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传奇(中篇小说连载之二十)
杨浩然.偶然著
二十、找就找“战略玩乐伙伴”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在中国,没有矛盾就没有改革。顶层设计虽然科学,但也得摸着石头过河。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着收获率先到岸,就是强者。随大流者乱摸,指定是小卒子过河。
国有银行的这次农村战略收缩,实际上就是大溃退。不仅将经营了十数年的农村市场丢了,存货业务也陷入了瓶颈。
当年下乡抢滩时,曾抽调部分骨干下乡支援。为了尽快占领阵地,更是吸收了大量当地精英。城里机构,因经常被抽血,业务又不断扩张,也吸纳了大量临时工顶岗。
经过十年打造,这些临时工们个个已是精英,有的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
农村机构一撤,问题就来了。乡镇临时工虽被一鞭子抽了,但涌进城里的正式工也不在少数。僧多粥少的现象犹为突出。
困难不怕多,就怕你怕它。你怕它,它就可怕,你不怕它,它一点儿都不可怕。
待岗职工学习班举行了一周,中层以上干部会也开了七天。
七天后,朱行长拍了板:轮岗上班。即:上一天,休一天。人人有活干,个个吃饱饭。
在当时,这无疑是解决“僧多粥少”的最佳方案。
方案一实施,皆大欢喜。在岗的由八小时缩到了四小时,有空看孩子了。待岗的一有活干,心里也踏实多了。五十岁以上的没人要,便安排到门卫轮岗。
朱行长念牛鑫有才,被安排到了办公室。他一来,办公室主任喜坏了,当即把抄写文件的活儿让给了他,自己则专门管来人接待去了。
文件不多,大都是市行转发上级行的红头文件。题目大同小异。
起初,牛鑫觉得很新鲜,但抄了一个阶段后就厌烦了,把笔一扔,要到基层去。可惜,已过了最佳安置期。好岗位已人满为患,只有交警队所无人问津。
交警队网点实际就是个收款机器,存贷业务几乎为零,但每天的业务量却不小。办证的、挂牌的、交违章罚款的、处理交通事故的天天排成长龙,两个窗口一齐忙都忙不过来,收取的款项能顶半个行。
正因为这里忙,一坐下就是一天,连撤尿的空儿都没有。虽然过周末,但职工们都不待见。
作家的骨子里都带着傲气。自己想干的事,会一往无前。即使错了,八头水牛也拉不回头。
牛鑫人缘好,前些日子,好几个所主任都想要,其中就包括交警所的张主任。
张主任叫张红,和张大水一个庄。虽是女流之辈,还是个临时工身份,却是个能角儿。前些年“占领农村”大兴其道时,她一气在农村设了八个点,业务员更是遍布了全县。交警队所就是她一手操办起来的。
乡镇机构撤并后,她全身而退,一头扎进该所养尊处优起来。
张主任虽是个临时工,但一点没少赚。业务兴腾时,月月有奖金拿,比正式工主任都牛。如今,虽然奖金没那么多了,但倒腾国库券却没少赚。偶尔跟张大水炒炒股,都赚得盆满钵满。
前些年任务好完,城里的所主任个个肚大腰圆。一到周末,就带职工四处转,把好看的景点转了个遍。
最好转的顶数张红。转遍景点后没得转了,就盯上了牛鑫的蚂蚱和花生。每周必吃,百吃不厌。
正因如此,两所建立起了深厚友谊,成为了战略玩乐伙伴。小丁和炮蛋家闺女钻玉米地事发后,就是张主任挺身而出,愉快的接的纳。
牛鑫的到来,张主任更是欣喜,张开双臂拥抱不说,还设了宴,并把张大水请来作陪。
中午吃饭时间只有一小时,交警队有戒酒令。所以,菜一上桌,小丁等职工们就吃将起来。
牛鑫说:“下午还上班,酒就免了吧。”
张主任第一个反对:“那不行,必须一醉方休。大不了喝醉回家睡觉。”
大水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在牛鑫面前晃了晃,说:“为了它,也得干杯。”
虽然只一晃,牛鑫便哑言了。纸上的“请辞报告”字很大。
席间,张大水的一对小虎牙又露出来了。看上去,他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