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谢正时,1954年生,湖南邵阳人。插队绥宁县白玉公社知青。爱好绘画,文学,二胡,旅游。
湖南邵阳市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
在下乡的日子里
(6—10)
第6章:下乡安置费
1969年农历腊月28号,是秀玉一家人下乡离开邵阳的第五天,天还没亮,整个村子的公鸡争先恐后地叫起来。
秀玉还在梦乡里,隐隐约约听到公鸡打呜声,但她不知道是什么回事,她翻了一个身又睡着了。
天大亮了,秀玉醒来了,刚醒来时她认为还在邵阳家里呢。她微微睁开一线眼睛,坐起来,她第一眼看到的是那窗户缝里,漏进来掉在床头上的一道淡淡的弱光。她揉了揉眼睛,看了看房间四周,在暗淡光线中辩别了室内物体的排列,她清醒了,她已在远离了家乡来到农村了。
“爸爸!你们醒了吗?”秀玉用眼看着那关闭的窗户说。
付大伯早就醒了,他想让女儿多睡一会,他起了床(凉板),轻轻地走到堂屋里生火做饭。房东老板送来了的几双鞋子过来要他补。他收下鞋子送走了房东。煮好了饭,又轻轻地进房。正好女儿醒来,问他了。
“我早醒来了。妹子婆!昨晚做了什么美梦呀,睡得好香的,睡着了嘴巴还动过莫歇。”付大伯打趣地说。
“是的!爸爸!”秀玉想了一下说:“爸爸!昨晚我梦见你接了好多双鞋子回来补,我们发财了,挣了好多钱。你给我买了一大碗三鲜面吃,还买了好多的糖粑粑,真的很好吃!”
“妹子婆!你梦想成真了。今天清早,我们真的接了好几双鞋子,但都是房东的,他们一家对我们这么好,我们不能收钱,做人要知道知恩图报。”付大伯一边说一边走到窗户边,打开窗栓用手轻轻推动窗户。“吱”的一下窗户向外打开了,一簇二尺见方平面的光源一拥而进,瞬间分散在房间里各个物体上。
外面的天是阴沉沉的,从窗户射进的光也是那样暗淡无力。房子里显得阴森森的。
付大伯看了看窗外说:“今天又是阴天。”付大伯边说边走到自己床边坐下。这时秀玉已穿好了衣服,把奶奶扶到矮凳上坐下,自己回过头来把被子整理好。
付大伯接着说:“今天早上房东送了一担小皮箩,是给你用的。妹子婆!现在不早了,今天你一个人先吃了早饭,挑着这担小皮箩到武阳邮局,把安置费取回来。再到粮店买20斤米和香油,要过年了还买些年货,菜之类的东西回来。”说完便写了个购物清单给秀玉。他还严肃地看着她说:“取到钱一定要收藏好!千万别丢掉了!”
“知道!爸爸!”秀玉说着接过购物清单放到罩衣口袋里,吃了一碗饭,挑着那担小箩筐兴致勃勃地上路了。
太阳无力地从山岚中露出一点点淡光,一晃,又被一阵阵雾气遮掩得严严实实。天空上,看不到云朵,灰蒙蒙的一片。
还好没有刮风下雨,今天秀玉的心情不错。她在想:以后只要爸爸能补鞋子,他们的生活还是美好的,她也可以好好地上学念书。
她边走边观看路边的风景,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然而又是那么的地感兴趣,她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百多栋古老而秀丽多样的房屋聚集在一起,疏密不等地分布在一块硕大平整的垅间里,形成了庞大宏伟的建筑群,这就是远近闻名的“武阳大田”。
大田大队四周是上千亩良田,北有巍巍群山和闻名的“马鞍山”相靠;南望“大竹山”与“白玉公社”相接;一条名为“七彩河”的河流从东“红岩”经“李西桥”路过“万福桥”向西穿过“珠玉”、“关峡”再流入绥宁县城的“巫水”,“巫水”属“沅江”水系。这条“七彩河”与她紧紧相伴的是“312公路”。河流与公路不离不弃相互并行。
青山横北岭,白水绕南坡。
美丽富饶的大田,依山傍水,养育着一方百姓。
秀玉兴高采烈地跨过七彩河上的长木桥,走过一段毛砂路后,往右走上了312公路。
一会儿就到了武阳街上,今天是农历28号正巧碰上逢8赶大集(逢5赶小集),街上人较多,卖菜的农民不敢张扬,他们在半秘密中进行交易。生怕碰上那些抓阶级斗争,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积极分子。他们一面轻声地吆喝,一面伸长脖子观察四周,小心谨慎提防着那早已记熟的可怕面孔。
秀玉刚走出学校,来到遥远而陌生的社会之中,也就是说要从小学跨入“社会大学”,难啊!她只觉得这里的人们是怪怪的,有些不正常,凝视梦境中人。
穿过武阳街再走四百米,在公路坡顶上,左转再上坡四十来米就是武阳邮局了。
秀玉走入上坡,看到邮局是二楼青砖瓦房,下层是营业厅,最显目的是营业厅前面的一个绿色的大邮桶,邮局右边是单独的公共厕所。
这条上坡路中间,路左边的一棵大树下有四个青年人在闲聊。她无意识地向他们看了一眼,就挑着皮箩走进了邮局营业厅。
在上坡路上一棵大树下站着的四个青年人就是一个“扒手”团伙。他们在窥伺着每个来往邮局的行人,专找老人妇女下手,在这里守株待兔。
现在他们看到一个小姑娘挑着一担空皮箩进去了。符合他们的条件,其中一个负责摸底的青年人尾随其后。
秀玉从棉袄内口袋里拿出一张“下乡接收证”递给邮局工作人员。那个工作人员核实存根后,看了看她说道:“小姑娘!你几岁了?你是一个人来的吗?”
“是的,是我一个人来的。过了年我就要满14岁了!叔叔!有什么问题吗?”秀玉如实回答说。
那个工作人员看了看营业大厅外面小声地说:“这是你家下乡的安置费!300元钱啊!不是小数目!你家大人为什么不来呀?”
秀玉说出了奶奶和爸爸的身体情况。
那个工作人员真的不想把这300元钱交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可是她家就只有她才有能力跑到这里来取钱。
工作人员也无可奈何只有把钱递给她。递钱的动作很缓慢,最后还是停了下来,他说:“外面扒手很多,千万注意,你直接回家,不要赶集买东西了。把钱丢了你回去会挨打的。”说完把那300元钱交给了秀玉。
秀玉在想:这个人也太小心了,不过也要感谢他的提醒。
她接过钱,从中抽了10元钱““出来放在罩衣口袋里用来买东西,把剩下的290元钱用一块白色带红小花的小手帕包好,胀鼓鼓的,放在罩衣下面的棉衣口袋里(没有上口袋)。然后用手拍了拍,看了看那个工作人员说了声:“谢谢叔叔!”就走出邮局营业厅。
秀玉取钱时的一举一动都被那个扒手团伙摸底人看得一清二楚。
第7章:路边的小手帕
那个扒手团伙摸底人比秀玉先离开邮局营业厅,他往后看了看就直接走到大树下,和那几个青年人如此如此,鬼鬼祟祟的说着什么。
现在他们在等待着那个小姑娘出来。
当秀玉的左脚刚跨出营业厅门槛,右脚还在营业厅里时,她突然停下来了。她在想:出来时爸爸叮嘱她不要把钱丢了,这个工作人员叔叔也一再提醒她。嗯!还是多一个心眼吧。此刻她用手摸了一下棉袄里的口袋,那胀鼓鼓钱还在棉袄口袋里。
她跨出了营业厅后,向左转90度走到公共厕所前面把皮箩放下,到女厕所去了。
大树下面那四个青年人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窃窃私语,他们的精神高度集中,8只眼睛聚焦于营业厅大门。如果今天得手,价值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一年的收入。他们看到小姑娘从营业厅出来,又看到她走进厕所。
在厕所里,秀玉把罩衣和棉袄纽扣解开,她最里面穿了一件短袖棉布夏服,短袖衣下面有二个口袋,幸好二个口袋上各有一枚小别针。以前在学校读书时,下课时,她常和男生一起玩,打球、游戏、爬树……,穿在她身上的衣裤经常被划破。夏天衣裤弄破了,露胳膊露腿的很不文明,就用别针别住。所以每天她的衣服口袋上总有两口小别针,现在别针有用场了。
她把那290元钱从手帕拿出来直接放在短袖衣右边的口袋里,再用两个小别针牢牢别住,用皮带扎进裤兜里。使那一把钱紧贴着肚皮,很有重量感。
然后把身上帶的废纸,用刚才包钱的手帕包裹起来,放在棉袄的口袋里,再把棉袄和罩衣纽扣扣好。她出了厕所,担起皮箩往下坡走去。
下了坡就是312公路,她正准备往右转去武阳街上,觉得身后有人跟着,她条件反射似的往后看了一下。
是的,后面是有两个青年人,她和他们打了个照面,又纽过头去继续往前走。后面的人没有引起她的注意。在一个小学生眼里,所有人是好人。坏人是在阴暗中做坏事,丑恶嘴脸的样子。
到了武阳街上,秀玉先走进粮食仓库。
跟踪她的人没有进粮食仓库,在外面等她出来。
她在粮食仓库里买了20斤大米,1斤香油出来再往集市里去。她在集市买了鸡蛋、鱼、粉丝、黄糖、饼干、还买了一只小公鸡……买肉的人很多,所以她安排到最后买。
刚买好肉时,准备出来,她觉得有人在她后面拉她的皮箩,她连忙回头看了一下,此时又觉得有人在前面碰她,她反应很快,往前一看是一个青年人走路不小心碰着她了。她立刻往后退一步!刚避开他,后面又有人大动作拉他的皮箩,她往后看了一下。前面这个青年人像喝酒醉了似的赴在她身上一秒钟,就摔在地上不动了。这时来了一个人把他从地上扶起来,走了。
秀玉有些莫名其妙,看了看皮箩里的东西一件没少,她也放心了。她看到买的东西把箩筐都装满了心里格外开心。十元钱只剩下几毛钱了,
差不多了,不买了!回家吧。
她挑着满满一担年货在那根有弹性的扁担下一摆一摆地往前走。
虽然是小皮箩一担东西,走远了,肩膀有点痛,她还从来没有一直挑这么远的担子,还出汗了。没办法,她只有埋头赶路。
突然有人从她身边往前跑过,她没有抬头,继续低头赶路。走着走着她看到路边有块手帕好像是她的,她摸了摸身上棉袄袋子,啊!棉袄袋子里面包废纸的手帕不见了。她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幸好她在厕所把钱转到里面袋子里了,现在她肚皮上还有重量感觉。但是她本能地控制住手,不去摸它。怕暗中的坏人发现。于是她低头捡起地上那块白色带小红花的手帕。
一个年青人走上前来面带笑容地对她说:“小妹妹!这手帕是你的呀!”
秀玉抬头看过去说:“是我的!”她边说边在想这个人从哪里冒出来的?怎么知道这手帕是她的呢?而且觉得这个人是否在什么地方见过?
“小妹妹!这手帕是不是用来包钱的呀?你的钱丢了吗?”他依然笑着说。
他怎么知道这手帕是用来包钱的呢?这时,秀玉脑细胞在飞快地运转,她脱口而出:“大哥哥!谢谢!我没有掉钱呀!我的钱早就要别人带回去了。”她说了个谎。
那个人听了,没说什么便匆匆地走了。
看着那人远去,她突然想起,在去邮局上坡路左边一棵大树下有四个人在闲聊,这个人是其中的一个。对了!还有,在买肉时一前一后那两个人也是和他们一起的。
秀玉加快了步伐,走到没人的地方,才敢坐下来休息会。她摸摸内裤里面衣服的袋子,钱还在。他拍了拍胸口,好险啊!
她回到家里把钱递给爸爸说:“爸爸!以后不要叫我去取钱了!今天把我吓得要死。”于是她把今天的经过一五一十地给爸爸讲了一遍。
付大伯听了女儿的叙述,也惊得一身冷汗,幸好女儿有谋躲过一劫。他说:“妹子婆!这件事做得很出色!今天爸爸表扬你!”
秀玉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自然很开心。可她在想:今天她把钱调换位,也不是她特意策划的,是因为爸爸临走前的叮嘱和邮局叔叔多次提醒,才使她多一个心眼。
今天的经历是她从小学校门走出来进入社会大学的第一节课。她小小年纪提前打开了风云多变的社会大门。
第8章:过年
1969年2月16日,大年三十。前天付大伯给房东家补了鞋,村子里的人看到了,都说补得好,昨天大家又送了好多鞋子过来补。虽然都没有给钱,但大家送来了萝卜、白菜,鸡蛋、甜酒,还有糯米糍粑。再加上前天秀玉上街买了好多过年物质,算得上大丰收了。
今年付大伯家里的年夜饭做得比较丰盛。一个由鸡、鸡蛋、蛋饺子组成的大蒸盆放在桌子中间,周围是两碗鱼、两碗油豆腐、两碗年糕萝卜、一碗清炒白菜,一共八个菜摆满了一桌。
这一桌菜都是付大伯忙了一天才做好的。
一家四口人坐上桌子,秀玉坐爸爸对面,右边是奶奶,左边是弟弟。
这时付奶奶闭目用右手放在胸前默默地做祷告。
秀玉用饭勺从菜锅里乘了四碗甜酒瑞上桌子,先给了一碗在弟弟面前后,她双手递给奶奶一碗说:“奶奶!过年了!喝碗甜酒吧!”
然后双手递给爸爸一碗说:“爸爸!请喝酒,祝爸爸明年生意兴隆!发大财!”
付大伯接过女儿递过来的甜酒看着餐桌上丰盛的菜饭轻轻地说:“感谢我的主!赐给我们如此丰盛的食物!”他沉默一会儿接着又说:“上帝是全能的!愿上帝保佑!保佑我的儿女健康成长!学习进步!”他又沉默了一下说:“娘!妹子婆!义培!大家开始吃吧,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这时,付大伯站起身从蒸盆里选了一块鸡胸肉挟给娘,又挟了鸡腿分给儿子和女儿,并笑着说:“妹子婆!义培!这是爸爸奖励你们的,你们都很听话。过了今晚,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好的!谢谢爸爸!”秀玉接过爸爸挟过鸡腿咬了一口说:“好吃!”接着又说:“奶奶!爸爸!你们自己也快趁热吃吧!”
义培接过鸡腿便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边吃边含含糊糊地说:“谢…谢…爸…爸!”
秀玉看到一家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年夜饭,心里在想:”要是妈妈在这里和我们一起过年该多好啊!”
一家人吃过了丰盛年饭,为了节约柴火都上床暖被窝。
在床上他们畅谈了未来,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秀玉一家人在甜蜜中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春节,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第一个春节(1967年),曾有告示:春节不放假,以破除“过年”这种旧风俗、旧习惯。过“革命化的春节”,所以贫下中农也自觉地取消了“拜年”这种旧礼节。
大年初一了,乡里乡外来往走动的人不多,也没有鞭炮声。
也好!天气冷,反正也不认识人,呆在家里不出去少受点风寒。
一家老小都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事:
付奶奶坐在床头边,背靠着木板墙壁上,闭目养神,嘴里念念有词做祷告,过后又用毛巾擦擦眼睛,她很简单,没做其它的事,她的时间很容易过。
付大伯坐在工具箱旁边,鼻梁架一副高度近视眼镜聚精会神地在补鞋,时而用钉锤敲打鞋底,发出"咚咚”的响声。时而用皮刀修鞋边,从鞋底边掉下了不同形状的轮胎橡胶碎片,满地都是。他在忙个不停。
最活泼的就是义培了,他扛一根柴掍在家里走来走去,从房里走到堂屋,再从堂屋走进房里,一边走一边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会儿手里拉着一个水勺站在堂屋中间大声喊叫:“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他的开心也给家里增加了热闹的气氛。
秀玉看到奶奶和爸爸他们各自在做自己要做的事。看到幼稚的弟弟自得其乐地玩耍。她思念妈妈的心情油然而起,她想妈妈了!好想好想!
秀玉从出生到下乡那一天,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母亲。她在母亲身边无忧无虑地渡过了十三个春秋。她不知晓:母亲为她而无私地付出了多少个日月和操劳。她不知晓:母亲是用无穷的爱来抚育着她健康成长。世界上真正纯正的“爱”,是伟大的“母爱”!现在她才真正地意识到,已过去了的母爱是多么的宝贵啊!
秀玉从邵阳带来的家当中,找到了自己的书包,再从中拿出一本新作业一本、蓝墨水和一支钢笔,把钢笔上吸足墨水,用笔尖在手指上点一下,就开始在作业本上写起来。
她写道:“亲爱妈妈!您好!我好想你!今天是大年初一了,我们来到这里有七天了。我们大家都很好!妈妈您不要挂念!
大前天我一个人走了4里多路到邮局把下乡安置费领到了。现在我长大了,不是以前的我了,我能为家买东西了。我挑起了家里的半边担子。爸爸举内,我举外。那天我买了好多年货,买了米、油、猪肉、鸡蛋、黄糖、红枣、粉丝、饼干,还买了一只公鸡。足足买了一大担,这么远我都挑回来了。妈妈!你说我厉害不?
义培很听话,就是有点想妈妈,想妈妈了,他就哭。我对他说:想妈妈可以,但不能哭,你哭着想妈妈,妈妈心里会知道的,妈妈就会难过不开心。你开心地去想妈妈,妈妈心里就开心。以后他就不哭了,有时他哈哈大笑。我问他在笑什么?他说他想妈妈了。妈妈!你说好笑不好笑?
爸爸为生产队里的贫下中农补了好多鞋,虽然没有收钱,但他们送来了好多蔬菜和糯米糍粑。
爸爸说:过了年,就去外面补鞋,要我去找一个中学读书。我很高兴,我马上就是一个中学生了。妈妈!你一定为你的女儿感到高兴吧!
妈妈!我们不在你身边,你自己要好好照顾自己。
过年了,我们祝妈妈春节快乐!万事如意!
妈妈!如果现在我邮寄这封信,你收到时,也就快要过元宵节了,提前祝妈妈元宵节快乐!
你的女儿:秀玉
1969年2月17日”
秀玉写好信,没有从作业本上撕下来,她把作业本合上和钢笔一起放回书包里。
第9章:武阳中学
农历正月初六,今天秀玉提前吃过半日饭(当地一天吃两歺:上午10点多吃“半日饭”,天黑后再吃晚饭。)来到了武阳街上。她想提前看看自己将要读书的学校。
前几天秀玉认识了本生产队的一个大她两岁的小姑娘,她叫王雪花(她父亲是入赘的,她姐姐和母亲姓黄,她跟父亲姓王),在武阳中学读初一。本来说好今天陪她一起去学校,由于王雪花临时有事,告诉她学校所在地的方位就匆匆地走了。
这不,今天她一下子就找到了武阳中学。
武阳中学座落在武阳镇老街(周家)中心,离312公路大约300米左右,西距绥宁县城45公里,东距洞口55公里。
学校大门有三个砖柱,右边两个砖柱之间是双开木大门,现已关闭。每扇木门上安装了十多个像似古代兵器金属梭镖头,显得十分牢固而不可翻越。左边两个砖柱是单开木门,与双开木门结构一样也有梭镖头,门开着的。左边砖柱上挂着的武阳中学招牌,招牌旁边是行人通道,行人通道旁边是学挍传达室。
秀玉走到学校门前停了下来,心想:这个学校好威严呀,大门,小门都这么厚实,上面还有铁梭镖。她心里没有底,人生地不熟的,会不会不准她进去呀?还是明天和王雪花一起来吧。她犹豫了一下,前几天不是写信跟妈妈说: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是以前的我了。对!难道还会被这几根梭镖难住吗?
她挺了挺胸往前走,走进行人通道,再走十来步,就是传达室,传达室前面有一扇拦杆式小矮门挡在前面。
这时传达室的一扇窗户打开,一个老者把头伸出来用眼看着她。
秀玉看到老者,他和自己的父亲的年龄差不多,于是她很礼貌地上前用普通话微笑地打了个招呼:“您好!大叔!”
“嗯!你好!”老者看了看秀玉,觉得面生,说:“小姑娘!你找谁?”
秀玉说:“大叔!我是下放学生,我是来……”
“什么?你是下放学生(当地人称知青为“下放学生”),有这么小的下放学生呀?”老者打断了她的话,用疑问的眼光看着她,然后把头缩回窗口,从传达室侧门走出来说:“小姑娘!你几岁了?”
“大叔!我快满14岁了。”秀玉还是微笑地对老者说:“大叔!我是随父亲下放的。大叔!我是来联系转学读书的事。”
她左一个“大叔”右一个“大叔”的称呼,老者有点难为情,当然也觉得这个姑娘很有礼貌,可爱。
”哦!是这样呀!”老者面带笑容说:“小姑娘!今天正好校长,教导主任在,还有几个班主任老师也来了,你办读书的事是大事,你可直接找校长和教导主任。”
“好的!谢谢大叔!”秀玉微微点头向老者示谢。
“小姑娘!”老者用左手指着对面的二层楼房说:“就是哪一栋楼房的底层,左边最里面是校长办公室,还有教导处都在里面。校长姓岳,教导主任姓梁。”他边说边用右手把拦杆小门打开。
秀玉再次道谢,她走过学校传达室向学校里面走去。
这是她生平第一次单独与陌生人交往和沟通去办一件事,而获得好的效果,顺利地通过学校的梭镖大门,此刻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秀玉走进学校里面往前一看:好宽呀!宽敞的操场两边各有一栋二层楼的教学楼。穿过操场,又是一座迎面横跨的二层楼房,看得出,这是学校的办公综合大楼。大楼中间部位是一个很宽的通道,通道与学校后面的操场相接,通道内左右两边是办公室通道。
秀玉走进左边办公室通道,办公室门框上角都钉了门牌。很好找,过了“教导室”,就是“校长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内:校长、教导主住、还有二个男老师和一个女老师,他们正在研究讨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
校长办公室门开着。
秀玉走到门口停了下来,只露一只眼往里看:学校领导们正在研究工作。她不敢进去打扰,也没有暴露自己,她在门口站了几秒钟。于是她轻轻地退出办公室过道,站在学校后面的操场边,选择一个可以看到办公室过道的地方等候着,只要往左扭头就可一目了然看过道动静。
她看到操场的跑道和篮球架下的打球人,就想起了过去在学校读书时的情景,下课钟声一响她就放下书本跑到操场里去玩,踢毽子,跳橡皮筋,梭滑杆、跑步,有时和男生一起打乒乓球,打排球或打篮球。
记得,有一个叫龚子明的男同学是她的邻居,放学回来喜欢找她玩。他们经常为玩的事打驾,因他个子矮小,总是被秀玉打倒在地。打倒后,还命令他自己爬起来。
龚子明回家后用手在眼睛下面涂些口水哭着和他妈妈一起向李阿姨告状,李阿姨当面骂了秀玉,他就高兴地回去了。
晚饭后,只要秀玉在他家门板上轻轻地敲三下,他就立刻跑出来跟着她后面走了。他妈跟着出来在后面骂他:“死脸鬼!”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过去那无忧无虑的日子已一去不返了。十多天前,她还是刚刚参加了期末考试的在校学生,等不及老师的放假通知书和成绩单就匆匆地告别了故乡来到这里。她的命运啊!没有过渡期,直接从悬崖上跳入谷底。
她扭头往左边看了看办公室通道,没有动静,又扭过头看那几个男生打篮球。
实际上她没有什么心思看别人打球,她是随便看看消磨时间,一会儿看看操场,再不停地扭头看通道。
当她又一次扭头返回时,一个黑影迎面飞速飘过来,她已来不及左右躲避,她条件反射似的身子往后一晃,黑影从她胸前一擦而过,飞到她身后去了。这时她没有倒地,奇迹地在原地站着。
此刻,六个打篮球的男生个个目瞪口呆定格在球场上。
刚才小姑娘躲避篮球的动作太惊险了。
本来一个男生近距离直线传球给另一个男生,由于这个男生思想不集中没有去接球,而是侧身躲过。
篮球直接对着那个小姑娘射去。而这时小姑娘的眼睛根本没有看这边。
眼看就要伤着小姑娘了。大家同时惊讶地张嘴大叫:“小心!”。而小姑像闪电般地躲过去了,大家才慢慢缓过神来。
秀玉知道那“黑影”是篮球后,便用愤怒的眼光看着他们。
这几个男生都是这个学挍的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其父母大部分是武阳镇上各部门的职员。他们常聚在一起,来学校打球。
其中一个年龄大一点的高个子男生走到秀玉面前微笑地说:“唉!小妹子!对不起呀!我们不是故意的!”
这时大家都跑过来,都说:“对不起!”
那个高个子又说:“小妹子!你没事吧!你的动作好快、好巧妙啊,像武林高手。”
秀玉本来是很生气,但他们个个都向她道了歉,不快的心情也就消了一大半,她面无表情冷冷地用普通话说道:“没事!你们继续打球吧!我没事的!”
那个高个子看了她一眼,面带笑容跑到她身后捡球去了。
他们继续打球,他们还时时地用眼看过来。秀玉继续在等待。
秀玉在外面等了大约半个多小时,听到办公室通道里有脚步声。她连忙离开操场向办公室走去。
第10章:报名
秀玉刚走进办公室通道,就与从校长办公室出来的两位老师打了个照面,她微微低下头从老师身边走过,她走到了校长办公室门前停下来,往里看:两个男老师在看资枓,女老师在茶几上写东西。
秀玉定了定神,用右手在自己的头发上梳理了一下,鼓起勇气在门上轻轻地敲了两下并小声地说了声:“报告!”。室内三个老师同时抬头往门口看过来。
在办公桌边坐着的男老师放下手中的资料说:“请进!”
秀玉带着微笑走进办公室,她还没站稳,那个男老师就认真而严肃地说:“你找哪个?”
秀玉不会说绥宁话,她用普通话回答说:“老师您好!我找岳校长!”虽然她面带着笑容,但还是看得出有些紧张成分挂在脸上。
“我就是!你有什么事?”岳校长用普通话说,一边说一边打量着对方。
秀玉在同龄人中个子中等偏高,有点瘦,但很结实。
“岳校长!您好!”秀玉咽了一下口水以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然后一双眼睛看着校长认真地说道:“我是邵阳随父下乡的家属。我的户籍也随父亲转入了武阳公社大田大队。我叫秀玉,快14岁了,我已小学毕业,我想报名读初中。”
校长一听到秀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而且音质很入耳。声音的质量能流露出这个人的内在质量。
他不免多留意了这个外来学生的外貌。一眼看去,第一印象是清秀。她那宽宽的额头稍微向前突出一点点,雪白的两颗大门牙躲藏在薄薄的嘴唇里,随着语言的发音的变化时隐时现,嘴角上的酒窝也随之跳动。两道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对明亮有神的眼睛。一看便知她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子。
另外那个男老师和那个女老师也为她的标准普通话而感到惊讶,便放下手中的活儿,用眼睛不停地打量着她。
“哦!你是邵阳过来的呀。”这时校长没有那么严肃了,面带微笑地说:“从邵阳过来的学生成绩一般都可以!但我们也要摸底考试一下。”
秀玉看了看校长和另外两人个老师,微笑地说:“报告校长!请出题吧!”
校长笑了笑说:“那好!秀玉同学!开学前你来学校考试一次吧。如果达标你可以插班直接读初一第二个学期。如果不能达标,那就要到今年秋季读一年一期。”
“好的!谢谢!谢谢校长!”秀玉边说边向校长微微地弯了一下腰点头表示感谢!此时她好开心,又有书读了。她正想离开。
校长有种感觉,站在他面前的这个小姑娘不是一般的女孩子,他想进一步了解一下,他说:“秀玉同学!另外你什么特长吗?”
这时,秀玉想起了哥哥曾经说过:在同学面前要谦虚,在老师面前要善于推荐自己。想到这里她便开开心心地说道:“报告校长!我有特长。”
“你有什么特长说来听听。”校长笑着说。
这时,在办公室通道碰见的那两个男老师也走进了,大家都在看着她。
现在她一点也不紧张了,只有开心!
她看了看进来的老师再把视线移过来,接着说:“我的特长是爬树,体操,唱歌,背书,心算。”
她一下子说了五个特长。她认为,多说点特长对录取她有帮助。
“嗯!体操和唱歌算是特长,我相信,也相信你唱歌很好听。”校长停顿了一下,看其他老师也默默地点了一下头,他继续笑着说:“背书和心算不能算特长了,如果算是,你说说看。”
秀玉看一下校长,又看了一下其他几位老师说道:“以前我在班里当组长时,我小组有七个同学,我负责给他们背书,我自己不要去读课文,只要有两位同学在我面前背了书,我自己就可以背诵这篇课文了。心算就是两位数的加减乘除,不用草稿纸。”
“秀玉同学!是这样的。”校长笑了笑解释地说道:“对学生而言,背书和做算术题是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特长是指学习之外的、与自己感兴趣相关的技能才算是特长。”
“哦!是这样呀!”秀玉抬起头认真而礼貌地说:“校长!我知道!谢谢校长!”
“秀玉同学!一篇没教过的新课文你要读多久,才能背下。”校长说。
“新课文呀!老师教完生字后,我自己连续读四至五遍就可以背下了。没教的新课文我没有试过,估计要读七、八遍吧。反正我比别人要快点。”秀玉说。
秀玉说完,大家都很惊讶。
校长说:“秀玉同学!今天能不能在这里显示一下“才能”给大家看看。”
听校长说要她显示“才能”。她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有些害羞和紧张。但她一下子调整过来了。
“校长!今天要我背书还是做数学题?”秀玉说。
岳校长抬头看了墙上那口圆形钟说:“背书要时间,现在也不早了,你就做两道数学题吧!”校长想了一下,把脸纽过去说:“梁主任!你们出两道数学题给秀玉同学试试。不要太难!”
“好的!”梁主任说完走到女老师面前,另外两个男老师也围了上来,他们轻轻地说了一阵话,女老师分别在两张信纸各写了一道题。然后三个男老师用笔在草稿纸上算出了结果并写在另一张信纸上。
岳校长没有过去,他在办公桌上写着什么。
“岳校长!试题出好了。”梁主任说。
岳校长接过梁主任的数学题看了一眼说:“可以!那开始吧!”然后对秀王说:“秀玉同学!你不要站着了,找个地方坐下吧!”
秀玉犹豫了一下,看了一下四周,就一个人坐在女老师对面的茶几旁。
一下子办公室内安静了。只有墙壁上那口圆形钟发出“嘀嗒嘀嗒”的响声。
梁主任手拿着写有数学题的信纸干咳了一下说道:“秀玉同学!请注意!第一道题是45乘以78等于多少?请回答!”他说到数字时说得很慢,很清楚。
秀玉认真地听着,她想了想,觉得不难,而且几秒钟心算出了结果,她没有立即说出来。而是用手理了一下自己的额头上的头发。
办公室又安静了,这时梁主任催促地说:“秀玉同学!请回答!”
“报告老师!45乘以78等于3510。”秀玉说出了结果。
岳校长和三位男老师的眼光一齐投向女老师那。
“结果正确!”女老师说。
梁主任说道:“秀玉同学!请注意!第二道题是:20乘以65再除以25等于多少?请回答。”
秀玉认真听着,梁主任刚说完几秒钟,她就算出了结果便说:“等于52。”
女老师核对一下说:“结果正确!”
两道题全正确,梁主任和老师们满意地点点头,这也使他们大开眼界。他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秀玉,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十分可爱,她那深深的眼睛里透出一股聪明伶俐劲儿。
“我建议破格录取秀玉同学为我校初一第二学期学生。”梁主任说。
其他三个老师也表示赞同。
这个时候秀玉好开心,并点头弯了一下腰表示谢意。又用一双期待的眼睛看着校长。
这时,岳校长看了一下钟,然后从办公桌上拿了一张写有很多数字的信纸递给秀玉,说:“秀玉同学!这张纸上是我任意写的25个数字。现给你看一下,我给你5分钟时间把这些数字背下来?可以不?”
秀玉看了一眼校长手里的那张信纸说道:“好吧!让我试试!”
秀玉接过校长递过来的信纸认真地看了一下,上面写有:3、7、11、52、39、73、5、69、28、76……二十五个无规律的数字排列,写在一张信纸上,单调的数学,数字之间连接没有任何意思,也没贯穿连接感。以前只背过书,从来没有背过数字,这比背课文难些。
这时她心想:先不该说背书的事。现在没有办法了,只有背水一战了!
她仔细看着那些数字,强行记忆了30秒。然后她抬头看着校长说:“报告校长!我准备好了!请帮我计时吧!”
校长抬头一看,圆钟正好指在11点30分刚好“咚”地响了一声。校长把手扬起,说了一声:“开始!”同时把手快速地打下来。
办公室的空气一下子凝固了,那口圆钟再次显示了它的存在。“的达,的达”有节奏地一秒一秒地送走了过去。老师们像蜡人一样静止在原来的位置上一动不动,生怕发出声音影响秀玉同学的思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