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诗余弦 新语境诗刊 2022-07-17 17:44
上卷 纯粹永恒属于俏丽耳轮的一粒精粹耳坠
·一棵树——半桌
·茶道——海森威尔迅
·无题——侯思源
·葡萄控——沪上敦腾
·一只苍蝇的世界——潘加红
·致父亲——彭鸣
·猫——徐振宇
·永恒——叶如钢
·她——游金
·饮药记——余无病
(按照姓名或笔名字母顺序)
下卷 雪在回来的路上
《新语境诗刊》团队作品展示:复活的六首诗
·雪在回来的路上
·你真的带着诗去了远方
·织锦情思
·晚餐
·寒夜读杜诗,炉火熄了
·寒夜,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上卷 纯粹永恒属于俏丽耳轮的一粒精粹耳坠
【作者简介】半桌,生于四川,现居重庆。西联诗社成员。
一棵树
◎半桌
一棵树 使我不会走得太远
我走出树荫 踏进阳光
前方 灰尘磨亮 那里是城市
一棵树使城市有了坐标
我踩着一条轴 大多时候我偏离
如同门板衣柜和床偏离木头
我裹入笔直线条 顺着通往
城市的水泥路 调整体积和形状
一次 就是相同的无数次
忘却和留存 以及阴影
来不及挑选 被光线推入身体
我听见自己发出树枝折断的声响
一棵树 使我的痛感短暂
这短暂 装得下树叶变黄的过程
简评:一棵树是父母的荫庇还是故乡的情结,或是乡下孩子朴实的理想;诗人都没有说,离开家的港湾,踏上陌生的城市,心中因一棵树而“有了坐标”。其实现代社会,让人的“根”不断更换漂移,并一次次重新落地生根发芽,“背离故乡是为了生活,思念故乡是为了灵魂契约”;这首作品接地气,质朴,是不断游离后的内心坚守。树可去其枝叶,但根却深深扎在心灵的故乡。——潘加红
【作者简介】海森威尔迅,浙江台州人。有诗百余首散见网络论坛。
茶道
◎海森威尔迅
花柳界的行家,最终都信了佛。
现在男的面白心软,
女的恣睢不知怜惜。
这白纸,
不能称心如意的写上字。
我们已经很久不知对方的情意了。
薄云,春雨,锦木,乱菊,泷井她们
依次从侯门走出。
她们不知道侯爷在马上摇摇晃晃,所谓
媚骨,
只是不识时机。
病就生在这帮人的右手,
不能在心爱的人口渴难耐时,
如仪般的献茶。
我们超越的不止于世俗技艺,
我们给予的是无限可能。当然
我们不能给予
荣耀与恩宠:
一次的三弦伴奏,
一次的拍打柴扉。
简评:最终都信了佛,且不能表达内心的情意。男尊女卑的时代下,女人们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情意。故我们已经很久不知道对方的情意了。那些个年代,出家的女子比比皆是,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只需要知道,茶道,即情道,也是心道更是人道。这些散发着温度的事物,如献茶,伴奏,如隔空凝视的目光,都在冲破一些不平等的束缚,虽我们以不同的身份和心境坐在一张茶台边,这时候我们就对等了。作者借古喻今,文笔细腻,手,情感收放自如,仿佛能让人听见一种不畏时空的声音,抑或呐喊。——子楚
【作者简介】侯思源,网名老树思源,1972年冬月生于山西太原。2015年三月下旬,杏树下持续拍摄一枚叩开春天的花蕾,邀自己赴一场心灵治愈的旅行。从此,开始诗写生活。以存真,为座右铭,任性而自律。
无题
◎侯思源
甚至泥水
也不能让我双眼迷失
一如既往
凝视天空 云 树叶
(以无以伦比的稳定
或密封的圆满)
而你无法忍受这种无动于衷,只有闪电
才会让你大口呼吸
(那意味着分裂 动荡
满满遗憾)
遗憾是不能弥补的
越补越多地繁殖,所以
你最好跟西米克待在一起
茶则里有他八个兄弟
我知道你不愿意
成为鲜活的死物,被琥珀
无意间保留一滴
(日子总是在一首诗里留下死相
诗集是过度拥挤的死亡剧场)
日子连泪水都来不及擦拭
又落脚在泛黄的纸张
为冲出这个被诅咒的宇宙
汗血宝马耗尽最后一滴
简评:芸芸众生,大抵如此,都想“被琥珀无意间保留一滴”,但人生的剧场都是拥挤的,逼仄的竞争之下,唯有在靠拆解日子的变数中冲出一条血路,完成自我的重塑。所以,无论在日子内,还是游离在日子之外,我们唯有耗尽最后一滴血和汗,无任何保留,才能向日子的中心靠拢。哪怕是个体的分裂与时代的动荡。平凡的日子,激荡的日子,一旦你开始选择,你的命运都在你的选择之下开始有了新的变数。既然选择,就不应抱着遗憾,而是抱着无畏的心态向前再向前。作者善于驾驭厚重的意象去结构一些平凡的真相,且沉稳有序,让人产生新的理解和感受。——子楚
【作者简介】沪上敦腾,武汉人,客居上海。著有诗集《浅草寺》《解决》。多次获民间诗歌奖。
葡萄控
◎沪上敦腾
完全可以忽略从吐鲁番到桌面的距离
盘中的葡萄比想象的圆润
像车厢倒数第三节上铺的维吾尔族少女
储藏着绝世的丰腴
仿佛下铺的板胸少年,妻妾成群
细骨架上吊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
盘中的葡萄靠近右手
露水拨打成算盘珠
自由是局部的,它住在葡萄里
兀自酸甜。下午的阳光
从电脑前吃葡萄的那个人的后背南移
穿越青草翠绿的跑马场
最后的晚照全部集中于湖水
一一大地上璀璨的绿宝石
那是为数不多的鸥鸟暂时的落脚点
它们要择日飞回边疆
或者飞入一部分人的体内
停泊在葡萄藤上,触摸黎明的尖锐
简评:可以说这里是一场生动、充沛的葡萄控, 但不仅仅是葡萄控。葡萄在诗里既是一个描写和表现的对象,又是一个道具,一个导游,一个信使,或者说一个诗信息生成与承载者,也是一个喻体。吐鲁番生产葡萄。葡萄形若玉,晶莹剔透。 葡萄美味。因此,以葡萄为线索来表现生活的某些截面和意味(与吐鲁番有所联系)是颇为自然的想法。表现出来是怎样一番图景则在于诗人的情趣、联想力和笔力。起句的前奏之后,诗人就把葡萄与列车上一位维尔族少女联系起来。葡萄像她一样“储藏着绝世的丰腴”。这里,“储藏”一词的出现当然是因为葡萄,却也转移到维族少女。而“丰腴”一词本来是描写维族少女,却也转移到葡萄。这样,“储藏着绝世的丰腴”就作为一个典雅的双向比喻而亮丽。诗人接着写下铺的少年,以“妻妾成群”想象他。这个词语出现是一个跳跃,其缘由是成串的葡萄,因为妻妾们会佩戴状如葡萄的珠宝。从这几句的解析,我们已经可以领会到诗人联想之丰富、快捷和用笔之巧妙。后面的句子留给各位读者去仔细品赏。——叶如钢
【作者简介】潘加红,江苏淮安人,《新语境诗刊》主编,作品见各大媒体刊物千余篇首,担任过许多网络平台主持人,并多次获全国性诗歌奖。
一只苍蝇的世界
◎潘加红
它在阳光的头上
撒尿,屙屎。然后像个恋人把一切分享
给一只新鲜的面包
它的着陆,那么纤细。在两秒之间
在一个人金星的大陆上
寻找可能或怀疑
如果它仅仅是只苍蝇,那么这一切
应该也是苍蝇的。它盘旋在你的金属的夜晚
或银色的白天,在你脆弱的
资产上
扇动藐视的翅膀
你如果想到
一切皆可分享。习惯聆听它微弱的翕动
和窗外破碎的声音。那么
沮丧和快乐
都是它可爱的爪子。暴力而无痕
简评:这里,一只苍蝇被人格化,而且似乎以同情、甚至有所欣赏的笔调去描述它,例如它“纤细”“脆弱”,爪子“可爱”。但读者并不难读出这里的讽刺和调侃。苍蝇通常很令人厌恶,因为它们肮脏,因为它们到处侵犯,被它们触碰过的食物谁也不愿再食用,因为它们嗡嗡叫很烦人,因为它们会产下卵、卵变成一堆蛆,令人恐惧,因为它们具有高科技的飞行技术,我们不用苍蝇拍实在束手无策。但诗人没有以强烈的笔调去直接抨击苍蝇,而是以把玩、细察和入深的笔法去写。可以想见诗人含着微笑写下了这些诗行。起句其实就交代了一只苍蝇“在阳光的头上/撒尿,屙屎”,所以这肯定不是什么善类。但是呢,既然把苍蝇人格化,或者说既然把某种小人比喻为苍蝇,那么诗人不能不感觉到它被自己把握在手中。那就在笔下摆弄一下它吧。在把玩和嘲讽中,诗人的笔是尖锐的:苍蝇“在你脆弱的/资产上/煽动藐视的翅膀”,它要分享,“一切皆可分享”。结尾的“暴力而无痕”尤其精彩。苍蝇之恶是一种暴力,但它微小轻捷,其暴力表面上没有留下残害的痕迹。这个刻画颇为精妙。同时这也暗指人类某些无痕的暴力,从而引人深思。——叶如钢
【作者简介】彭鸣,曾用笔名薄荷蓝,现居北京。某内参副主编,中国作协山东旅京作家联谊会执行秘书长,诗与远方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曾在《星星诗刊》《诗歌报月刊 》等多种纸网媒体发表大量作品、获多项奖。诗集《晨曦印象》《木质心事》《东方既白》《前世的荷香》。
致父亲
◎彭鸣
父亲总希望大家都能成为
一个打不死的吴清华而他却开枪打死了自己
子弹从脑门穿过
变成一把锋利的雪刀
骄傲得插进峨眉山的传说里父亲在雪地里
变成一座打不开的宫殿时刻以它发紫的红
提醒轿子要停靠在山的顶峰提醒对付风暴要用剑而不是嘴
简评:父亲是诗人多首诗中采用的主题,可见其用情至深,在每个深夜织梦,每个白书醒空,父亲一直活在传说之中,他走在了山的顶峰,喊父亲的背影,可是他不回,也没人敢和他的背影神似,父亲在诗人的印象里一直是仗剑而行,遗世独立。——余光之瞳
【作者简介】徐振宇,青年写作者。现就读于加州大学戴维斯比较文学系。
猫
◎徐振宇
海风带来枯叶,和意外的旅客
她推开门,闯入它的客厅
一周后,她将离开,而它将会
收起四肢,重新占据这座红色沙发
像一团被卷起的浅色烟尘
像她常穿的那件毛衣背面
涡卷形的莨苕纹饰
如果她推迟离开的行程,它会继续
徘徊在楼梯角的暗影
耐心地靠近。摩擦脖颈与弓形背部
鼻冀翕动
有时她试图伸手,触碰
它毛皮上宛如叶缘的曲线——
它会喵呜一声,跃上铅灰色的铁制扶手
如果太近,它会跳上半塌的山墙
像欲雨时分,从野地和丛林中
必然腾起的环形雾气……
总是清晨推开门的嘎吱声,被赋予
咳出夜晚的不满与失败
如果你恰在此刻路过,就会看见:
少女在二楼阳台的水池边刷牙
一楼院中,它仰起浑圆的脑袋向上凝望
在这微咸的空气里,每一次逗留都是静止的
简评:猫自古以来便是作家和艺术家作品中的常客,海明威居室的猫情感忠诚,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猫神秘乖张(《黑猫》),诗人笔下的猫兼而有之,有时占据红色沙发,有时跃上铁制扶手,最后仰起浑圆脑袋凝望,耐心的追随着主人,当然作者更多的吸取了艾略特作品的写作精髓,《负鼠的馋猫名录》阐述的故事背后,隐含着故事的主人心灵深处的人文情怀和哲学思考。“推开门的嘎吱声,被赋予/咳出夜晚的不满和失败”。“微咸的空气里,/每一次逗留都是静止的”。这些都是诗人的心灵写照,读来感觉诗人还有许多话欲言又止。——余光之瞳
【作者简介】叶如钢,数学家、诗人、翻译家,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终身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江讲座教授,曾任德国波鸿大学终身教授,曾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担任《全球诗人艺术家月刊》总编辑、《加拿大海外作家协会》名誉会长、《诗人名典》顾问等。
永恒
◎叶如钢
点燃不可能永恒的白木,那火焰也绝不可能永恒
白色木转化为黑炭,那还不是死亡,却证明白色与光短暂
雪亮镜子、满屋绝世的雪,镜子前的美丽女人是短暂的
她脱去衣衫后呈现肌雪和性也是短暂的
一朵坠落桃花或卷着的白纸永远停止在空中
它导致所有事物的时间在虚幻化之前凝固
这是永恒的唯一可能,它甚至折断永恒为若干节
永恒甚至化为饥渴灵魂无法饮用的超脱性冰玉灌浆
一朵梅花或铁铆钉落地,情人俯身、手和梅花同时触底
她转过脸,最动人的面孔停止在唯一角度
倘若她还活着,永恒成为进一步的一束完美紫花穗、妩媚的精神浪涛
紫色永恒属于幼崽被吞噬、不再生育的母性生物
蓝色永恒属于去赴死、告别一刻凝止在光里的男人
无色永恒属于每一个选择绝对道路的部落集体
辉煌永恒属于纽芬兰世、第二世、苗岭世和芙蓉世的六颗金钉子
奉献和激情、复活与颠覆式悖论在那里依附于最高逻辑的青春色彩
纯粹永恒属于俏丽耳轮的一粒精粹耳坠
简评:大多时候,永恒只是一种伪命题。或者是有时间限制的,比如我们常见的石头,我们经常讴歌爱情是永恒的,可人生毕竟才短短几十个春秋。不过,爱情或者与爱情相关的存在,都同属于永恒的,不朽的话题。爱情是能在脑海中反复的临摹,是并不华丽的修饰,是相互靠近的细节,琐碎场景,不是科学的悖论,同样也并不是科学能做出的合理的诠释。这首诗里写到女人的美丽和爱情,以美丽的短暂作为短暂、不可能永恒的一个典型例子,又极为倾注地抒写美的一刻,那既是惋惜,又更是赞美,期望美的一刻永远存留。有些东西可能会轻易消逝,但毕竟照亮过永恒,是永恒的引子和见证。我们能称呼它永恒。它们虽然分成不同的色彩和光泽,但是都是属于永恒的范畴。
作者从大及小,引入一系列比喻,最后以一个小小的耳坠比喻纯粹的永恒,其解构和设喻能力让人惊讶。且文思隽永,笔力雄浑,让人不自觉地陷入其营造的氛围之中,像被一枚金色钉子死死按住,不能在其文字的铺陈中轻易动弹。结尾前一连串排比把永恒的主题向更深、更广阔展开,充满悲剧意味和英雄意味,在“奉献和激情…”与“纯粹永恒…”这两个结尾句里永恒主题的表现达到极致。——子楚
【作者简介】游金,女,1975年,重庆巫溪人,现居杭州。
她
◎游金
她每天坐在屋里,剥墙皮缝里的污垢
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所有的污垢源源不断地运送过来
在墙皮缝里透着热气。她知道自己的意义。清洁
这是为神工作。有时她从没有窗户的暗屋伸长脖子看看屋外
的太阳是否更明媚,空气是否更纯净
她加快劳动。如果有人进来,她就迅速沉入水底
是的,这屋里也是一个海洋。那水下另有一套正义她因此
而活着。因此而在污垢的中心保持着纯净
人们进来只能听到咕噜的水泡声
从她喉咙里冒出来。他们认为她不会讲话
她浑身污垢,剥着墙皮,在墙上写字。这样的人
她是谁?人们必然会这样问。她不回答
她自己知道是谁但她不回答。她舌下有雷霆,牙齿是活火山
她的哭声是飓风眼泪是暴雨。她的眼神啊,是审判的闪电
屋外无数的人都想舒舒服服活着,需要她的恻隐之心因此她决定
永不开口。她也做另一项工作:试图在石头里安放一颗跳动的心脏
试图在暗屋的中心制造一个起搏器,让死寂的荒原再次有血脉涌动
外科医生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但她还在做最后一次努力
好在她的生命无限。从你我所知的史书里
都有她的记录。浩瀚的史记也不能告诉我们
她是谁,她从哪里来。但我们知道可以尽情地
分食她的脸,她的手,她的舌和牙齿,分食她的乳房和子宫
我们需要什么,都可以从她那里拿走
不用担心她会逃掉,因为我们还生活在污秽的世界中
简评:游金的“她”给了我们一个伟大的象征和暗示。诗人不言一物而万物其中;诗人不说一事而事事相关。诗歌设定的她,或是真实的她或是一个具有唤醒意义的伟大母性的角色,她不断擦拭这个世界墙壁上的污垢,这个屋子也兴许只是一种情景。她默默做着人类清道夫的事,而又避开俗世的目光,我想这个形象应该是一种精神的乌托邦,或是掩藏在浊世水流下的,具有民族自愈免疫的基因;她时时出现,只不过不为人知。诗人此刻写“她”在时下精神溃塌乱象丛生的当今,极具现实意义,是一首难得的力作。——潘加红
【作者简介】余无病,1989年生,云南大理人。
饮药记
◎余无病
咳嗽和鼻塞整夜向我致敬,这世界
紊乱的出口和入口,需要一粒毒药
前几年窗外栽的一株夜来香
被我视作痛苦的根源,被我视作
疾病。
我深知可信的事物所剩无几
那些欺骗过我的,此时
正以雷同的手法欺骗我的身体
我在镜子前,折断了它所有的枝干
这使我确立了中年的语言
一座荒废的身体里,所有的事物
都在堵塞、淤积
金银花有一颗反复冲泡的仁心
也有着良药的反面
适用于还不能垮掉老身
简评:以人的肌体病理推及社会诟病,分析深刻,从病因病灶到药的医治;其实可怕之处不仅仅是能否对症下药,而是“病”和“药”的轻重匹配关系;即“病重药轻”“病轻药重”皆是医之失察。引申开去,如果社会之病药功效平衡与否,那么层面更加复杂,危害则越大。诗人一句“世界的出入口需要一粒药丸”,便是对时下社会众生相的担忧和批判,以单薄个体而悲悯世界众生,可谓医者仁心也。——潘加红
下卷 雪在回来的路上
新语境诗刊复刊第六期团队作品展示:复活的六首诗
【作者简介】复活,本名尹建峰,甘肃天水人氏。有诗散见诗潮、诗歌周刊、中国流派、以及各种民选本。做过工人,种过庄稼,现流寓江南。
雪在回来的路上
挂了电话,炉火就红了
这些年来,已经焚烧了太多的雪
以至于需要雪的时候
雪始终畏缩不前
好在时间酿成的酒
还在散发着书香
至于书,早就卖废品换了烟钱
抽烟,喝酒
和另一个自己
相互赞赏
抱头痛哭
也需要友人
也需要茶
要好茶
心跳就是雪和友人的脚步
在五点钟,上路
这次,不焚雪了
焚诗
你真的带着诗去了远方
其实,我一肚子苟且来着
很可能,烙的饼会长毛,锅里的汤会发火,土豆会私奔
辣椒会脸红
还可能,灰抓着鞋带,也去交朋友
影子抓着时间,留恋在天上人间
可是,不管这些了
让苟且和苟且结婚吧
它们就差一张盖章的纸
它们早就偷生了下一代
取名叫恶心
走吧,带着我的诗,带着我的灰色的帽子,带着我绿色的外套
以及一把钥匙
等我迷路时,钥匙会打开山林的另一扇门
若尔盖,一首绿色的诗
写入了我荒芜的脑壳
它闪闪发亮,照着白云深处
照着停车人家
照着满山牛羊
寂静无声
织锦情思
寻常巷陌,青石铺就的路
阴郁的时间之手
颤巍巍地指向一扇小门
门里是什么?
一棵老树,满脸苍桑
一口水井,沉默不语
雕花的窗栏,以一种姿势
表达被风雨反复揉搓的
历久弥新的韵味
有琴声,自远处,如歌如泣
像是才女,正伏案织锦,为一句深不可测的诗句而
泪流
满面
人生啊,就算是乱世
也不能没有爱情
而爱情就是乱世最美好的温暖
一针针,一线线
都缝在心上了
官人,为有爱情而
千古,不忍离去
这爱情,怕是绝世已无了
翻开秦州上千年的历史
无论如何也找不到
一位后来人
以至于,无数书生
一头钻进了回文璇玑图
再也没见出来
晚餐
星期四,晴,雨从早上下到晚上。
鱼燥动不安,有一条淹死了
还有一条,蹲在门口吐口水
还有一条,梦见自己是小鸟
它拍了拍翅膀
和电线擦出了爱的火花
其它的鱼沉默不语
像是一条条有思想的鱼
明天也许是明天,也许是今天
某个邻居,睡在他的鼾声里
他冷不丁数数他的一毛钱
露出高深莫测的梦想
翻过身继续入睡
我炒好了辣椒,煮好了黑米粥
还焙好了花生米
做完这一切也就十分钟
然后我嚼着自己的舌头
等牙齿追随舌头跃入黑暗
太阳从墙壁,从钟表
到处涌现
寒夜读杜诗,炉火熄了
比西北风还要焦虑的,是一大波极度对立的意像
老杜说,它们总是横在你必经之路上
向你打着招呼
楼还登不登呢
明天也许有暖如炉火的书信
从亲朋的手机一键群发
可那儿去找一部泛着金属光泽的手机啊
最近世道不稳,连大雁都在隐藏身份
就别说那些不合时宜的眼泪了
唯一的一只破船,因为牌照过期而被时间抓走了
天空至今板着脸,既不晴
也不阴。
那就不去了
呆在自己的身体里
就算是炉火熄了
熄了就熄了
还有灰烬,一明一暗
寒夜,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前半生已经省略多日
一场雨雪,足以让残余的秋天远走
他乡
我终于在时间打盹时生起了炉火
煤炭不足时,我就烧烧自己的骨头
反正那些老物件,包括那套老山参战的
勋章,都冷得在哆嗦
房子也在喊冷,这么多年
它也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
天阴下雨,它也会哭上一阵子
眼泪汪汪
最最冷的,其实是那铁炉
给它喂了那么多煤炭
硬是没有融化
倒是许多亲人,在像框里
像是给我呵着热气的样子
新语境诗刊
顾问:叶如钢 张无为
主编:潘加红
编辑:复活 梦的门 余光之瞳
子楚 秋子 东海乌石子
制作:梦的门 冬天的雨
本期组稿:叶如钢 复活 秋子

公众号:xinyujingshikan
多元 | 探索 | 创新
诗余弦
Like the Author
2 like(s)

Reads 463People who liked this content also liked“四大诗人”,都很著名哦,将诗坛一次又一次撕裂 三人随笔Like 252不看的原因
格律诗词写作十大基本技巧 流云诗词Like 69不看的原因
换一个城变老 韵脚诗Reads 61不看的原因
CommentTop Comments
已无更多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