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作回眸70——报春使者美杨柳
荣玉奇
时令已经是“六九”天气了,虽然“立春”已经过去六七天了。但是我早晨去达活泉公园晨练,仍然感觉寒意未退,春光难寻。举目望去,草坪上枯黄一片,唯有人工湖畔的垂柳,柳条开始泛绿,透露出丝丝春光。俗语说“五九六九,河边看柳”,看来还是颇有道理啊。看到这随风起舞的柳条,不禁想起一篇写柳条的旧作,曾经写于三十多年前,发表在《邢台日报》和《牛城晚报》上。
下面就是这篇文章:
报春使者美杨柳
初春时节,乍暖还冷。虽然早已过了“立春”节气,但是漫步郊外,草色枯黄。当万木还处在沉睡之中时,是谁最先把春光带给人间的呢?忽然想起唐代大诗人杜甫诗句:“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树木,确实莫过于柳树了。你看,在那腊冻初消之际,首先将春光漏泄给人间的,不正是暗暗泛青的柳芽吗?当众草木还冬眠沉睡之时,柳树已将粒粒嫩芽抽成万缕烟丝,在微风中飘动,好像在向沉睡的草木招手呼唤。它那阿娜轻盈的身姿,迎风摇曳的枝条,飞舞飘扬的白絮,鹅黄细嫩的小叶,为大自然的画卷增添了多么美好的诗意啊!难怪历代文人对它纷纷歌咏赞赏:“春风一夜吹杨柳,十万嫩枝着绿绦”;“柳无春光不精神,春无柳色减三分”;“春风送征客,杨柳拂尘衣”。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最为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而这众多的咏柳诗中,无不将柳与与春光联系在一起。
其实,人们爱柳咏柳,还不仅仅是因为它能报春,以及它有“东风勾起垂杨舞”的万条绿绦,主要还在于它对于人类有着很大的益处,以及它那插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成活的特点。
柳,不愧为报春的使者,传递春消息的先行者,当人们看到它随风飘扬的枝条,就会感到,春天已经到来了!
(原载1984年3月8日《邢台日报》和1985年2月4日《牛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