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印*莲溪入梦】因《爱莲说》而被我们熟知的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他也是于庐山的濂溪书堂病逝。这里的“莲溪”与“濂溪”谐音。中国人喜莲、爱莲,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孕育了独特的莲风民俗,创造了璀璨的莲文化,体现了莲的高雅审美情趣。莲花又名荷花、芙蓉、芙蕖、菡萏等。莲花品质高尚、圣洁、善良,她的美包含着神圣的庄严,承载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感化众生,令人珍视和敬仰。莲花被誉为“花中君子”,借花喻人,是理想道德人格的典范。
莲文化品位高洁,含义隽永,源远流长,是国内外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心驰神往。文人墨客写莲、赞莲、咏莲、画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书画文。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灼灼芙蕖”、“山有扶苏,湿有荷华”之句。周敦颐的《爱莲说》也有:“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等名句,象征君子不随俗浮沉,庄重、质朴,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感化力量和美好资质。
莲文化不仅入诗入文,同时也入联入画入饰。风景名胜区多有以莲花为题的佳联。众多丹青高手画莲之妙绘精品,更是难以胜计。莲也是优美的舞蹈素材,如周代人们祭祀天地时跳的“荷花舞”,以莲花象征祥和润泽,表达了人们对天地神明的敬畏和祈福天下清平的景象。
“莲”谐音“廉”,寓意为官清廉。如“一品清廉”就是指虽然官高位显,但更要廉洁奉公,不贪污、不受贿,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从政者政治操守的基本要求。“莲”又称“荷”,与“和”谐音,“吉祥和合、以和为贵”是我国的传统理念,因此便赋予莲花“和平、祥和、和合、和好”的寓意。又因莲叶青翠,莲花香美,莲藕洁白,因此人们赋予它正直、廉洁的君子之风的含义,不仅鼓励自己洁身自好,又寄予友人以共勉,因此古代民间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