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轮回里的白杨 丁旭波 文 吕丛利 诵
原创 丁旭波 乡土文学白杨礼赞 2023-02-15 01:03 发表于河南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圆梦新时代,白杨有你更出彩”点击上面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图片
本期导读:( 描写白杨树的现代诗歌)风中白杨,挺拔向上。和风轻吻,你挥动无数手掌,为美丽的青春歌唱。劲风拥抱,你摇曳着婀娜身姿,为伟大的爱情起舞颂扬。暴风摧残,你一次次地挺身昂首,不向强暴罪恶屈服投降。飓风肆虐,拦腰折断你伟岸的身躯,你静静躺在风中,神态甚安详。沉默,沉默,在沉默中爆发,新的枝条在春风中,向上、向上、向上……
无论任何人,一旦来到白杨———这个由历史跌宕起伏的十三朝古都洛阳管辖下的玲珑而温柔的小镇,很难有陌生的感觉,因为你会发现,不论是男女老少,还是鳏寡孤疾,她对谁都是那样地真诚随和。
很多乡民都说,如果自己有钱了,就赶快搬离这个“破地方”。可对于我———一个极度眷恋故乡的人而言,却如何都狠不下心抛弃了她。这不仅是因为她生养了我,更重要的是,我已习惯了她季节变幻中的各种风采和神姿。
一到夏天,那白杨树的叶子是最大最绿的,它们似乎也通人性,心疼被火球一样的烈日灼烧着的土地,所以才努力撑开自己的腰身,竭力为人们提供更宽敞的遮蔽。当你从暴阳下走进这绵长浓厚的清凉里时,就像是从广袤无垠的干旱沙漠突然穿越到了幽冷的山洞里。路两边的绿荫下,是卖西瓜、甜瓜的村民。他们裸着背,露出作为庄稼人应有的健壮、黧黑的臂膀,轻摇竹扇,注意着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当有人停下询问瓜的价钱时,瓜农们总是开朗地笑着,给顾客先切一块品尝,然后用自豪而淳朴的语气说道:“我这瓜保准叫你满意,不甜不要钱!”再听那蝉鸣,嘹亮激昂,它们好像也在学着瓜农的样子说话,好帮替着他们多卖些瓜。
春雨的降临没有任何预兆,如同一瓣梨花的轻落。小巷子里,三三两两的儿童在酥润的细雨中玩耍,他们的父母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幸福地看着他们打闹。墙角砖石上,不知哪一夜,落满了浅翠的薄苔。清晨,一睁开眼,便是叽喳哼嘤的麻雀和燕子,它们在互相探讨着筑巢的位置和技巧。各家各户的玻璃上,还留有朦胧的雨雾,随着日光渐明,它们也愈发透晰。打开门,一阵清爽的泥土味扑面而来,你便忘却了烦恼,曾经记忆里挥之不去的喧嚣也随之消逝。潮湿的林中,飘荡的是杨穗的香气。暮春时候,杨絮纷纷扬扬,花丛中,庭院里,断桥边,石隙间,落雪般飘散到小镇的每个角落,她又变成了一个典雅的美人。但一团团蓬松的杨絮也像是一个个俏皮又孝顺的孩子,它们飞到刘爷爷家的绵羊身上,藏在像云一样白的羊毛里面,格格格地笑着,谁都找不到;又落到正在田里干活的李妈妈的白头发上,告诉她她已经老了,要多多休息。小溪边,一对拥抱着的情侣互说着情话,这杨絮又解了风情,悄悄落在他们的肩头,为他们添一些浪漫,又分享着他们的甜蜜。
即使是肃杀惨淡的秋天,在国庆节那几天,你却是绝对感不到寂寞和凄凉的。看那店铺外,一排排,一列列,都插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像是魁梧的士兵守护着人民,让人看了热血沸腾。深秋的严霜,能让枯掉的干草屈服,能让冰冷的石头求饶,但它不能让一个坚韧顽强的小镇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丧失对生活的满腔热忱。
隆冬时节下了大雪,这个银装素裹的小镇才是最多情的。且不提晶莹的霜花,冰封的池塘,出没的野兔,单说那原来光秃秃的树枝,现在却堆了厚厚的一层雪,如同穿上了一件白色的棉袄,臃肿起来,显得那样可爱。如果你有勇气冒了严寒,出来小镇外的坡上,驻足望去,看着那如手掌大的雪花纷纷向下拥挤着坠落,你的想象力被彻底地激发了,心绪也跟着浩大起来,好不激烈壮观!此时是:“天地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多么形象生动的诗句啊!
这样的一个人美景美的小镇,又有谁真的舍得离开呢?
作者简介:丁旭波,宜阳县白杨镇人,至今已在报刊及网络平台发表各类体裁文字近百篇。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喜欢小说,最爱的作品是鲁迅的《故乡》、路也的《木梳》、食指的《相信未来》。
诵读者简介:吕丛利,宜阳县白杨镇五村人,热爱家乡,热爱白杨,用声音传递温暖,以朗诵致敬人生。
(本期编辑:刘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