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文明》
作者:廉涛
导读:铃儿响叮当
服务业最能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单位的文明程度。
我有七八年没有去深圳了。今年春节和家人一起在深圳亲戚家过年,小住几日,所到之处、所见之人、所遇之事,无不让人感到温馨舒心,对这座昔日被称为“文化沙漠”的城市少了几分“铜臭”的印象,多了几分文明的记忆。
走出现代化的深圳机场,车行在南海大道上,路两侧绿色绵延,花海如潮,路中间隔离带的电线杆上挂的全是一串串红红的灯笼,没有了往日过节时的一幅幅广告。到了小区门口,保安一声“过年好”将你迎进大门。走进住宅楼的一楼大堂,物业管理人员对着我们鞠躬并又发出“过年好”的问候,顿时让我们有“到家了”的感觉。
大年初一,出门游玩,见亲戚给小区保安和物业人员发红包。我问何故,亲戚说这在深圳已经是寻常事了,顺口给我讲起了一件件平凡之人的平凡之事。我心想:这些好人好事会不会都是例外呢?
第二天全家去市区吃饭,驱车到酒店地下停车场,发现几乎各个路口都有保安引导,我们顺利地找到停车位;保安彬彬有礼地给我们拉开车门,同样的一声“过年好”引我们下车。那天亲戚忘记了事先订好的餐厅的楼层,问及保安,保安迅速将这栋20多层大楼用餐楼层的特点如数家珍似的一一道来,帮我们迅速确定了要去餐厅的楼层,这让我对保安周到的服务感叹的同时,也对深圳人过节给保安发红包的举动理解了许多。有道是物有所值,这种“管家式”的服务自然也是情有所值的。
一天晚上,我们去一个叫“海上世界”的地方用餐。这里人流如织,餐厅、咖啡厅、商店、艺术馆鳞次栉比。问了好几家餐厅,都已客满,但门迎小姐都会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大概需要等多长时间,留下我们电话,并招呼我们在候餐区等待。食客满满当当的餐厅里,听不到也看不到大声喧哗、猜拳令酒的场面,看到的是家人或朋友围坐在一起亲切愉悦地交流的场景,这样的文明用餐以前也只能在国外发达国家见到。餐毕,许多人便会围拢在音乐喷泉四周静静地等待。19时30分喷泉开启后,伴着优美的音乐节奏,五颜六色的光束、魔幻般的水柱交替出现,人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美景与游人显得是那样的和谐有序。那天,为了完成每天一个小时的锻炼任务,我和妻儿步行回亲戚家,一路上不时会看到“车让人”的场面,这和内地许多城市“车挤人”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由衷地感到,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不仅物质文明日新月异,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人的素质也悄然地发生着质的变化。人们不光是钱包鼓起来了,精神也变得更加文明了。
在我们要离开深圳的那天早上9时30分,我和妻子专程去附近的西安餐馆,想吃点地道的家乡饭。餐厅的服务员正在收拾大堂,见我们进来便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问我们要点什么。我说要两碗扯面,再炒两个素菜做一个汤。服务员说是早餐已毕,正在准备午餐,得等会儿。我说要赶飞机,最多等10分钟。餐厅老板听到我和服务员的对话后,立即过来对我说:“您放心,马上做,不会误事的!”说罢便转身吩咐后厨领班,招呼其他厨师放下手中的活儿,集中为我们赶做饭菜。五六分钟后,饭、菜、汤齐刷刷地端了上来,我们品尝着地道的家乡味。感动之余,我问年轻的老板是不是陕西人,又问他请的师傅是不是陕西人。小伙子腼腆地回答:“不是,我们是本地人。”我心想:要是在内地,遇到今日之情形,恐怕要遭到“没到开饭时间,请到别处”的冷遇,被打发出门是大概率事件了。我好奇地问老板:“就我们这点简单的饭菜,赚不了几个钱,为啥要破例这样做呢?”老板说:“这不是破例,我们不会放弃每一位顾客,只有认真地对待每一位顾客,回头客才能越来越多,也才能赚得越来越多!”瞧!这就是深圳人的生意经,这就是深圳人的机遇意识,这就是深圳人的文明素养。在回西安的航班上,我闭上眼睛,眼前浮现的全是这几天在深圳遇到的凡人乐事。就在我为这些普通人的文明行为思索究竟之时,乘务员送上了一张报纸,报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报载,深圳已拥有640多个公共图书馆、200多个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跻身全国十大书城之列的三大书城,全民阅读早已是这座城市的生活常态。每逢休息日,或者是下班、放学后的休闲时间,遍布城市各区的书店及众多的机关单位的礼堂,都成为深圳市民购书、阅读、参与读书分享活动的场所。深圳市提出的“文化决定未来”这一理念、每年举办的“满溢书香,阅动鹏城”读书活动和年度十大好书评选活动,在深刻地影响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我忽然觉得似乎找到了今日深圳文明的答案,深圳释放出来的文化理念正在塑造着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的精神,塑造着这座城市的文明,塑造着这座城市的未来。这样想,眼前发生的这一件件文明之事便不足为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