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之龙何人也?
沧县兴济镇南堤人是也。
和他三次相见,每次印象都大不一样,为何?
2020年6月19日,在行走运河的过程中,我与刘之龙老兄在沧县兴济镇偶然相遇 ,可以说是一见如故,称其为兄。当时,他正和有关专家学者考察工地上的一处明代砖窑(后整体搬迁至西砖河加以保护)。之后,他又和袁学军老师邀请我们到兴济博物馆参观,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他发现并捐献的星星瓦和古砖,并自述了发现过程。这次,他给我的印象是家乡文化的爱好者、保护者。
第二次相见,是2021年9月23日(第四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兴济镇南堤村举办的《秋韵南堤·诗心田园》活动上。这次活动中,刘之龙老兄又成了社会活动家,他邀请了50多名市县乡诗歌爱好者共同书写南堤丰年的美好。“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心田园。”刘之龙的发言在我心中留下了诗人般的印象。在这次活动中大家先后创作了128首描写南堤田园之美的诗篇,而每每读到刘之龙老兄的诗作,其“诗人形象”在我心里愈发清晰起来(后来得知,仅田园诗他就写过200多首)。
在2023年2月12日举行的“古燕留城遗址学术研讨会”活动中,我们再次相见时,刘之龙老兄又以一位名副其实的乡村考古“专家”的身份在众人面前亮相,让我惊叹。
研讨会上,他的发言实实在在,朴实无华,就像大自然一样亲切自然,能包容一切,能感动一切。
刘之龙在研究会上的发言录音音频:00:0016:07
从初次相识到三次相逢,从陌生到熟悉,从写诗到考古……
说实话,我对刘之龙老兄的了解不多,也许他身上还有许多我不知道的头衔、不了解的绝技,但从他的一言一行中,我闻到了泥土的芬芳,看到了种子的力量,这粒种子就是“田园文化”。听,他洪亮的声音里透着才华和热情;看,他不辞辛苦的身影里透着执着和追求;悟,他发现探索的脚步里透着真知与卓见!
刘之龙老兄,高中毕业后种过地、办过厂、经过商,从事过很多行业,受到过各种各样的磨练,但他始终没有放下书本,他坚信读书可以带给他更好地生活!一直来,他不仅始终与读书为伍,目前还正准备出书!
我忽地感到,对刘之龙老兄的三重印象已化为一个清晰的认识:田园文化已在他内心爆发出蓬勃的力量,并激励和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昨晚深夜,和刘之龙老兄微信聊天时,得知他正在查阅资料,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