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诗稿杂想
王楼
近几天我参与了晚晴诗社三周年诗集诗稿的校对工作,有幸读了一百多首诗词曲作品,受益非浅。
这些作品中确有不少佳作,堪称典范,值得好好学习。如我已分析过的李韬的《雪夜遇摆摊回家夫妻》、双全的《冬观瀑布》,下面再举一例。看郭振国老师的《河边桃花》:
一树桃红向水开,
河边绿草费疑猜。
枝头小鸟轻声问,
且等鱼儿吻红腮。
这首小诗二十八个字,勾勒了一幅色彩鲜明、有动有静的画面。一二句写一树粉红的桃花在水边盛开,引起了河边绿草的忌妒、猜疑,这儿已把绿草人格化了。第三句写小鸟发问又用了拟人手法,第四句写鱼儿吻腮,写倒映到水中的桃花吸引鱼儿跑去亲吻,不仅又用拟人,且勾勒出一幅动感十足的美丽画面。如果你是画家,就可以根据这首诗画出一幅诗意浓浓的风景画。
好的作品就不再多举了。下边说说诗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
首先是文不对题。看下面这首诗:
春雨
绵绵细雨润乔林,
雾绕峰峦叠嶂深,
翠叶藏莺舒嫩柳,
竹帘隔燕啭轻音。
牛耕沃土香盈袖,
农育桑麻汗湿襟。
阡陌春光谁可比,
青山早引碧溪吟。
这首诗的题眼应该是“雨”,也就是说全诗应以“雨”为重心,围绕雨展开描写,但这首诗只首句写了雨,其它七句都与雨无关。尽管这首诗语言很顺暢,对仗也工整,但不能算好诗,因为内容离题。
再看《悲秋》
微雨一秋除,
高楼惊雁书。
雨浇千户頂,
万幢洗如初。
章法贤文古,
声飞佛韵舒。
花残黄叶厚,
李杜醉寒庐。
这首诗文字功夫确实不错,可惜文不对题。本诗应以“悲”为重心,写出秋的悲凉、萧瑟,但诗中除“花残黄叶厚”沾边外,再无与“悲”沾边的词句。
造成文不对题的原因主要是作者心中没有明确诗的主旨,也就是要表达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作者心中无数。
其次,诗的内容远离现实,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如:
墨法驰绢
才临张旭铺云雾,
又履羲之泼墨奇。
草际惊蛇标铁尺,
山间纵虎放雄姿。
师贤法古抛名利,
明志清心镂魏碑。
字外功夫千摞纸,
书中静月万年祠。
不能不说这首诗语言功夫了得,对仗也极工巧,但这首诗究竟要告诉读者什么呢?读者又能从中摄取到什么呢?令人茫然!
再次,诗中出现错别字较多,有的一首小诗就出现两个错别字。如:,
1,柳叶藏莺姿(恣)意叫。
2,专(钻)研求上进。
3,阴山往事有苍(沧)桑。
4,山川何日舞翩迁(跹)。
5,残垣故磊(垒)思豪杰。
6,填(添)坟扫墓祭阴灵。
7,巩(攻)心祸水难防患。
以上错别字都是常用字,本不该错,那为什么写错呢?答案是不谨慎。如果拿不准,为什么不查词典呢?其实有的字只要稍加思索就不会写错。汉字以表意为主,很多字旁就是表意的,如:沧桑,意思是沧海桑田,海跟水有关,当然要写三点水,而不能写成草字头。再如:恣意,恣是放纵、任性,是心态,当然用“心”作偏旁,怎么能用女呢?
以上是我个人的点滴认识,不一定都正确,望各诗友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