的全部发霉,让优质产品变成次品,所生产的产品被大量退回。生产车间疲劳工作,致使冷压变热压后的机手被烫成重伤。
厂风光半年后再度瘫痪,暴露了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排外,不听取至亲以外任何人的建议。缺乏竞争和优患意识,安于现状,不求向更新更好的方向发展。
农历五月的一天上午,与欣鑫板厂紧邻的和民板厂突然发生火灾。笔杆第一时间自愿赶到火灾现场,并亲自掌握水龙头参与灭火,经两个多小时才将火熄灭。笔杆浑身被汗水湿透,脸被烟熏黑。因此上了文安电视台,认识了和民板厂大股东也是当时文安著名民营企业家卢和民,并安排亚芬在和民板厂工作。
后来,亚芬经过努力当上了销售部经理,往来于全国各地,也出国多个国家。于是养成了重事业轻感情的习惯,以至于在婚姻上屡受挫折。有贪婪其姿色闪婚,一月后离婚的,有贪图其钱财,婚后半年离婚的,总之,五次婚姻最长的没保持到两年。
各类板的成色关键是贴皮。先进的做法是,将橡木皮,桦木皮,杨木皮,柳木皮浸三聚氰胺用双面冷压机或热压机贴上去。当然也可以用白胶人工粘贴。档次以橡木皮最好,桦木皮次之,杨木皮和柳木皮低。
要想出好皮需先选品种,橡木很难找到,就是桦木也要去静海那边去调,杨木和柳木当地倒是不少,但由于需求大,也供不应求。
这几年也大量种植了不少杨木,主要以廊坊速生杨为主,一般都以扦插育苗繁植。此品种耐盐咸,适合在各类土壤生长,全国各地均可种植。且长势快,一般一年成林,三年成材。每株可卖200元以上,一亩按45株算,每亩可得一万元左右,合每亩年产值3O0O元以上,的确是快速致富增值的好门路。
亚芬一行四人都帮高村吕娟家扦插过杨木。
在扦插过程中,筠梅不止一次说,"要是把这品种拿到我们那边去种植,又绿化了荒山,还是一条快速致富增值的好门路,等我们把技术学好了,回家去办个这样的厂,就可以不出门也能找钱了,同时也可带功乡亲们一起致富。"
笔杆对此表示质疑,说;“这恐怕是做梦喔,光凭我们几个人之力能办到吗?"
可筠梅的梦想在几年后却真的实现了。
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密度板及所有夹心板所需贴皮选好品种后,首先要将树皮去掉。铲树皮如同关公耍大刀,即要巧劲又要力气,如能把铲刀挥舞到得心应手,把铲刀铲成月牙形,就算出师了。
皮的好坏关键是出皮和晒皮及收皮。
生产大皮的是大旋车,车手一定要技术过硬,干活认真负责。
大皮所需长短及厚薄调控必须均匀,比如大三七,其长度应为2300mm,宽度应为100mm,厚度应为0,5mm,小三七,其长度应为2100mm,宽度应为100mm,厚度应为0,4mm。一般规格为长度为2440mm,宽度有100mm,200mm,600mm不等,厚度有0,3mm,0,4mm,0,5mm,0,6mm不等。应根据实际灵活掌握,否则就会出现大量次品。
凉晒大皮必须要吃苦耐劳。从旋皮车间上到平板车需要力气,拉平板需要巧劲。把大皮抽进大皮架需要技巧,卷皮的多少,角度直接影响到大皮的成色,干的快,干湿均称,大皮就黄亮,白净,纹清晰,反之则乌黑,粗糙,纹理模糊。另外,晒大皮还要看天气,下雨必抢收,以免雨淋后变黑,刮风必护架,以免风把大皮撕裂。可以说,晒皮即要自己斗又要与天斗,看似轻松实则是一份苦差。
收皮需要耐心仔细。当大皮有九成干就必须下架。下架时,从大皮架把大皮轻拿轻放在平板上,放时要将卷晒的大皮摸平。入库时,要一张一张地目测,分清成色和破损,分垛堆码。便于有破损的好修补,以成色出成品。
无论哪种品牌的板材,它们都用北国之春的大爱让千家万户都生活在绿色家园,共享自然的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