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的白切羊肉
(外一章)
文/丁晓光
天冷了,裹起厚厚的棉衣,在寒风肆虐下,居然依然有着浓浓的寒意。
知道了,冬天终于在不情愿的纠结中,毅然决然的来到,没有丝毫的妥协。
对付冬寒,我自己的诀窍,添衣把自己包裹出厚重的“粽子”样,总不至于在寒风里簌簌发抖。
其实,能御寒最值得推荐,让人温暖的第一选择便是故乡那一道独特的美食——白切羊肉了。
周浦白切羊肉,真正风靡也就十几年的光景。如何成为冬季人们的趋之若鹜,不知者也许很难想的明白。不就,羊肉烧透,糜烂可嚼,还有啥显摆的。可是,恰恰相反,周浦白切羊肉,偏偏让人们嚼出了那份久违的乡情。
养生对于现在的,活得有滋有味的人们眼里,似乎突然间就变得十分的重要了。日子好过,舒坦了,便有了怎样才能长寿的奢望。于是,冬日进补的不二选择——白切羊肉悄然就走向了故乡的前台。
早在,高温酷暑的时节,这道风景,足以震憾来周浦的人们。几乎所有的卖羊肉的地方,或是有门面的或是摆摊点,无一例外地人头攒动,可谓摩肩接踵也丝毫不过分。那时,最为红火的“长脚羊肉”店铺外,所有桌面一早就被占据,最早者凌晨三点多便来此排队,几乎天天如此,乐此不疲。就算冬日有着暖意的岁月,还是这样,吃羊肉烧酒的人们,依旧包含着对这份乡愁的留恋,成就了这份周浦人永远都无法忘却的记忆。当然,我也不知不觉中也成了追随乡愁不择不扣的粉丝。说到底,还是人们对于日益增长的对生活的不断追求。我也不例外。远离了对于温饱的操心,健康也就成了唯一的考量。既然从朋友口中得知,家乡的白切羊肉早已成为养生一绝时,才感叹,何时自己已被社会潮流所淘汰,成了边缘人。但当融入这片无法释怀的美味时,才真正品味了人生另一种存在,那是疲劳繁忙之间,该有的那种生活体验的存在。
还有闵行红旗羊肉,那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店面,清晨五点不到,那里早已人满为患,挤进排队人群,静静等待,可是那萦绕鼻尖的羊肉香,早让挑剔的唾液在口腔中翻涌,期盼着入口即化的鲜香成为自己大快朵颐的理由。好不容易,盼得该到自己了,很爽快地对老板娘说道,给切个40元,独自享享口福足矣。
只见,她手起刀落,麻溜地切下一块,接着瞬间就将块肉,均匀的进行分割,成为一块块晶莹剔透的令人垂涎欲滴的肉块,用特质纸迅速一包,上秤一称,居然一刀准,整40元,让人叹为观止,令人佩服。提溜着羊肉回家的路上,想着那羊肉就酒的爽快劲,脚步居然也快了许多。心中那时没了其他,唯有快点品尝到这心中盼望已久的美味。来得家中,第一时间倒上鲜酱油配以些许白糖香油,作为蘸料;泡好一杯绿茶,找出早已准备好了的花生米和那瓶珍藏多年的女儿红,我知道一顿美美的白切羊肉大餐,正等着自己咀嚼出着美好的岁月。
当那一块,心仪已久无法在心灵深处忘却的糯糯鲜香无比的羊肉入口即化时,我知道,这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早已在心怀绽放,成为一辈子也不会丢掉的记忆,时时眷恋,时时感怀,怕是一直陪伴,再也不会分开了!
咪几口羊肉烧酒
周浦有名的传统特色美食,我想一定要来咪几口周浦的“羊肉烧酒”了。
清晨,太阳才露脸,钥匙桥那边就已热闹非凡了。偌大的地方,居然聚集着十数家卖羊肉的店家。"长脚羊肉"无疑是其中最为出名的,通常排队的长龙可到数十人之多,只为其卖的羊肉香糯爽口,新鲜正宗而慕名前来。
大暑之中尝些羊肉,与大热之中大补,不失为一种养身之道。店老板似乎深得其中奥秘,不仅有外带而且还有堂吃,虽店面不大,但光顾之人真是络绎不绝,常可使店里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实在是一幅独特的风景。想着自己现在爱上咪几口老酒,吃几两羊肉,大概还是出自于这边土生土长的周浦同事的影响。
记得,以前是不知道周浦的“羊肉烧酒”居然如此有名。
直到有一天,同事老陆在上好夜班后,诚邀我去吃好吃的,方才得知,这“羊肉烧酒”竟然在周浦如此红火。
进得长脚羊肉店,好不容易等到一拨人吃好走了,我和老陆才坐稳服务员就来问:“两位大老倌,吃点啥?”
老陆瞟了一眼,不爽地回答:“依个伙计,到这不吃羊肉烧酒还会吃啥?”
服务员连说抱歉,不多时,端来一斤羊肉,并问我们是喝白酒还是黄酒。
我说:"羊肉烧酒,当然是喝白酒,怎喝黄酒?”
“这位顾客也许有所不知,吃羊肉烧酒并不一定得喝烧酒的,看个人的喜好而定什么酒。”服务员小心翼翼地回答。
我看了老陆一眼说:“我当然喝白酒了,尝尝真正羊肉烧酒的味道。老陆你就喝黄酒吧,反正你是老腻头了,再说你又吃不来白酒。”
于是,在一个清爽而热闹的早上,我认识了“羊肉烧酒”。
如今,我早已入乡随俗,在闷热的早晨,有时独自去长脚羊肉店,买上几两羊肉,捎上三两的一个口杯,一边看着早新闻,一边大快朵颐,那时羊肉还微微有些热度呢。只见,肥嫩奶油色的皮,粉红色柔嫩的肉,一股羊肉特有的香味弥漫在鼻尖,打动着挑剔的味蕾。夹上一小块,蘸一些自己调制的酱料,然后急急塞入口中,细细品味,和着辛辣飘香的白酒,那滋味真正令人爽如神仙。
随着健康饮食的推广,现在吃羊肉喝白酒的人越来越少,都以喝黄酒为主。少量黄酒有养身之妙用,加上大补之羊肉,两者配合的确相得益彰。也许再过一些日子,我也会去喝黄酒的,毕竟也为了自己的健康啊。
作者简介:
丁晓光,原籍江苏南通,在上海生活近50年,如今系上海银行外包保安。作者平时喜爱文字,常有习作在《惠南报》《周浦文学》《浦东安全生产》等报纸发表,也曾在《新民晚报》《组织人事报》《上海大众卫生》《浦东时报》《松江报》《鹤翔航头》《新场报》等报纸上有所斩获,在《辽宁文学》、《听最美声音》、《大连文学》、《大东北文学》、《乡土文学公众平台》等微刊上也有诗歌散文小说发表,并在不少征文比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