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读新闻
作者 马昭畅
飞扬读书会 出品
今天,我在学习强国里读到一篇《每日咬文嚼字》。
《孙子兵法》讲的36计?某书中写道,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通篇都在讲兵家谋略,一共六千余字,13篇,36计。
36计中最后一计“走为上计”,我们也常说“走为上策”,这个说法有误。
《孙子兵法》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初的战国时期,作者孙武为吴国破楚立下奇功。《孙子兵法》13篇,分别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全书并无36计一语。
据考36计语出《南齐书.王敬则传》。王敬则对檀道济说,檀公36策,走为上计。36之数原为虚数,言多而已。后来36计成书,则将此数坐实了。36计作者已无从考察,成书年代一般认为在元、明以后,36计和孙子兵法是两本不同的书。36计中所用的典故大多出于战国以后的朝代,孙武不可能将其写入《孙子兵法》。
我家就有一本《36计》,我经常读,知道36计里面有瞒天过海、暗度陈仓、空城计、美人计、离间计、反间计、连环计和走为上计,还有金蝉脱壳等等。
我还知道三国里的空城计。《三国志》版本中,吴国大举进犯魏国,魏国正在攻打汉中,没人把守,那一座城里只有文聘一人,没想到他急中生智,城门大开,然后坐在城楼上跟士兵下着棋,吴兵果然四散奔逃。
还有《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失街亭之后,回汉中的路上被司马懿追杀,来到一座城中,司马懿率15万大军进犯,诸葛亮当时只有25000人,根本抵挡不住。诸葛亮急中生智,想到了一个计策,让20个士兵打扮成扫地的仆人在城外扫地,大开城门,自己带着两个童子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看见后,本想进攻,但是又怕中埋伏,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撤退。
天天读新闻,增长知识,其乐融融!越努力,越幸运!
小作者简介:
马昭畅,黄石市团城山小学三年级学生,武汉飞扬读书会优秀学员。活波开朗,热爱阅读,尤其喜欢阅读历史故事,爱好棋类、羽毛球。曾获黄石市“迎春杯”少儿国际象棋锦标赛幼儿乙组第一名,校阅读之星、进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