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崮记
作者/侯文君
太皇崮原名大筐崮,地处山东临沂市平邑县白彦镇。面积2.3平方公里,海拔505米,远望崮山,岱崮地貌非常典型。它因摩崖石刻造像和太皇崮抗日战斗而闻名于世。
下部的山体土质构造,万木葱茏,隽秀婀娜。崮根井然的果园和瓜地紧密相连,长势喜人。斗折蛇行的盘山公路蜿蜒曲折,盘山绕行,领尽风骚,直抵崮体。山体树木林林总总,了无罅隙空地,只有崮下别墅向上的直径通幽。仰望崮顶,为三层崮壁形态,底阔上小,但差距并不明显。崮顶呈三角形,松柏密植,蔚为壮观。崖壁最高处可达50多米,最顶层崮顶四周峭壁险峻,斧劈刀削,令人目眩。徒手攀援,能够登顶,但有人怯于志物力的不足,总是望顶兴叹,徒怨奈何。沿着第二层的崮顶可以绕崮一周,可见还相对平坦。
崮上人文遗迹众多,也推岱崮地貌崮群中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崮了,七十二处悬碑式摩崖石刻的底蕴浓郁,具有极高的考古和欣赏价值。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历尽劫难,佛头尽毁,佛身犹存。南坡云台寺仅存遗迹基础,但依山重修的寺庙却是焕然一新,高岩耸立,巨壁贴面,庙宇巍峨。岩上有隐然碑刻,年代久远,形象隐隐约约。菩提路拾级而上的拱门、红漆大门的大雄宝殿、凹陷处残存的无头石像、雕刻花纹的娴熟笔法,这些都是古代珍品的推陈出新。寺庙建筑或镶嵌于绝壁,或背依绝壁,惊险绝伦而又顺理成章。
崮的第二层崮顶西崮台上有人工雕凿的天池(饮马坑)和石臼窝,下临目眩深渊,凿就者不知何许人也。太皇崮东侧的悬崖峭壁就是当年抗日勇士投崖殉国的地方。峭壁下有一清泉,名滴答泉,为祊水(即今温凉河)的源头。崮体第二层西南边,也是上崮的唯一通道,从此处攀绳而上,相当危险。拴马橛为一独立巨石,与主体崮顶若即若离。而西南角崮下唐僧师徒和白马的雕像也栩栩如生。山下则是红朱瓦房的鳞次栉比,而与绿色映衬也就相得益彰。
这里还有着光荣的红色印记。抗战时期,太皇崮一带属我鲁南根据地。此前,我八路一一五师主力刚与日军连续激战14昼夜,胜利取得了白彦争夺战。不甘失败的日军又多次侵占白彦,并在太皇崮下费滕公路沿线修筑碉堡十多座,围困根据地,威胁极大。1943年3月 24日,太皇崮战斗爆发。装备精良的500余日伪军一次次对崮顶发起进攻,我军依据天险,居高临下,用子弹和石块以弱对强,退敌数次进攻。半日后,英雄战士弹尽粮绝,但宁死不屈,展开肉搏,皇崮区长孟育民和村农救会长李广友被弹击牺牲,战士谢恒顺、谢学柱、李学友、谢法边被刀穿殒命,山西籍战士陈礼赞则抱着敌人滚下山崖,区中队指导员王万立拉响最后一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区农救会长公浩视死如归,跳下悬崖光荣牺牲。此战,毙伤日军数十,我9名烈士壮烈殉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凯歌。为悼念先烈, 1944年2月,在太皇崮白彦河东,皇崮区修建了烈士陵园和太皇崮殉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上镌刻着9位烈士的不朽英名。
这是片英雄的土地,宁死不屈于外晦的群体场面气壮山河。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骨气,也是中国人民不可战胜的动力源泉,也是孙悟空斩妖驱邪正义精神的发扬光大,也是犯我者虽远必诛的真实表现。

投稿加编辑微信:zxq13910331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