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燕留城”遗址考察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纪晓岚研究会名誉会长 李忠智

我主要讲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这次实地考察和考证会议的意义。
民国二十二年《沧县志》有一位叫刘树鑫的编辑,在《古沧铁狮记》里,开头写了这样一句话:“士君子,生其地而不能详其地之古迹,陋也。”就是说,你生长在这个地方,对于这个地方的名胜古迹,你不明白、不清楚,那么你就是孤陋寡闻。士君子,怎么解释?在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士君子指贵族高官,后来指官员和读书人。古代把人民分为四个阶层:士农工商。士这个阶层,指的是官员和读书人。随着社会的发展,早就打破了这四个阶层的界限,现在我们是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分子知识化。比如远东文友会的朋友们,原本都是农民,进了远东就是工人了,而且大家都有文化。我从微信上看到各位写的诗词文章都非常好。所以说,今天到会的都能称得上是士君子。
那么,我们就应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清楚家乡的名胜古迹。刘树鑫在和外地人交往中,外地人问起沧州铁狮子,他回答不上来,尴尬了。所以他才有那样的感慨。后来他详细考察了铁狮子并写了《古沧铁狮子》。
举个了解家乡历史文化重要性的例子,在胡耀邦同志担任总书记期间,到沧州来视察,陪同他的有地委书记和行署专员。到了吴桥,总书记问起吴桥杂技的情况,专员郭书俭马上就接过话头,把吴桥杂技从他的历史到现状说的是头头是道。总书记非常满意。我们也应该这样,当别人问起沧州的历史文化,要做到如数家珍,对每个文化古迹都应该耳熟能详。
我们能来考察古燕留城遗址,要感谢杨官屯文化爱好者罗忠林和远东文友会会长刘之龙。是他们最早发现并关注这一古遗址,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大致勘察出古遗址的方位和范围,收集到古陶瓷残片等一些文物。
今天到场的有县文化局的负责人,有乡政府领导,还邀请到市文物局考古专家。研究、挖掘古代文化,就需要政府、专家和民间文化爱好者相结合。政府应该支持、鼓励民间人士,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比公务员更负责、更执着。公务员上班每天八小时有点,民间人士,起早贪黑,不辞劳苦。 今天的考察论证只是个破题,要确认这古遗址,必须通过专家认可,所以今天把两位考古专家也请来了。
这件事不能急于求成,从今往后不懈地做下去,会有丰硕的成果。今天这种考察活动具有开拓意义,应该继续做下去。

第二个问题,我讲有经济实力的人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古来就有很多例子。大家都知道有个徐霞客,他是一个伟大的旅行家,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对山川地理做了很细致的考察。他游历了30多年,写出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留下了一部文化经典。他能够做这样的事业,除了他自家有深厚的经济实力以外,也得到很多有钱人的资助和支持。
支持徐霞客的最著名的人物当属云南丽江的一个土司,叫木增。他听说徐霞客到了云南丽江,就把他接到自己的府里,对他热情款待,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并且送他金银,求他帮助编写当地的文化资料。徐霞客在木府里编了好几部书。后来,他又去考察了长江源。在继续考察途中腿脚犯病无法行走了。木增派了八名纳西族壮汉用滑竿抬着送徐霞客回老家江苏省江阴,走了八千里路。这成为一段佳话。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香港工商总会会长霍英东先生,全力支持中国的改革事业,资助中国教育,在内地捐资盖了很多教学楼,还修了很多桥。他被评为改革的先锋,并被选举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还有一个实业家,美国唐氏工业集团创始人唐仲英先生,出资设立一个唐仲英德教基金会,支援国内的文化教育事业。北京大学有一个学术团队申请了这个基金会的资金资助,到新疆寻找我们沧州乡贤纪晓岚西戍的踪迹,写了一部专著。
远东集团创始人、已故王树柏先生就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有文化意识的优秀企业家。他当年创办的远东线路板厂,成为我们沧县的龙头企业,而且远东企业引领,在薛官屯一带形成了电路板生产基地。王树柏被选举为沧县政协副主席。我们纪晓岚研究会创办之初,得到王树柏先生的大力支持。
远东集团,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人才。远东文友会的朋友们,不管是已经离开远东的还是继续在远东干的,都说在远东学到了技能,提高了本领。离开远东的人,有的自己创办了企业。这些人,一提起远东,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怀念。
今天这项活动,就得到远东集团的支持,这个会场就是远东老厂区会议室,总经理王炳福参加了会议。我代表纪晓岚研研会,向以王炳福为代表的远东集团表示衷心感谢!希望远东集团今后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我们的文化事业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2023—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