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文学社作品(漫漫长路)
真 相
刘克勤
夜已深,桌上的闹钟报时23点了,秀萍躺在床上却像煎饼子似的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再拨丈夫的手机,依然是关机。于是,她拧亮台灯,披衣坐起,拿过床头柜上的平板电脑,打开,搜索,扫过一幕又一幕视屏,索然无趣。
就在她“啪”地关上电脑,欲丢一边的瞬间,抬头望见对面墙上镜框里的结婚照时,她怔住了。照片上身披婚纱的她和丈夫黎平相互依偎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那时,所有人见了这张婚照都啧啧称赞她们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是啊,她是师范毕业的高材生,在市内一所重点中学当老师。他毕业于国内一所颇有名气的警校,为了她,才回到这座4线城市的公安局工作。在她和所有亲朋好友的眼里,丈夫尊老爱幼,知书达礼,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特别是更没有时下年轻人那些抽烟、喝酒、打牌等不良嗜好。每每下班回家后,不是看看书和手机新闻信息,就是协助她搞搞家务卫生。饭后,两人又一齐收拾碗筷,一块双双户外散步……那生活,真叫小区人眼羡不已。
然而,好景不长。近两月来,丈夫下班总是迟归,就连双休日也常常见不到人影。每次问他何故,他要么说最近案子太多,要么说下乡太远等等,都有理由搪塞。
此前,秀萍虽然早有思想准备,常听人说过,嫁给公安人员或外科医生,上班和作息时间不是自己可掌控的,有了任务随叫随到。但到了现实中,难免会有怨气。
但尤其令她无法理解的却是,从不抽烟、喝酒的丈夫,近一个月每每回家时,身上飘散着烟酒味,身上没带烟,但手指间有烟熏的痕迹。心里藏不住话的她,少不了询问丈夫到底为何,是否给一个合理的解释?丈夫总是嘿嘿笑着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时办案实在累了、困了,就抽一支提提神,喝一口提提劲。不抽烟的局长都这样呢!她一听,想想也是,从此便没放在心上了。
可是,不久后发生的另一件事却让她无法释怀——那次,她洗衣服时,发现丈夫的口袋里有一粒塑料膜包裹的白色晶体丸子,她悄然收好,拿去给在疾控中心工作的闺蜜检验才知是4号海络因。后来她质问丈夫,丈夫却不以为然地说在收缴毒品时,遗漏了一粒在袋里,不必大惊小怪。
“毒品收缴不点数,遗漏一粒无所谓?”此事,她常在心里反问着自己。
然而,这事让她完全明白真相却是一月后的那天晚上,公安局长亲自开车接她来到缉毒大队办公室,神色凝重的局领导一班人都在现场,无不悲痛地告诉她:黎平同志为侦破一起特大毒品案壮烈牺牲了。接着,局长递给她一张纸条,说是从黎平的抽屉里发现的。
她颤抖着双手,打开一看,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爱妻秀萍:我是多么不希望你看到这封信啊!但我不得不告诉你,两个多月前,我受命担任侦破一起毒品案的卧底任务,局里想到我参加工作时间不长,面孔生疏,本地口音不重,具备了一般队友不具备的条件。此次卧底,属绝对保密任务。从确保安全考虑,队里知道的人极少,所以,你及所有亲友都是不知道的。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我不得不学起了抽烟和喝酒。对了,一次毒贩老大也给了我一粒药丸,我趁不备放进了口袋里,后被你发现了,最后还骗了你。
按照局里部署,明天就是抓捕行动时间了,我知道,两个月的卧底让我明白,这帮匪徒穷凶极恶,为了钱,什么都干得出来。在明天的行动中,我如受伤甚至牺牲,都是难免的,也是光荣的。你要挺住,更要快乐地生活下去。谁叫我是人民警察呢!”(2023.2.10)

作者简介:刘克勤,男,汉族,湖南省邵东市人。农家子弟,湖南邵阳市直部门工作。湖南省作协会员。业余码字30余年来,散见于各级报刊作品计300余万字,已出版《挑灯集》、《百思一得》、《启明星》、《时光短笛》个人专著4部。尤嗜短小精悍的千字文创作,既不浪费读者太多时间,又能给诸位些许启迪。
推荐阅读山径文学社部分作品:
点击链接-刘克勤作品
点击链接-《山径文学社小记》
(山径文学社肖殿群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