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槐树下
戴⻓鑫
一
这个老婆婆,已经好几天没有来了。她会到哪里去了呢?她会不会生病了?还是她天天忙进忙出的做生意,太辛苦了。她看上去白发苍苍,该有六十多岁了。勤劳的老婆婆呀,你千万不要把自己累趴下了。毕竟你是一个老人了。会不会,她到什么地方去休息了。你别说,弄堂里的这棵老槐树,还真的挺想念这个老婆婆。怎么说呢,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老婆婆和老槐树,朝夕相处,怎么会没有这样或那样的念想呢?八年前的夏季。有一天上午,她踏着那辆装满货的⻓方厢形⻩⻥⻋,偶尔来到弄堂里。也许是眼缘,也许是这棵好大的树,能遮⻛挡雨,她在老槐树下安营扎寨了。她那辆⻩⻥⻋很有创意,用木板立柱把⻋搭成了一个⻓方形的⻋厢,四周有防雨的厚塑料布遮挡。前后厢的塑料围布还能左右拉开。她把⻩⻥⻋停在老槐树北边,⻋厢外挂满了各类夏季的衣服和帽子等。噢,她原来是一个做小买卖的流动摊贩。夏日炎炎。中午,她吃完盒饭后,她想睡午觉了。于是,她在老槐树南边的一小块空地上,铺开凉席,倒下身子便睡着了。这个地方紧靠着一幢老公房,又有绿荫掩映,挺安静挺安全。如果谁要买东⻄,直接可以叫醒她。这条弄堂的三十米前左右,是一条东⻄走向的路,弄堂后面是已有五十多年房龄的老社区了。自从她固定在老槐树下做买卖,货物随季更换。你别说,这时间一⻓,她生意做得还可以,也用不着到处流浪了。有一天中午,老槐树下来了一男一女。他们看⻅母亲在树下睡着了。于是互相埋怨地说,为何还让母亲独立持家呢?什么时候,应该好好劝母亲不要再做生意了。接下来,这三个人在老槐树下,发生了争吵。而后,不欢而散。有一个疑惑,老槐树一直在猜测:她有一儿一女,都已成家了。这两个子女,为什么不接母亲去同住呢?还是她独来独行惯了。会不会老婆婆,宁可自⻝其力,也不愿拖子女的后腿。老槐树猜对了。老婆婆自从丈夫去世后,她离开边疆,拖儿带女的返回了江城。从此,她自谋出路。这二十多年来,她已经习惯成自然了。过了几天。她骑着装满货物的厢形⻩⻥⻋,又来到老槐树下。有客户问她,好多天没看到你做生意了,你到哪里去了?她笑着说,我和两个子女谈好了。过了七十岁,我就不做生意了。我还能再干五年。噢,原来是子女在家里做母亲的思想工作。今天,当老婆婆又躺在老槐树下午睡休息时,老槐树忍不住地感叹道:老婆婆,你有财富多少不重要,你的命弱命强不重要。瞧你活得多自在,也许这样的生活你习惯了。是不是一个人,你若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还真的挺难挺难的。这几句话,不知道梦中人会听到吗?
作者简介: 戴⻓鑫 居上海。小说作品⻅于《解放日报》、《小说林》、《希望》、《小说界》、《南北作家》、《名师名家名人坛》等报刊;参赛作品曾获最佳创作奖、银奖、金奖等、并入编多部书籍;诗歌和诗体小说散⻅ 百度热搜等平台;网刊《文学与艺术》等签约作家,山东高密东北乡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爱情诗刊》在线诗人,加拿大《海外诗人》签约作家、加拿大海外作家协会会员。至今,仍笔耕不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