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袅袅茶香
文/王小晶
应朋友之约,急匆匆赶到大益茶楼。入口处,一尊两米高的笑面弥勒佛,,憨态可掬,笑迎八方来客。茶楼装饰古朴典雅,内庭竹影婆裟,小桥流水,山石袅袅,一派江南古韵风情让这座大隐于城市郊外的茶楼别有洞天。抬眼望去,只见朋友静坐在临窗的位置,见我来了,抬手将茶斟入我面前的白磁茶碗中,那茶色碧绿莹润,袅袅的香气透着淡淡的清香……是西湖龙井。
喝上一口,香馥甘醇,回味悠长,心立刻静了下来。此时,我才环视整个茶楼,只见三三两两的或低声交谈,或静静的沉思……一株硕大的芭蕉植物边,一个清秀的女孩正低头弹着古筝,《春江花月夜》中的和风轻拂,微波荡漾的美丽景色,显露出隐约朦胧的意境。“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委婉柔和的曲子如云似雾,在整个茶楼飘来飘去……那一刻,我的眼睛潮湿了。
朋友一脸恬静,早没了刚才通电话时的焦躁。我低声问:“这么急约我出来,有事么?” 她一笑,说:“ 本来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在这里独坐了一会儿,想开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我问:“是什么在起作用?茶还是音乐?”“ 也许都有吧,”她说,“或许是环境变了,心情也随之变了”。
是的,“境由心生”是一种境界,“心随境生”才是人生的常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一种情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则更符合常人的情感。当我们陷入无休止的烦恼忧愁之中,仿佛琐碎和抱怨成了生活的本色,如果静下心来,变换一个角度和高度看问题,就能发现,其实喜怒哀乐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摇摇头,所有的爱恨情仇恩怨得失都将付之一笑,生活还原成最初的美好和平静。人生的过程就像是旅途,不必太在意一时半刻的风云惨淡,黄沙扑面。
此时,眼前的我们远离尘世庸俗,去除浮躁功利,在淡淡的清香萦绕之下,学会了一种释放压力的生活态度:从此用淡泊之心看云卷云舒,用波澜不惊的沉稳气度和怡然自得的淡然姿态从容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于是,不再追问朋友约我出来的初衷,只是惬意地优闲地聊起茶道:庐山云雾,黄山毛峰,安溪铁观音,普洱红茶……品茶,自古以来便在文人雅士中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涵义也附有更多的现代元素,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寄情,以茶养性,以茶倡廉的深邃厚重的文化内涵,以此增进感情,感悟亲近草木,回归自然,世间万物以和为贵的真谛。品茶的最高境界并非来自于茶本身,而是领悟这个过程中的“道”……“静候泊心之人,同悟泊心之道”。在书香与音乐的意境中,寻找生活的宁静淡泊,洗涤内心,稀释尘世中日积月累的浮躁。或许人生如茶,起落与沉浮,交汇与融合,到最后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味道。
朋友盈盈浅笑,我亦神清气爽,此时的我们已无烦事挂心头。端起桌上的龙井,品着清香,沁人心醉,感觉灵与肉都融入这片宁静惬意之中,温馨、怡然,迎合着袅袅的茶香舒化开来,一圈又一圈……
不知何时,那株硕大的芭蕉植物旁,那位清秀的女孩正弹奏着《雨碎江南》悠扬清越的旋律,正从她纤长的十指间流淌开来……
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
截稿日期:2023年3月30日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入选作品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芙蓉国文汇》一书。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