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系列·立翁对韵歌·三肴·207文/九文-
2022-11-17-15:10-作于南京一中


竹林弥雾飞金凤,
梅岭腾云起玉蛟。
华夏千秋垂露果,
王朝万代洁松梢。
蓬莱仙客鲛绡帐,
官服清风马铎鞘。
古往扬州输橘柚,
今来荆土贡菁茅。
注释:
玉蛟:
白色的骏马像蛟龙一样。
蛟的本义:古代传说中能发水的一种龙同本义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即蛟去。——《说文》
其中有虎蛟。注:“蛟似蛇四足,龙属。”母龙曰蛟。——《抱朴子》
义兴水中有蛟。(蛟,这里指鼍,鳄一类的动物。)——《世说新语·自新》
又如:蛟虬(蛟与虬。虬:古代传说中一种有角的小龙。亦泛指水族);蛟螭(蛟龙。螭:传说为蛟龙之属的一种动物);蛟兕(蛟龙与兕牛)又有古书说是无角龙蛟,龙属。无角曰蛟。——《韵会》
乘六蛟兮蜿蝉。——《楚辞·守志》。
注:“龙无角曰蛟。”又指小龙或母龙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楚辞》。
王逸注:“小曰蛟,大曰龙。”
马铎:
字彦声,号梅岩,福建长乐人。原名马乐,后避讳永乐,受御赐'铎',改名为马铎。明永乐十年(1412)状元。
他先受礼于郑孟宣,旁通诗书,子史百家;靡不淹贯,为文章,援笔立就。马铎为人耿介伉直表里一致,处事乎恕,而临事执言不苟,自奉俭约,与人交尽诚,他一生坎坷,经历曲折。
鲛绡:
1. 传说中鲛人所织的丝绢、薄纱。古代神话,南海外有鲛人,住在水中,善织绩,常出卖绡,眼能泣泪成珠。鲛绡,鲛人所织的细绢。鲛,就是鲨鱼。绡,生丝,又指用生丝织的东西。
(1)·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南海出鮫綃纱,泉室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餘金,以为服,入水不濡。”
(2)·唐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曲》:“掌中无力舞衣轻,剪断鮫鮹破春碧。”
(3)·明 高东嘉 《泣颜回·春游》套曲:“见游人往来,贪欢笑,舞鮫鮹,闹咳咳笑高。”
(4)·《镜花缘》第九四回:“(车)係用柳木如窗欞式做成,极其轻巧;周围俱用鮫綃为幔;车内四面安着指南针。”
(5)·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阳光从紫云中穿着淡黄纱浪进来,清脆的鸟声在中间流啭,屋子的一切,便好似蒙在鮫鮹之中的那般波动,软艳!”
2. 丝制手帕、手绢。
(1)·宋 陆游 《钗头凤》词:“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鮫綃透。”
(2)·明 梁少白 《月云高·纪情》套曲:“黄花羞对,也只为君,金樽慵倒,也只为君,泪珠暗把鮫鮹揾。”
(3)·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恨在心苗,愁在眉梢,洗了胭脂,涴了鮫綃。”
绡帐:
指轻纱帐。
出处·
1·晋 王嘉《拾遗记·蜀》:“先主甘后……至十八,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先主召入绡帐中,于户外望者如月下聚雪。”
2·唐 李贺《美人梳头歌》:“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3·明 高启《梅花》诗之四:“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香温。”
4·《红楼梦》第七六回:“紫鹃放下绡帐,移灯掩门出去。”
铎鞘:
【duó qiào 】亦作'铎韒'。 唐代南诏兵器名。一种锋利的刀。
【扬州输橘柚,荆土贡菁茅】:
《尚书》有《禹贡》一篇,记述九州的山川土宜,提出扬州要贡赋桔柚,荆土(荆州)要贡献菁茅。
菁茅:一种草类,古人用以扎神像,灌酒其上,表示神饮,叫裸。又解为古代祭祀用以漉(音路)酒去滓。《穀梁传·僖四年》桓公曰:“昭王南征不反,菁茅之贡不至,故周室不祭。”

七律系列·立翁对韵歌·三肴·208
文/九文-
2022-11-17-16:30-作于南京一中
断蛇埋地称孙叔,
渡蚁编桥识宋郊。
好梦难成偏唧唧,
良朋远至正嘐嘐。
僧来花径风吹扫,
客到柴扉月照敲。
一颗不雕王子柰,
三重曾卷杜公茅。
注释:
唧唧:
【jī jī】指叹息声、赞叹声,鸟鸣、虫吟声,犹唠叨。
1.叹息。亦指叹息声。
(1)·《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2)·〔唐〕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3)·〔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二:夫笑而呵呵,叹而唧唧,皆天籁也。
2.赞叹声。
(1)·〔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 周祖谟校释:“唧唧,嗟叹声。”按,一本作“啧啧”来理解。
3.鸟鸣、虫吟声。
(1)·〔唐〕王维《青雀歌》:犹胜黄雀争上下,唧唧空仓复若何?
(2)·〔宋〕欧阳修《秋声赋》: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4.犹唠叨。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口技》:妻遂詈其夫,唧唧不休。
【好梦难成偏唧唧,】:
出处有待于考证,仅举一个意思较为接近的例子:宋岳飞《小重山》有“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句。
【良朋远至正嘐嘐】:
古民俗说,鸡叫客人到。《诗·郑风·风雨》:“风雨萧萧,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 不瘳(音抽)。”瘳,病愈。杜甫诗也有“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的话。嘐同胶,鸡叫的声音。
嘐嘐:
【jiāo jiāo】,1·形容志大而言夸。2·象声词。多指动物叫声。
出处:
(1)·《孟子·尽心下》:“何以谓之狂也?曰: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 赵岐 注:“嘐嘐,志大言大者也。”
(2)·《苕溪渔隐丛话前集·韦苏州》引 宋 蔡宽夫 《诗话》:“其气格殆不减二人,非 唐 中叶以来嘐嘐以诗鸣者可比。”
(3)·唐 柳宗元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晨鸡不余欺,风雨闻嘐嘐。”
(4)·宋 苏轼 《黠鼠赋》:“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5)·清 魏源 《李希廉墓志铭》:“负斐然之狂,迈嘐嘐之志,卒归反求,能自得师。”
(6)·清 唐孙华 《六月初一日初闻蝉声》诗:“嗟汝饮露腹,嘐嘐复何求?”
【断蛇埋地称孙叔】:
迷信传说,孙叔敖,战国时楚国令尹,幼时,见两个头的蛇,杀而埋之,回家后对母亲哭诉。母问其故,他说:“人们说遇到两头蛇的人一定要死,今天我遇到了。为了不至于让更多的人见而致死,我已杀死并且埋掉了它。”母亲说:“我儿做了好事,天必报应。”后来孙叔敖果然做了楚国的令尹。
【渡蚁作桥识宋郊】:
迷信传说,宋郊为士人时,所居堂前有蚁穴为雨水冲毁,他编竹为桥让蚂蚁爬到了干处,据说因为有此陰德,后为状元。
【一颗不雕王子柰】:
《二十四孝》载:晋人王祥至孝,后母不慈,命其看护后园柰树,柰落则鞭之。祥抱树大哭,感动上天,柰一颗不落。柰: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果小,是苹果的一种。
【三重曾卷杜公茅】:
杜公指杜甫。杜甫居成都时,一次大风吹坏了草堂,他曾为此写作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之句。

七律系列·立翁对韵歌·三肴·209
文/九文-
2022-11-17-17:10-作于南京一中
蛩响阶前虫唧唧,
鸡鸣窗外客嘐嘐。
断蛇埋地称孙叔,
渡蚁编桥识宋郊。
花径风来逢客访,
柴扉月到有僧敲。
蓬莱仙子鲛绡帐,
国运清官兽锦袍。
注释:
虫唧唧:
唧唧指织布机的叹息声、人的赞叹声,鸟鸣、虫吟声,犹妇女的唠叨声。
1.叹息。亦指叹息声。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唐〕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二:夫笑而呵呵,叹而唧唧,皆天籁也。
2.赞叹声。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开善寺》:“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
周祖谟校释:“唧唧,嗟叹声。”按,一本作“啧啧”。
3.鸟鸣、虫吟声。
〔唐〕王维《青雀歌》:犹胜黄雀争上下,唧唧空仓复若何?
〔宋〕欧阳修《秋声赋》: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4.犹唠叨。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口技》:妻遂詈其夫,唧唧不休。
【花径风来逢客访】:
唐朝诗人杜甫的《客至》诗有“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句。
【柴扉月到有僧敲】:
唐朝诗人贾岛的《李凝幽居》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句。
鲛绡:
古代神话,南海外有鲛人,住在水中,善织绩,常出卖绡,眼能泣泪成珠。鲛绡,鲛人所织的细绢。鲛,就是鲨鱼。绡,生丝,又指用生丝织的东西。
兽锦:
绣有麟、豹一类野兽花纹的锦缎。又解为集麟豹毳,织为文绮,称兽锦。

王仲华,笔名九文,号蒙童。1971年7月生于安徽省宿松县,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油画系,油画作品参加过法国巴黎当代来自中国油画家对外世界油画创作交流展,现居南京。擅长中西绘画、雕塑以及各种平面装饰设计,也擅长古典诗词、汉赋及文言文的创作与赏析,同时也爱好现代诗歌以及音乐歌词与作曲的创作,在中国当代诗坛先后发表古典诗词一万五千多首,发表原创的现代歌词200多首,也发表作曲的作品多首。诗词也每一天发表在网络平台里的《今日头条》或《都市头条》。是中国华夏诗词学会的特约作家撰稿人,又是中国诗歌网官网签约的诗人。从2021年4月20开始,本人已经被中国诗歌网官网诗词论坛推为古韵诗词的主编。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思归客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czj6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