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理想:联合国秘书长
作者/李任凯
犹记得儿时,父亲问起自己未来的理想,我不知深浅地说想当联合国秘书长,言犹在耳,回想起来,看看现状,实在有点愧不敢当。
联合国(United Nations, UN)创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凯歌声中。1942年1月1日,正在对德、意、日法西斯作战的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4月25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6月26日,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后又有波兰补签。同年10月24日,中国、法、苏、英、美和其他多数签字国递交了批准书后,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 (United Nations) 正式成立。1947年,联合国大会决定,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联合国设有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6个主要机构。此外,联合国根据需要还设立了数目繁多的各种理事会、委员会或其他机构。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常会。新一届常会每年9月开幕,通常持续到12月中下旬。大会可在会议期间决定暂时休会,并可在以后复会,但必须在下届常会开幕前闭幕。根据《宪章》规定,大会有权讨论《宪章》范围内的任何问题或事项,并向会员国和安理会提出建议。
孩提时代之所以想当联合国秘书长是为了想维护世界和平,是想让大家都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这样朴素的愿望让我脱口而出。说到这里,这就不由得要说到联合国的宗旨,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这样的宗旨与自己幼时的想法又是不谋而合的,虽然那时候我都还没读书识字,更没有像如今这样便利的网络条件,可以随时向“度娘”求教。
那时候,只知道联合国秘书长应该是联合国里面最大的官,而联合国又是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组成的,所以,想当然地认为,联合国秘书长挺管用,全球的事情什么都能决定。后来,才了解到秘书处由秘书长和联合国工作人员组成,其职责是为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服务,并负责执行这些机构所制定的方案和政策。秘书长是联合国的最高行政首长,但也不是全球所有的事情他都有决定权和支配权,更多的是一个“综合科长”,看是有权有势,其实更多的是组织者和服务者。
后来,不知道听谁说的,五常国家公民不能出任联合国秘书长,由此,梦断蓝桥,恢弘伟大的理想从此破灭。然后,听说博士是最牛的,我就立志成为博士。因此,中考时放弃了中专内招、毕业后内部分配到狱政系统的机会而读了高中,作为学校建校以来第一个本科生进入贵大,贵大毕业之后又成为本班五个考取研究生中的一个而且还是211院校:西北大学。十三朝古都的浓厚文化底蕴让我痴迷,一直想践行读博的初心,“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读研的时候有时经常一日三餐都是泡面度日,现实让我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但有感于一路求学不少恩师的帮助,我毅然放弃了河北廊坊从政的机会(全面享受副科待遇也就是事业八级,安家费八万,配房子,工作三五年之后给产权等优厚条件)而选择了到常州大学从教,由于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有方,因此还荣获了“江苏省优秀班主任”。高校给的条件比起政府来差远了,安家费说的两万最后只给了一万(后来被我打款一万二给妹妹李任秀,让其早日成家),待遇只是中级职称(讲师)的低档,没有固定住处,几乎一年搬一次家,“居无定所”,直到后来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获优”之后才有所好转,所幸的是,我被临时抽调参加评估工作,也算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了一部分心力。在我离开学校、回归故乡之后不久,学校就正式定名:常州大学。
长大后才知道,根据《联合国宪章》规定,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方面负有主要责任。安理会由中、法、俄、英、美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按地区分配原则选出的非常任理事国组成。中国在1945年派代表团出席了旧金山会议,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参加了代表团,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字。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XXVI)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自从1971年,联合国正式承认中国为五个常任理事国至今,中国人从来没有担任过联合国秘书长之职。为何?难道是因为做秘书长的条件太高了么?让中国人高不可攀吗?
咱们先来看看联合国秘书长是如何进行选拔的!一般来说,秘书长的选举制度,首先都是由各国政府统一在上任秘书长卸任之前推荐人选,当候选人名单全部确认后再进行通报,接着需要联合国安理会以及5个常任理事国,针对名单中的所有候选人进行筛选和讨论,以确认最终的候选人名单。
然后,联合国所有成员国将进行全员投票,以票数最多者获胜,并当选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要职!在整个投票的过程中,中、美、俄、法、英这“五常”都拥有着特殊的“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一旦“五常”中有一个国家,对某个秘书长候选人投了否决票,那该名候选人即便在全员投票中票数最多,甚至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了,他也将被取消出任秘书长的资格。
当然,当选联合国秘书长还是有一些必要条件的!首先,秘书长必须具备优秀的外交能力,并且拥有足够丰富的外交履历和经验,熟练掌握包括英、法、中在内等6国语言,这才达到了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基本要求。其次,想要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你就必须是个德高望重之人,在本国和国际社会上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名望和声誉,并且联合国秘书长在结束任期后,还不能再次回国从政,这是为了保证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因为秘书长在职期间,必然会接触海量的秘密信息和文件,如果回国继续在政府机关担任要职,则不可避免会令它国陷入情报安全上的担忧。
以上就是出任联合国秘书长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和一些行为上的基本约束,从这些条件来看,并没有约束中国人出任秘书长一职啊?那为什么历来都没有中国人出任过联合国秘书长呢?这还得从事实原因和侧面因素两个方面来考虑!
咱们先说侧面因素,其实不止是中国,亚洲人想要出任联合国秘书长这件事儿本来就很难!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真实的例子你就明白了。在选择联合国秘书长人选这件事儿上,一直以来其实都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则,那就是必须由每个大洲轮换上任,每过10年轮换一次,这也是为什么联合国秘书长一般可以连任一次,总任期达到10年的原因。
本来这个规则是毋庸置疑的,可谁也没想到,又是美国闹幺蛾子,2007年时,按照轮换的流程,这一年开始秘书长的职位轮到了亚洲,可美国却突然对这个规定提出了质疑,它觉得秘书长一职不该这么各大洲轮换着来,这件事儿在联合国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可后来在各方的协商之下,联合国仍然按旧例遵守了传统的规定,最终由来自韩国的潘基文当选了秘书长一职。
其实联合国一直以来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不可以参加联合国秘书长的竞选,也就是说美、英、法、俄和中国人一样,都不能参选秘书长一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呢?从此前所提美国的各种作为就能看出原因!“五常”作为掌控着世界命脉和国际社会走向的大国,他们在联合国中的地位是超乎寻常的,美国的一票否决权就能让埃及的“布特罗斯·加利”下台,一次对规则的挑战和质疑,差点儿就剥夺了亚洲轮选秘书长的资格。
如果让五常中任何一个国家出任秘书长一职,那这个大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就会更庞大,无疑会打破五常之间相互制约的平衡,中国或许不会做出什么逾越之事,但能保证如美国这样狼子野心的国家,在得到联合国秘书长一职后,不借此为自个儿谋取私利吗?!这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五常,不能参选联合国秘书长一职的根本原因,也是对大国约束力本就不足的联合国,守住国际社会平衡的最后一道防线。
按照《联合国宪章》第100条规定的精神,秘书长是一位“国际官员”,他“不得请求或接受本组织以外任何政府或其他当局之训示”,各会员国也“决不设法影响其责任之履行”。这也就是说,秘书长,作为一个国际官员,他是为联合国全体会员国服务的,在履行《宪章》赋予的职责时应该具有独立性。
但事实上,各类不同国家以及国际社会对于秘书长的要求是很不一致的。美国合众国际社的一篇报道说,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希望秘书长是联合国的一位合适的当家人,能以同情心倾听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和抱怨。但大国通常希望从没有多大国际影响力的三流国家中选定候选人,以免挑战它们在安理会内的决策特权。曾任联合国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执行主席的汉斯·布列克斯最近撰文说:“世界上大多数人民希望的秘书长是在全球动乱中能够寻求弥合分歧,同时也敢干站出来维护法治,而不受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束缚的人。但是,华盛顿“只要一位秘书(secretary),而不是什么'长官或将军’(general),它们不缺长官或将军(qeneral)。”(注:秘书长一词在英文里由secretarv和aeneral两词组合而成,而qeneral一词既有“长官”之意,又有“将军”之意。)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布赖恩·厄克特根据他在联合国工作40年的经历作出了如下结论:“多数工业化国家(即发达国家)倾向于希望联合国是现状的维护者,发展中国家则希望它是政治变革的代理机构,五个堂任理事国则通堂不希望秘书长有太多的政治独立性。”恐怕这就是为什么《宪章》内对秘书长作为联合国行政首长的职能规定得较为具体明确,而对秘书长政治性质的职能规定不很具体的根本原因。
追根溯源,儿时理想折服于现实,但这份对和平的渴望依然如旧,甚至更胜。
作者简介
李任凯,男,侗族,贵州凯里人。本科贵州大学,硕士西北大学,本硕均211。原江苏常州大学在编教师,2020年调瓮安县文联后,已参编出书6部,拟个人出书3部。曾获凯里市文明学生、黔东南州优秀学生干部、贵州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优秀班主任、全国“乡村振兴”志愿行动荣誉证书和奖章、全国青年绿色循环宣传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贵州省侗学会优秀会员、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优秀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中国文化志愿者协会会员,任清华大学与中国慈善联合会主办的“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培训第5期(2022年)西南分队贵州支队队长,上榜“优秀打卡”、荣获“优秀学员”,能参加清华线下实地培训。《瓮水长歌》《瓮安调》《瓮安文学》《黔中文学》《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青萃微刊》《青年文学家·雪中梅文学社》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