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波访谈》每天傍晚6点与您见面
扫描二维码关注“青波访谈”公众平台或添加微信13039315828 13844045676与手机同步
气韵非凡 风采尽显
——访北京大学兰亭书画研究院院长、著名书画家赵君先生
在那张典型的国字型的脸上,嵌着一双充满智慧的亮眼,一套笔挺的西装,使其本来就高大的身躯更显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谈起话来更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其实我与赵君先生已相识多年,记得那是一个盛夏的艳阳天,赵先生作为著名书画家、北京大学资源学院教授,在吉林省的省会城市长春举办个展,我作为主办方之一的负责人出席并致辞。期间与赵先生多次深入交流、互动频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后,彼此成为好友,每年都能够见上几次面,有空就通个电话。

与北京大学兰亭书画研究院院长、著名书画家赵君(中)及原吉林省军区葛司令在一起
真正走近并深入采访赵君先生,则是一个初冬的夜晚,刚刚从中原大地——河南郑州采访回京的我,如约与赵君先生相见。
这一天的夜晚,赵先生亲自驾车接我去他的工作室。汽车在夜色中疾行,大约十几分钟后,汽车在一栋独楼前停了下来。
这是什么地方呢?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赵先生率先打开了房门,并引领我走进了这座面积足有几百平方米、书香气十足、四周艺术氛围浓厚的超大工作间。
赵先生告诉我:这是他其中的一个创作室与书房。说心里话,我与赵先生虽然相识已多年了,而且多次见面,但还从未走进他的这个创作室和书房。无疑这令我大开眼界。
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两张特殊的合照:其中一张是赵君先生与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全体成员的合影,据说这是赵先生应邀出席一次重要活动后,有关领导特意安排的。合照中10位英姿飒爽、身材笔挺的战士,整齐划一的排列一队耸立于赵先生之后;另一张则是赵先生赠送中非先锋自贸区的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时,与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官员的合影。合照中赵先生与贵方官员共同举起写有“远隔千山万水,中尼友谊长存”的书法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我又走进两间大小不同、风格各异的创作室。只见两个巨大的画案上摆放着数百幅已托裱好、规格不等的书画作品。赵先生告诉我,这是他近几个月为即将在南方举行的规模盛大的个展而精心创作的。紧接着,赵先生便把眼前这一叠叠、一卷卷不同内容、不同规格的展品分门别类地一一呈现在我的面前。
我不免有些惊叹:那当中有大到丈二、八尺整张的毛泽东《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还有《三国演义开篇词》、苏轼的《赤壁怀古》、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等;中到六尺、四尺整张的唐诗、宋词等;小到扇面、团扇、斗方的名言警句等。
不仅如此,还有赵先生精心创作的那20多米长的小楷《道德经》长卷,更是让我惊叹不已、刮目相看,也更加令我为之肃然起敬。
再环顾一下创作室的四周,悬挂着一幅幅赵先生精心创作的、风格独特的《胡杨》作品和真、草、隶、篆等不同书体的书法作品。
随后,我又走进隔壁两个超大的书房,那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古今中外的各类书籍令我眼花缭乱、感慨不已。那当中不仅有大量哲学、政治经济学、名人传记、马恩列毛选等,不仅有社会科学的,也有自然科学的,更有大量古人碑帖、古今书法名家传略以及各种工具书等。我下意识地在书架前不停地徘徊、不停地翻阅着,也不停地思索着,这让我想起莎士比亚的一段格言: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此时此刻的我在想:难怪这个赵先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艺术功力,难怪这个赵先生有着良好的修养、学养、涵养,难怪这个赵先生是一位全才的艺术家……
赵君先生1951年4月出生于辽宁沈阳。1974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本科,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多年来,赵君先生钟情于翰墨、钟情于书画,且笔耕不辍,尤以其过人之聪和非凡之语,沿着继承和发展之路潜心研习、渐脱凡俗。其书法作品有行楷、行书、行草、草书、甲骨文等多种书法作品,在继承古代书法传统,研究历代名家作品,并在教学实践中探讨,经过多年潜心致力的探索,已经形成别具一格的个人风格。
赵先生常说:继承传统就是要吸取古人笔墨技法的精髓和构字形态的特点,领悟笔法,掌握规律,做到胸有成竹,挥洒自如。赵先生也不断强调:如果不遵循传统,脱离传统,那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正因为这样,赵先生在实践中总是师法古人,而又不受制于古人,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这样其作品才能富有新意、富有生气、富有旺盛的生命力。也恰恰是因为这样,赵先生的书法作品总是体现出自然飘逸、典雅清秀、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从而赢得了人们普遍的赞美和喜爱。
不仅如此,我们还注意到,赵先生在国画创作上,更是独树一帜。他热爱生活,提倡保护自然,对破坏自然,乱砍盗伐、砍伐森林给人类造成的后果,深表忧虑。为此,作为一位有担当、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艺术家的赵君先生,认真地考察了祖国各地的老树、古树生长的情况。经过现场写生取景,考察调研,从而得到大量真实的素材。赵先生先后刻画了几卷近50米的百树图,表现了古树、老树、枯树、残树的真实形态和状况,借此警示和唤醒人们对大自然的关注。我们注意到,赵先生的国画作品,多以古树、老树、枯树、残树为主题,正是因为这一举动,使有关领导和广大书画爱好者对此给予广泛称赞和高度评价。

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延伸,耕耘者的路就在耕耘者自己的脚下延伸。多年的笔耕不辍和执著如初,使赵先生收获颇丰,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1979年起连续多年在《后勤》杂志上刊登书画作品,多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后勤通讯社授予“优秀通讯员”称号。多年来参加全国书画作品展,获得“人民喜爱的书画家”、“德艺双馨书画家”、“建党90周年特别奖”、“中韩文化使者”等荣誉称号。人们看到,在“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震灾”、“救助本部少儿失学”、“中国妇女文化艺术基金”、“中华慈善总会”等义捐活动中积极捐助作品,支持慈善救助活动。此外,赵先生的作品被日本议员安田耕三、韩国总统侯选人朴中灿、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办公室、澳大利亚等多国及地区领导人和政界要员收藏。
不仅如此,赵君先生的作品还被镌刻山西临汾“尧陵”碑墙上永存;其3幅作品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德高望重的老红军王定国收藏了赵先生的作品;在电视剧“中国地”的拍摄基地,辽宁省朝阳市清风岭景区镌刻着赵君的作品“塞北仙境清风岭,一方净土中国地”;其草书《终南别业》搭载神十遨游太空;画坛巨匠娄师白先生曾对赵君的书画作品大加肯定,并亲笔题词“大展鸿图”以资鼓励;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李铎先生希望赵君先生再接再厉,勇于创新,继承传统,独树一帜。赵君的书画作品被国内外广泛收藏,近几年被评为“中国书画十杰”,其作品被中国佛教协会等作为赠送于外国友人。
我们有理由相信:已经在当代书苑画坛耕耘多年并取得诸多成就的赵君先生,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我们渴望着、期待着他更加辉煌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