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采风
(十二)
萧索
——从潘朔端将军旧居想到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云南省政府为了奖励滇军作战有功,在昆明又没有住房的军队将领,在麻园建了五栋住宅,潘朔端将军旧居就是其一。
它的位置就在今天昆明滇缅大道艺苑巷云南省荣军招待中心院里。
这个旧居建于1946年,是个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楼后还有平房几间,周围有青幽静谧的小花园。
这是个西式小楼,整个格局典雅,工整,室内房间设计合理,更显示西方风格的是住处修有西方壁炉——虽然昆明无冬天!这个装饰性的取暖设备,不知将军用过没有?室内的居家设施已经看不到了,只是有关资料介绍说,将军一家在这里住过多年,还说将军不在了,其夫人和儿子还曾在这里生活很长时间。至于为什么搬出?又去了哪里,看到资料没有进一步说明。
潘朔端将军(1901——1978)云南威信人,字文孝,24岁(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深得学校器重,毕业留校,任教。抗日战争期间,请缨回云南,是滇军将领之一,后率队北上,参加对日作战,是滇军一支劲旅。
1938年,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潘朔端将军部队是参战滇军主力,在禹王山阻击日军,立下赫赫战功,潘朔端将军因此授一级宝鼎勋章。禹王山战例至今仍留在云南抗战胜利纪念堂,供游人参观。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内战,虚心假意,三次电请毛主席来重庆谈判,暗地里却在美国的帮助下大量运兵东北。潘朔端将军所部也被调往辽东,驻军海城。
潘将军不愿打内战,深恶痛绝蒋介石的反共内战阴谋,在共产党决心解放全国人民的正义感召下, 1946年5月13日率官兵发动了“海城起义”,队伍改编为“中国民主同盟军”自任军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几年参加全国解放斗争。
1950年3月回昆明,28日,就任昆明市长,一直到1978年9月病倒在工作岗位上,9月14日抢救无效逝世。
潘朔端将军就任昆明市长长达二十多年,这在中国市长任期上如此之长,不是绝无仅有,可能也不太多!
老市长,潘将军所居之宅,列为文物保护纪念单位,不管是市级、省级都不为过,把先辈们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有意义的遗存留下来,供后人参观,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爱国主义的传统教育,确是一个好课堂!
就以潘朔端将军旧居来说,保护起来,发挥教育后代的作用,真是个得人心的功德一件!
潘朔端将军不在了,家属迁出了,也无可非议。无功不受禄,古今皆如此!
但,这些名人、先辈的旧居,仅就昆明的已定为挂牌的省级、市级,不只是潘朔端将军旧居,真的让人心酸落泪!
就以潘朔端将军旧居来说,现在是灯火通明的饭店!我以前看过的蔡锷将军府也更是车马如龙,斛光交错,热闹异常!在昆明,闻一多先生殉难处,华罗庚旧居……几乎都不尽人意!后来,舆论多议,有关部门有些重视,但到今天,我看到潘朔端将军旧居仍然不是滋味!
有人会说,不管是哪一级文物保护单位,要有经费预算,要管理,要花钱,开饭店也是一种创收的办法!但是,挣钱的是谁?把那些有历史意义,有传统教育场所,名人先辈的生活旧居让别人用来赚钱,是否可以?是否对错?是否玷污我们的前辈们的在天之灵?
是的,保护这些历史文化的遗存需要经费,也许是一个不小的的数字!但是,如何不愧对我们的历史先人?我想也是后辈人的良心!
潘朔端将军旧居在云南省荣军接待中心,我不知道,当那些为国家、为民族浴血奋战仍在世的功勋荣军官兵们,你们身边的将军旧居,每天是吆五喝六把大把的钱送到老板手里了!有谁知道他们是否感谢国家为先辈们修建的文物保护遗址成了他们挣钱的场所!
作者简介:康俊峰,笔名萧索
原籍辽宁省兴城市人。史志工作者,哈尔滨作家协会会员,新闻出版副编审。曾参编志书、党史专集多部,并主编地方党史专著及有关党史专题研究多篇均由国家审定结辑出版。
文艺创作为业余爱好。
早年是开发北大荒生涯成员,在牧场开荒,放牧,得以锻炼成长。后在县党委政府部门工作多年。
纸刊投稿敬请点击征文链接https://m.booea.com/news/show_2954259.html&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