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传奇(中篇小说连载之二十二)
杨浩然.偶然著
二十二、小马驹拉车——上了套
九八年起,人民银行吹响了打击“非法融资”的号角,私人钱庄开始转入地下活动。
次年,农村基金会被取缔。金融秩序整顿拉开了大幕。
形势所迫,工行旗下的典当行、投资公司等便消声匿迹了。一下又增加了十几个待岗人员。
业务空间的不断收缩,直接导致了人满为患,上级不得不提出了“减员增效”的口号。
一开始,有些不疼不痒。先是喊出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口号。紧接着,动员年龄大的提前内退。
搞完内退搞病退,步步紧跟。但号召来、动员去,收效不大。大家都活蹦乱跳的,查不出病来啊!于是,想退的开起了假病历。
没想到,假病历也管用。首批递交者,就顺利办理了病退手续。
有样学样,大家开始纷纷效仿。大量假病历呼之欲出,要求病退者排起了长队。
两天后,结果公布。天天抡拳头、瞪眼晴、拍桌子的全部合格。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的老黄牛们的病历则全是假的,一个也没批。
临时工更惨。每人计算了下工龄,一年补几十元工资了事。不管你情愿不情愿,一鞭子抽走了。
改革至此,交警队所受冲击最大,六个人只撇了俩。没办法的牛鑫只能马驹子拉车——上了套。
一系列动作下来,人少了许多,便开始了优化组合。先是干部竞争上岗。各部门负责人确定后,开始了优化组合。
被组合上的,欢天喜地上班去了。没被组合上的,则直接下了岗。
下岗后的职工,颜面尽失。物价飞涨,却只拿基本工资,连馒头咸菜都吃不起。
传说,有个下岗职工怕断炊,每次买回馒头后,都要拿到阳台上凉,凉干后才吃。吃一个,喝点水就软饱了。
最后一招,买断工龄。虽然号称自愿,其实就是“逼退”。
没活干,吃闲饭,谁也拉不下这张脸。便狠心将工龄买断,解除了劳动合同。
本来,买断工龄这档子事,八杆子也打不到牛鑫头上。可牛鑫还是狠了狠心,解除了劳动合同。
自打农村大撤退后,牛鑫就有些心灰意懒,眼看着这么多人吃闲饭很不自在。早就想学张大水净身出户了。可朱行长信任他,交警所需要他,便在那儿默默拉了几年车。
如今,朱行长退了,张行长走了,那些与自己一起打拼的老伙计们也都一个个偃旗息鼓了。按说,四十来岁正风华正茂呢,可牛鑫却感觉到了秋天的丝丝凉意。
时势一夜之间就把他推上了“年龄之最”的宝座,与其在宝座上被撵走,还不如高风亮节一回,给年轻人让路。
促使牛鑫作出这一决定的是小丁、牛田和余辉。昨天晚上,仨小伙子几乎同时走进了牛鑫家。
一顿饭吃到了半夜。
他们愁啊,一下学就投在了牛鑫麾下,一干就是十多年。十年来,他们只学会了打算盘、点钞,其它什什也不会,万一下了岗,成家的小丁犯愁,两地分居的牛田也犯愁,还没处对象的余辉更是犯起了愁。
然而,犯愁也白搭。即使你不买断工龄,待岗只发生活费也难看。与其在那儿死皮赖脸的混,倒不如弄俩钱当本,重新启航!
改革进展的很顺利,人浮于事的状况,彻底得到了扭转。留下的职工们的工资开始了跳跃式增长,一下从每月几百蹿到了几千。
直到这时,下岗职工才回过神来。但生米已成熟饭,白纸黑字就锁在档案柜里,闹也翻不了天。
最尴尬的是交警队所,别的所都安排好了,这个所却没人去。即使有人去,也没人派。
于是,新来的行长便让牛鑫重新上岗。手续已办,无法更改,但待遇跟行里职工一样。
牛鑫顺水推舟,便介绍了小丁、牛田和余辉。没想到,行长二话没说,一口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