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周故里的脊梁
陈文念
前曹村,唐代因为出了个有口皆碑的平民宰相马周,而盛名鹊起,让人们记住了前曹村,从此,前曹村有了赓续深厚的历史文化脉络,给历史深处走来的前曹村戴上了一枚熠熠闪光的村徽;但是历史走过几个世纪,前曹村仍是金玉其外,躺在宰相故里的光环下,过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积弱积贫的苦难日子,村庄荒芜落寞,一副破烂不堪的样子,村民自由涣散,浑浑噩噩,缺乏精气神儿。前曹村在呼唤,百姓在呐喊,盼星星盼月亮,渴望有一位能人横空出世改写前曹村的历史,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让其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华丽转身!当时光转到21世纪的今天,前曹村的百姓审时度势,慧眼识珠,选择了他们的当家人马立岭。从此他把党旗牢牢肩扛,义无反顾的使命担当,带着对父老乡亲的满腔仁爱,像一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黄牛,深耕着前曹村昨天和今天的荣光和希望,扎根于马周故里这片人间福地和梦想沃土,驮着他一生为百姓小康日子奋斗的行囊,如一支如椽大笔描绘前曹村美好的富裕蓝图。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前曹村就令人刮目相看,续写了1200年前唐朝文学家贺知章《回乡偶记》新篇章,让人分不清是人间仙境,还是世外桃源,前曹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翻天覆地的变化,唱响了新时代乡村巨变的凯歌,在聊城大地富裕与美丽的蝶变与崛起:朝阳家园,一幢幢民居楼拔地而起,霓虹灯照亮宽敞古老的街道,古韵新风的马周广场,百姓载歌载舞,舞出幸福花开,舞出了安乐祥和,越扭越幸福,深情表达着新时代安居乐业甜蜜美满的故事,满山的原野葱茏茂盛,映衬着流光溢彩的氤染,清澈的河水倒映着村庄身影,如诗如画,美轮美奂。村庄妩媚,树木低语,沃土抒情,前曹村的美景与百姓新时代的幸福在这里交融生发,蒸蒸日上,一项项百姓福利走进千家万户:无息贷款、盖房补贴、医疗保障、老人补贴、生活低保……向村民传送着丝丝缕缕的温暖,映红了前曹村红红火火的生活画卷!如今,前曹村集体公共积累达到2亿多元,家家都变成了百万元户。2015年,前曹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2021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虽然这一切的蝶变也不过是十多年的光阴!但前曹村党支部书记马立岭,在构筑前曹村幸福大厦,心里的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儿女情长,滚烫热血,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的品格,如今,已被岁月沉淀雕成顶天立地“敢叫日月换新天”的丰碑,被前曹村百姓“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写成新的传奇故事。马立岭,是在前曹村这种关口上任的:前曹村由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行政村,划为四个村民小组,自由散漫,一盘散沙,各自为政,负债累累。村庄破旧,残垣断壁,土路泥泞,荒草杂生,旱厕窄巷,苍蝇漫飞,臭味熏天。民心涣散,宗派鼎立,管理难度特别大……他面这一副烂摊子,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如何治理?他常常晚上辗转反侧,毕竟是50多岁的人,在失眠的日子里寻找着治穷治愚的锦囊妙计。马立岭是名老党员,深知党在治理中的权威,他从党支部一班人入手,他深情地说:我们是前曹村的领路人,村民富裕不起来,我们有责任,村民双双眼望着我们,如果我们不振作起来,沉下身子带领群众致富,改变村庄面貌,还要我们干啥?一次次动情的演说,一次次入情入理的困难与前景分析,一班人扭成了一股绳子,形成了人心齐,泰山移的雄心壮志。马立岭出生在前曹村,目睹了村庄日益颓废落后的面貌,村里的情况他了如手掌,如数家珍,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他从青年就有的想法。那年,他只由30岁,是镇上一名电工,工作体面,生活安逸,交往认识人多,走街串巷,吃喝不愁,收入上等。正当他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一致博得了镇上干部好评,能来个鲤鱼跳龙门,转个正式工的时候,马立岭的人生之路有了一个重大转折——一个自然村选他为村干部,村民小组长,这可难住了他。如果回村,意味着这几年镇上的工作白干了,转正式工的前途就化为泡影,一辈子要在农村务农,好不容易从农村出来了,再说回去,妻子和家人也都会反对的;如果不回去,则辜负了父老乡亲的信任,无颜面对群众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思来想去,马立岭说服了妻子,毅然辞去电工,干起了村民小组长。果然,马立岭不负众望,眼界开阔,脑瓜灵活的他,一剂良药就解决了群众致富无门路的难题。土地生金,可眼睁睁看着脚下这片土地没有发挥出效益最大化,资源就在眼皮底下,马立岭决定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引种夏播棉和日本红富士苹果属。消息一出,什么风凉话都来了,他扁担睡觉想得美。村民你看看我,我瞧瞧你,没有一个行动的。村民的惰性根深蒂固,不是几句话能说服的。马立岭白天宣传讲解,夜晚串门做工作,真是跑断了退,磨破了嘴,练就了一张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嘴巴,接着他找几家示范引导,村民看见这几家发了财,盖起新房娶了新娘,买了小轿车。于是,村民纷纷抢着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在全村一下子铺开了。几年走过来,村民尝到了甜头,干得越来越带劲,布兜的钱包鼓了,日子富裕了,马立岭的名声传了出去,在群众心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这种植模式辐射了周围村庄,其它村民也挣到了钱。有了干事创业,带领群众致富的好口碑,在选举前曹村的党支部书记时,四个自然村的村民一齐将目光投给了他,选择了他们信任爱戴的马立岭。这一年是2010年,马立岭时年57岁。其实,在1999年,马立岭就当选了村主任,主持全村工作。一个自然村,马立岭管理的游刃有余,炉火纯青,但由四个村组成的行政大村,就不是那么容易,得心应手的,况且其它的村也是民心涣散,一堆乱麻,各唱各的调……多年过去了,拆迁方案三起三落,屡屡落空,碎瓦遍地,一片狼藉,街道堵塞,民怨沸腾,……一条冲大街拓路,其它村早已完工,住进宽敞明亮新楼,享受新生活。可在前曹村工作无法展开,难以上青天。村里看他笑话的人说,马立岭就是有齐天大圣的本领,恐怕也无济于事。多少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车轮打转转挪不动半步。他们小看了马立岭的顽强意志和魄力,“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故事早已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每当夜里,他睡不着觉的时候,从头想到尾,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我们再也不能错过发展的良机,上级给了我们自拆自建,百年不遇的好政策,我们一定利用好发展好,但一想到眼前棘手的问题,心里就像烈火烧心,如坐针毯,但转而一想,做太平干部谁都会干,做了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那才叫干部,人家才服气。一遍遍地思考,他想得透彻了,觉得办法总比困难多。党支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先进村民会议,隔三差五的开,一个月,两个月……已连开了五六个月,会上,说问题,亮方案,讲政策,摆难题,看前景……苦口婆心,入情入理,有章可循。可有的村民同意了,有的村民反对,有的中间派,看风使舵。常常是一个问题,多次开会研究。按照区里的规划,区里新政东路,穿城而过,需要拆迁前曹村部分村民房屋,这样前曹村土地立马会升值。新政东路前曹村路段大街两边规划盖门市楼,编制的图纸他通宵达旦的反复修改,工程手续千头万绪,要跑多个职能部门,冷面凉风都尝尽了,手续快办下来,跑了三年多,一千二百多个日日夜夜,遇到上火的事家常便饭。建门市楼需要一大笔资金,村里又没有这么多资金,经过研究决定,凡是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村民,按每人平均分配,需要每人每平方米缴纳1100元建筑成本费用,手头不宽裕的村委会负责协调银行低息贷款。当时门市楼的市场价格是每平方米2000多元。村民明知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仍然无动于衷,相互观望。在这期间,马立岭走街串巷,游说村民。有的阴阳怪气,有的恶言相加,有的谩骂怀疑,有的打黑电话恐吓,有的画地为牢,漫天要价,有的浑水摸鱼……千奇百怪,人性的丑恶表现得淋漓尽致。马立岭头炮就吃了个闭门羹,急火攻身,七尺身躯的硬汉倒下来,胸闷气短,浑汗如雨,心脏绞痛,脸色煞白,立马住进医院,医生给他按了两个支架,把他从死神拉了回来。
妻子好言相劝,放弃吧,你不要命了,就显你能,若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办?妻子的话如耳旁风。开弓没有回头箭,这是马立岭的脾性。
马立岭早早出了院,吃着药又接着干,他不信这个斜,要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他的亲侄子有五间房子占据黄金地段,群众的眼睛紧盯着马立岭,看他是否说一套做一套,一视同仁,秉公处理。他们哪里知道,马立岭刀刃向内的方案已经胸有成竹了。侄子一头雾水,愣了:“你让我当出头的鸟,不干!”侄子回答得干脆。侄子满以为叔叔是村里一把手,还想沾个光多捞点。“你不带个头,你看谁能带头?”马立岭说道。马立岭从亲情讲到法律,从拆迁补偿价格讲到一碗水端平,但侄子就是思想转不过弯来,低头不语。马立岭想,只有攻破侄子这座“碉堡”,才好解决其他人的问题。他一连找了侄子好多次,最终侄子想通了,签字画押。正当推土机要推平侄子的房屋时,侄媳妇突然跳了出来:谁敢推,我跟她拼命。吓得在场的人面面相觑,马立岭赶到现场说服侄媳妇,但她根本听不进去,气得马立岭两眼喷怒火,一扬手将眼前的一个玻璃杯粉碎。马立岭的气势镇住了侄媳妇,终于按期予以拆迁。马立岭面临的不仅是大义灭亲的较量,还要过生死的关口。一个钉子户,漫天要价,超出拆迁政策,马立岭跑到家里做工作,他好话听不进去,说话语言粗暴,咄咄逼人,还拿出刀子要与马立岭同归于尽,面对寒光闪闪的大刀,马立岭没有退缩半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针锋相对,讲法说理,在马立岭的正气面前,钉子户自知理亏,握手言和,同意按政策拆迁。最后拔掉这名钉子户,已是2010年5月,离预先动工时间已经走过7个年头,这一天来得太不容易,凝聚马立岭多少汗水心血、委屈甚至是生命。当建设工地,推土机响声隆隆,村民鸣炮庆祝,奔走相告之时,马立岭再次心脏病突发,生命垂危,入院抢救,医生给堵塞半分之九十的心脏做了第二次支架。一个村的当家人,不是看你多么的会说,而是看你在利益面前如何选择,如何做的。马立岭的做法让村民心悦诚服,啧啧称赞:当家人好样的,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品格。马立岭骗过妻子,得罪过儿子;妻子埋怨他,儿子不理他。不过 在马立岭心里觉得这个事情做的值得。村里启动二期工程 ,建设13栋住宅楼,需要占地,拆迁民房和部分商房。马立岭有一个从2003年就经营的水泥场和楼板场,占地20亩,生意兴隆日进斗金,水泥销量在聊城市场名列前茅。这是马立岭一家的摇钱树聚宝盆。但这次在拆迁之内。一天, 马立岭把拆迁自己经营厂房端了出来,结果遭到全家人的围攻。妻子说;还有你这样当干部的,没有往家里捞一点儿好处不说,还要豁出去自己的家底为集体。儿子说;你要是真拆了,我就不搭理你。句句话刺痛马立岭的心窝,他不是不心痛惋惜,这毕竟是家人打拼出来的老底。可他是村书记啊,尽管家人反对,他咬咬牙,把心一横,必须拆掉厂房,否则无颜面对父老乡亲。拆迁那天,担心妻子和儿子到现场阻挡,马立岭心生一计,背水一战,将妻子骗到亲戚家,把儿子派到外地。他指挥着推土机,恋恋不舍地先是推到厂房大门、水泥厂办公室,再推到了水泥罐、打楼板的机械……机声隆隆,震天动地。瞬间,马立岭家里的厂房化为一片废墟,自家的聚宝盆推得变成海市蜃楼。消息不胫而走,村民暗暗佩服。涉及到的其他村民一看,书记作出了表率,二话不说,纷纷同意拆迁。20亩地的厂房,只赔偿了110万元。按说还应该让村集体调换20亩地继续经营。但马立岭婉言辞退,心里想着的是,要把利益让给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现在的前曹村,已是高档现代化的文明法治示范社区,由负债村一举变成远近闻名的富强村。村里办公大楼气派豪华,宽敞明亮;投资1000多万元的职工之家,功能齐全,雅俗有趣,便民利民。朝阳家园,电梯楼房,错落有致,花木扶疏,葱郁叠翠;新落成的幼儿园,诵书童声,宛如天籁悠扬…………啊!这是盛产传奇的地方,这是生长幸福温暖的地方,从前曹村的发展感受到一种速度,从前曹村的建设领略到一种奇迹!这一切,都写在前曹村的史志薄上,是他们鼎起了前曹村的脊梁:一个人是唐朝宰相马周;一个人是现任前曹村党支部书记马立岭。作者简介:陈文念:曾任《蓬莱岛》杂志主编;蓬莱作协负责人。全国作协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大忠祠》《杨朔传记》《蓬莱阁那些故事》;散文集《走进蓬莱》《品读蓬莱阁》《题诗作画游蓬莱》《八仙过海在蓬莱》《文念散文精选》;公安纪实文学集《仙境神剑》《与女囚有约》。散文集《走进蓬莱》2012年获得蓬莱市委颁发的特别贡献奖。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山东文学》《人民公安》《蓝盾》《法制日报》等全国各类报刊;2016年“普陀山杯”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018年广东·云浮禅茶文化节征文特等奖;几十次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得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