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心情好】
二 月 二 念 旧(1110字)
沈 学 印
二月初二春日晴,蛰龙送暖紫气升。
这一天,蛰龙抬头,耕牛出行,大地解冻,万物萌生。龙之祥物,润雨生水,紫气东来,化雨和风。一年的农事就这样的开始了,春天就要和我们越来越近,紧紧相拥。
这一天,是我们在一年当中与龙走的最近、最亲、最有情感的一天。“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正在秉承中华龙行天下自强不息的精神,带着对神州大地无私馈赠的感恩情怀,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希冀,我们逢凶化吉,我们遇难成祥,让生活的好日子越来越蜜蜜,越来越嫣浓。
这一天,农民忙着围粮打囤,祈福丰年的接续来临,大囤尖小囤流,融入好梦五谷有,“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正处一城烟雨,飘来唐宋的诗句,送来仄仄平平的诗意,浸染着河畔初绿的细柳,问讯堂前飞燕,你可衔来了春的嫩绿,春的暖色,春的鸟鸣啾啾。
这一天,大街小巷的理发店客满为患,生意兴隆。女人要剪发,要烫各式各样的俏美发型,梳妆自己,又装点新潮。男人要去理发店理发,俗称“剃龙头”,亦有鸿运当头,精神饱满,时时吉祥之意。因为旧俗有正月里不能剃头的说法,所以时间一长头发就会杂乱冗长,于是人们便借着“二月二,剃龙头”的节令前去理发,也正合了一年蓬勃之气,鸿运当头,算作表示“龙”抬头了。
这一天,人们都要走出家门,去逛街,去超市,去采购,一家人可以吃点龙食,寓意好兆头的开始。让薄薄的煎饼、浓香的料豆、龙耳般的饺子、热乎乎的龙须面、肥而不腻的猪头肉等等摆上餐桌,二月初二大吉日,东风日暖皆笑声。记得乡下金黄色的“炸年糕”,既寓意了“年年之高”的含义,又对新一年寄托了希冀。这种年糕糯软粘滑,十分好吃,咬一口就唇齿留香,回味许久。现在生活更好了,吃年糕也不像从前了,花色多多,各式各样。有的就像包饺子一样加入蜜糖、玫瑰酱、豆沙、五仁芝麻酱之类的东西,把填入馅料的年糕,团成圆型再压扁,入油锅炸至金黄色,味道更是美极了,爽透了,酷毙了。
这一天,也就是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南国的雁阵会一飞起程,一字回归,伴着彩云而回。紫瑞霞光里,雁阵舞动着翅膀,翩翩悠闲,吴侬软语。这时,我会在江畔河堤上,双目注视,遥望远方,盼雁回,望雁归。没有乡愁,只有乡音,笔底寄情載不动,春日来时绿水静静细流。我多么希望一排排雁阵能衔来春光春色春晖满城,还有应时绽开的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和会吟诗诵唱的山花绿草,百鸟啾啾⋯⋯
二月二的这些老讲究和期盼,不仅是风俗,还是流行,更是老规矩,老传承,老沿袭,它能给人们带来平安吉祥,带来欢欣喜悦,带来无比的心灵抚慰。
“始知前日一樽酒,上帝升平与尔亲。”
这一天,我也借着三杯两盏的春花桃水,薄酒素菜,和老伴俩过一个倍感欣慰而又情趣节俭的二月二,自我精神昂起头。
(沈学印写于2023年2月20日)

田冲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