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振宇,悬疑推理小说家,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石油作协常务理事、吉林省作协全委委员、吉林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松原市作协副主席等,已出版《红棺新娘》《血色情人》《异度新娘》《致命游戏》(四卷本)等多部长篇小说,作品有中文简体版、中文繁体版及外文版等,并有作品改编影视及在国内获奖等。
岁月记忆
文/吉振宇 诵/徐丽
1
多年前,就常听父亲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我时常会随身带着笔和本,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便会记录下来,这个习惯我坚持了很久。这对我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我只是在电脑前敲打键盘而已。还有时,我还会懒在床上,用手机都会按出来个千把字来。
是的,在现代化的设备上,我敲打出很多很多字了。具体有多少字,我也无从去统计。但是,现在,每当我拿起笔,却有很多字忘记怎样写了,只是感觉似曾相识。尤其是我去参加亲朋好友的喜事时,他们让我帮忙记礼帐,我都会极力推脱。我说有些字我都不会写了。他们都会说我谦虚谨慎。其实,我真的不是谦虚,还有,我的钢笔字写的不咋好看。

2
少时,自己把文章写好,装入信封邮寄往各家报刊编辑部后,便会翘首以盼,虽然有很多稿件会石沉大海,但偶尔也会有拙作发表。当我手捧报纸或杂志时,心情便会非常非常的激动,并且还会有丝丝入扣的幸福感。这激动与幸福感会持续很久。
现在呢,我依然会如此。喜欢文学,热爱文学,喜欢生活,热爱生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记得2006年,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国内获奖并出版,收到样书的那一天的那一刻,那种感觉那种幸福依然记忆犹新。生活让我坚信,执著与坚持才是真谛!
3
2006年的某一天,QQ上的一位来自南京的读者留言给我,说她看到《金陵晚报》正在连载我的长篇小说。非常感谢这位读者朋友,她还在遥远的南京,给我邮寄过来两份报纸。那时候还没有诸多快递公司,等待几天后,报纸终于到了。我看着手里的报纸,我特别的感动!
我一直觉得,写作,写出好的作品,是和你付出的辛苦成正比的。写作,还可以在创作生涯中积累生活中的感悟与积淀,同时结合着生活把握文学,去丰富生活履历,从而具备深厚的文字功底和敏锐的文学洞察力。迄今为止,在我的作品中,我总是把每部作品的主题,最后都落在对美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上。
4
1991年,我还是少年,可那年的那期《少男少女》杂志,怎么都找不到了。
那年,我收到了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少男少女》杂志社举办的全国青春诗会的获奖证书,至于获奖的那首诗,也都忘记是哪首诗了。感觉应该是蛮幼稚的一首小诗吧。要不,咋是优秀奖呢?好在,我在收拾旧物时找到了获奖证书。原因是证书看上去很陈旧,所以才引起了我的注意。每个人都年轻过,年少时,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梦。时光匆匆,岁月如歌。现在,我的梦想依然没有改变,就是喜欢文学,这个喜欢伴随着我的生活我的人生。这个证书,也是自己的青春年少时的一份珍贵的纪念吧!

5
那年,我从部队复转到地方后,刚刚参加工作,在《吉林石油报》做记者工作的明军三哥就帮我介绍对象。
女孩儿不错,大专毕业,刚刚分到县里某局工作。那时的大专毕业生还是蛮厉害的。那天,是我第一次相亲,所以特别紧张,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一直沉默不语。女孩儿最后说,这小子是不是傻啊?还是有语言障碍?
后来,也就是第二年,因为工作原因,我又偶然遇到她,这次我滔滔不绝,讲了很多,她开始沉默不语。最后她说,我想请你去看电影。
我说,不行了,我媳妇不让。 参加工作后,锻炼了自己怎样与人沟通。学会很好的沟通,真的很有用。

6
其实,我挺喜欢医生这个职业的,刚刚与一位未曾见过面的文友在电话里聊他的一篇作品时,最后他问我:“您是不是在医院工作?”我说不是。
记得十多年前,我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国内获奖时,北京的《娱乐信报》就曾经这样介绍我:“来自东北的医生作家吉振宇……”估计是我有一部长篇小说里面写了很多发生医院里的故事。是的,我特别喜欢医生这个职业,在疫情面前,他们冲在最前面。我还曾经写过一首歌词《致敬最美逆行者》,后来被谱曲演唱。

7
我有每天坚持做一件事的习惯,就是读半个小时的书。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我会看两个小时左右。我读的书很杂,诸如文学、艺术、科普、心理学、医学类、法律类等等,也是我写作的需要。我特别喜欢写悬疑推理小说。这样,就会让我不停地去观察去思考,有时在创作一部新书,我会设计出好几个结局。
写作时,会需要很多常识和知识点。在创作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凭空想象胡编乱造。多读书,会让人变得更加睿智,更加的聪慧,收获了新的知识,也就会有新的灵感。

8
记得小时候,父亲在村小学当校长,每月三十六块五的工资收入,养活全家七口人。那时家中有一张破旧不堪的写字桌,桌子中间的抽屉总是锁着,钥匙就放在旁边开着的抽屉里。从年初开始到年底前,家里人都不会开锁着的那个抽屉。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兄弟几个手里只要有零钱,都不会去买零食,而是会从抽屉的缝隙中,把硬币给塞进去,日积月累,等年底的时候,父亲会把全家召集一起,打开抽屉,把积攒了一年的钱倒在土炕上,全家人一起数钱,大多都会有会有十元左右的样子,相当于父亲一个月工资收入的三分之一。全家人一起坐在炕上数钱,那感觉是快乐的,是幸福的。因为这是全家人一起积攒的。父母,就是这样教会我们怎样勤俭持家的。
主播简介:
徐丽,笔名:北方二丫,地地道道的山里娃,年幼种诗养文,学生时代作文就频频获奖。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协会会员,中国微信诗歌协会若曦文萃《诗苑芬芳》栏目主编。松原市作家协会会员。前郭县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总通讯员。多种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作品被编入国家级、全国百强报纸、多家省级、多家市级报刊、书刊——《民族文学》《中国当代作家》《河南科技报》《河南经济报》《松原日报》《青年文学家》《文学百花苑》《渤海风》《文学讲坛》《松花江》《萧乡文学》等。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自媒体文学公众号《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