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如何真正实现“老有所养”,探索新型养老模式迫在眉睫。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探索“互联网+家庭养老”,建立居家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近年来,广水市民政局积极筹措资金,并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共同加大设施设备投入力度,通过与武汉炎黄家政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北九州德康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2家服务机构合作,精准采集居家老人信息,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手段,为居家老人提供信息中介和主动健康服务,包括家庭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居家养老智慧健康安全服务和居家养老生活照料。至目前,该市民政局已对100名75周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提供居家服务
智能化设备,让数据有温度 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和相关的设施设备,对服务对象的居家环境进行必要的智能化改造,便于进行居家安全管理。通过生命雷达监测设备及红外感应监测设备,对老年人的居家生命体征及行动轨迹进行实时监测,便于在数据异常时及时介入服务干扰。
适老化设备,让行动更方便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安装居家床边护栏、一字型安全扶手、洗澡椅等适老化设备,方便老年人日常行动。
个性化服务,让老人有照料 服务机构成立项目小组,组建签约团队、设备实施组、服务小组,组织内部人员培训,各个项目环节由各分工小组协作完成,在2022年12月已完成了100位老人的家庭床位建设。
家住在广水市应山街道办事处北关社区阳光小区86岁的蔡桂英奶奶,是一名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独居老人。服务人员第一次上门为蔡奶奶提供服务时,她因感染新冠肺炎刚从医院回来,家里的保姆因害怕而辞工。服务机构了解情况后,根据蔡奶奶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了适合蔡奶奶的照护服务计划。今年春节之前,服务机构为蔡奶奶提供了医护服务,并且为老人择选了一名优秀的照料护理人员,提供日常三餐制作,卫生打扫,陪同外出等生活服务。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护下,蔡奶奶的身体恢复得不错,时常在护理人员的陪同下,到楼下小广场晒晒太阳和其他老人聊聊天,生活照护和健康管理自此有了保障,解决了子女的后顾之忧。

工作人员上门探望蔡奶奶
家庭养老床位立足于老年人的真正需求,配置专业的养老服务团队,个性化定制居家养老服务计划,让老年人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专业的养老照护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生活保驾护航。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有90%左右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左右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武汉炎黄家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向歌说,顺应这一趋势,公司正在探索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融合智能呼叫、GPS定位等功能,打造“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新模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不同场景下的个性化需求,积极推进“机构养老家庭化、居家养老标准化”,继续在智慧养老产品的适老性、安全性上下功夫,不断优化服务,挖掘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满足更多老年人的不同养老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