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师
文/张道发
1902年12月28日
农历十一月二十九
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出生
谁能想到若干年以后一位文坛巨星冉冉升起
叶圣陶先生称沈从文先生
是一位美妙的故事家
而沈从文先生自我定位
就是做一个地方风景人物的记录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女作家苏雪林
1934年创作《沈从文论》
也说沈从文先生是个会讲故事的人
沈从文先生小说早期创作叙事结构
大都带着湘西记忆
采用速写体
用现在话说
有原生态味道
1929年后
沈从文先生像是找到了自己创作方式
几年之中创作大量短篇小说
《柏子》《丈夫》《龙朱》《黔小景》《三三》《静》
《月下小景》《扇陀》《爱欲》《黄昏》《慷慨王子》
《豹子与那羊》《夜》《新与旧》《箱子岩》《虎雏再遇记》等
就是那几年的辛勤创作
奠定沈从文先生短篇小说之王地位
先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
代表作有《看虹录》《摘星录》《雪晴》等
这个时期先生还创作了长篇小说《长河》
俗世间的人
如脉脉溪流
如滔滔巨浪
亳无掩饰的出现在沈从文先生眼前
先生凭借着敏感的直觉
绚丽的想象
把自己的情感蕴藏在文字中
给人以灵犀的生命力

而沈从文先生中篇小说《边城》
则标志着一个大作家的诞生
先生小说《边城》发表在1934年
小说《边城》也使沈从文先生
继鲁迅先生小说《阿Q正传》之后
写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最经典小说
在沈从文先生86年漫长的人生长河中
以数以百万计文字
横贯文学艺术史学考古诸多领域
先生小说散文让人思索予人启发
如先生为他的中篇小说《边城》撰写题记所言
惟书中人与人生命成了希奇的结合
俨然可以不死
在沈从文先生眼里
在当下美好今天
当年血腥屠刀
都化作了河畔浣衣的妩媚女子脸上的笑容
只要不去追究过往
此时此刻的故乡便是乐土
是先生文字中的世外桃源
并非是人就能觉察感知的
作品文字里没有鲜活养分
就等同于不存在
沈从文先生二十二岁来到北京
青春朝气的他亲眼目睹亲耳所闻很多事物
先生就喜欢这样
一边看一边就明白了许多事情
沈从文先生第一篇得到作家称赞的作品
正是他描写乡下集市的散文《市集》
能得到前辈作家的鼓励
更增强了他创作的积极性
先生的《月下小景》改写自佛经
《龙朱》写得是苗族传说
《豹子和羊》是以民族神话为题材
还有《会明》里视杀戳为日常的行伍伙夫
《一个大王》里奸淫掳掠的土匪
在沈从文先生小说《边城》的结尾
作为小城标志的白塔
在暴风雨之夜倒塌了
它的倒塌也预示田园牧歌的结束
也确定神话在本质上的虚构
沈从文先生创造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
故事中有诗意的冲动
小说把抒情想象幻境联想为一体
字里行间流动着情感

二十世纪末
在千禧年来临之际
《亚洲周刊》组织全球华人知名学者
评选二十世纪华人百部经典小说
沈从文先生小说《边城》赫然排列第二
先生文学地位得到世界认同
先生小说《边城》
是文化隐寓背后
喻指一个诗意的中国形象
不可否认小说《边城》是一部
读来让人感到怅惘和悲伤的小说
善良读者会被小说悲惨结局所打动
而体悟到整部小说一种无奈的命运
先生小说《边城》中人物美好天性善良淳朴
都逃脱不了命运掌控
小说《边城》中的翠翠和爷爷
是人性美好的化身
是沈从文先生要塑造的理想人物
闪耀着精神力量
体现人性的尊严美好虔诚健康
能把一棵树的独特形态写妙
用朴实无华的语言
把人的性格及历历心绪深刻的勾画出来
是沈从文先生写实的才华
先生也自称
在小说或散文上自己是真正的浪漫派
一篇篇美文
蕴含着多层次视角
完美概括沈从文先生写作文体的韵味
沈从文先生小说《新与旧》
是先生短篇小说巅峰时期的代表作
文中描写一个刽子手
在两个不同历史阶段价值错位的故事
先生的《湘行散记》《湘西》
以及作为《湘行散记》创作素材的《湘行书简》
是先生想缔造湘西世界的规划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先生优美散文创作
能看到先生对故乡河流深情书写
故乡的河水
也使沈从文先生彻悟
让人从中获得智慧
故乡的河水
也给沈从文先生创作带来灵感
是先生创作的源泉
从而成就沈从文先生作品的美感
作者简介:张道发,邢台市襄都区人,雅韵诗社会员,酷爱文学,喜爱格律诗创作,愿用诗情画意点缀平凡而不平庸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