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月二,龙抬头
文/苌志学
二月二龙抬头,称为龙头节,以各种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庆祝,以示敬龙赐福、风调雨顺谷丰登。
二月初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龙"是中国君主的象征,君王带头耕种,就等于"龙带头",所以这一天就被称为"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出现与古代西北民间祈雨活动,以及皇帝"躬耕"劝农的活动。"龙抬头"最早可以溯源到周朝以前,因为春天缺雨,黎民百姓幻想出了一种非人类的神灵来帮助降雨,而这种神灵被起名为"龙"。
🐲 🐲 二月二龙抬头民间习俗🐉 🐉
1,剃龙头
"二月二剃龙头"流行民间,有"理发去旧"的说法。为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叫"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
2,食龙耳
饺子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又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又称"食龙耳"。
3,吃龙鳞
二月二日是"龙抬头"之时,许多食品就与龙牵扯在一起。这天多食用春饼,叫做"吃龙鳞",将瘦肉丝与菠菜、豆芽菜、蒜黄等菜蔬合炒而成,吃时将春饼一分为二,抹上甜面酱,配上大葱,再夹上菜,卷成筒状而食。
4,食龙胆
人们在龙抬头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
5,龙须面
龙须面北方人喜欢在二月二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龙须面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因神出的面细如发丝,下滚水如银龙入海,故而得名。
6,驴打滚
驴打滚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7,春耕
"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
相传,皇帝这天的一项主要活动耕田。正时惊蛰前后"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从此北方就到了春耕大忙的时候。
🌱 大江南北开始春耕春播春种春管🌱
8,接姑娘
二月二俗有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
9,摊咸食
燕赵大地流传二月二摊咸食的习俗,将面粉、鸡蛋调成糊,加白罗卜丝,胡罗卜丝等时令菜蔬,略加些葱花、五香调料,食盐,铛或平锅底刷些油,将调好的面糊均匀摊在锅底,文火,片刻即成。吃时沾大蒜沫与醋香油调拌的汁,别有风味。
10,纳吉
民间往往举行多种活动纳吉,诸如舞龙、戴龙尾等。舞龙,遇上好的年份,老百姓几家合伙制作一条草龙,二月二日这天上街舞龙庆祝,期望新的一年在龙的荫护下再获丰收。

🍎 凤调雨顺🌹 丰收在望🌹 五谷丰登🍎
🌹 🍎 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祝福语🍎 🌹
二月二,龙抬头,好兆头,新开头。
龙抬头,吉祥头,好日子,有盼头;
龙抬头,如意头,好工作,有奔头;
祝愿你,好运多,幸福多,无尽头!
二月二,龙抬头,金子银子往家流,
从此生活如意花开,身体健康硬朗,
事业辉煌步步高,心畅情舒乐悠悠。
二月二龙抬头,收到短信好兆头:
幸福快乐开了头,生活甜蜜在心头!
事业腾飞无尽头,钞票金元砸上头!
二月初二龙抬头、龙翔九天好兆头;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