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祖健
“鲁先生,今天这《天仙配》唱得真好!走,我请您喝茶。”跑堂李祥福笑着,陪鲁先生进了当地最有名的福来茶楼。当时黄梅戏盛行,南镇的名角儿当属鲁先生,操一口传统“南调”在当地顶有名气。
一进茶楼,茶客们纷纷站起身来让座,鲁先生只是微笑着冲大家招招手,挑了张靠窗的桌子坐下。伙计忙沏了一壶上好的龙井送过来。鲁先生正喝着茶,祥福一脸神秘,俯下身子小声问:“鲁先生,‘它们’还在吗?”先生先是一愣,紧接着意识到祥福口中的“它们”是他之前从各地收来的戏服。
之前托人费力高价收到的戏服自然被珍藏在家里,鲁先生便笑着点点头:“都在。”斜对桌儿一个茶客听见了便喊:“鲁老板,您收藏的那些好玩意啥时候也让我们开开眼。”他喊得大声,茶楼里不少人都跟着起哄。鲁先生忙摆摆手,又瞪了李祥福一眼,一个当兵模样的人站起身来,在鲁先生对面拉了把椅子坐下了:“鲁老板藏的什么好东西,可否让我见见世面。”鲁先生笑道:“就一些杂戏文之类,不足为奇。”这人轻拢一把胡须,笑笑没说话,又回了原座。
茶罢,鲁先生起身斜眼一瞧,刚才还明朗的天,现已变得阴沉,但他脚步没有停,仍向门外走。“鲁先生,拿把伞吧,要下雨的。”伙计在里屋喊道,“不必了。”鲁先生摆了摆手,头也不回推门消失在了阴霭中。
回到家,鲁先生从柜子里把戏服小心翼翼捧出来,用手轻轻抚过每一件戏衣,他的手指肚分明地感受到上面的花纹,有些戏冠上的珠石被月光照得闪闪发亮。鲁先生不觉哼起:“戏服本是纱绸做,视为珍宝代代传;不为滑柔颜色好,只因传统蕴其间......”
第二天鲁先生再登台时,台底仍是客满,一个转身,赢得满堂喝彩,但却斜眼瞧见几个穿军服的人在台口坐着,他心里一惊。
结戏回家,鲁先生又将戏服拿了出来,这次没有细细的观赏,找了一个大木箱子盛了这些戏服,又摸出三把大锁将箱子里外扣紧了,压在柜子最下面,这才站起来,轻轻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眼前形势紧,怕是见一面少一面了。”
这天没开戏,鲁先生独自在家看戏谱。天是阴沉的,似乎有雨,却迟迟不下,只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四周倒是安静。鲁先生半倚在安乐椅上有了倦意,双眼也慢慢闭上......“砰!”一声巨响在鲁先生院子里炸开。“啪嗒”,戏谱也砸在了地上。鲁先生忙站起来往院子里瞧,只见几个拿着枪的兵先是踹开大门,然后径直走进屋。当头的瞪了鲁先生一眼,喝问道“你是鲁贵么?”鲁先生从没见过这种场面。浑身一个激灵,只是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后面的兵二话不说。扑上来将鲁先生反手铐了推搡着便走。鲁先生终日唱戏的,哪里抵得过这些兵,竟连反抗也不能就被推走了......
“鲁贵私藏下流戏文,对国政大为不敬,且贵骄奢侈......”当官儿的叼着一支细烟,缓缓地吐出一个烟圈:“现示众游行,并烧毁戏文!”鲁先生完全地明白了——大批斗竟发生在他的身上。他被推搡着走在大街上。不,几乎不是走,而是被那些兵拖着了......
游行完毕,鲁先生被两个兵强按着,他的脸几乎贴在地上,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火盆,火焰像一头饥饿的猛兽,几乎要从盆子里跳出来。几个兵手里拿着鲁先生唱戏用的戏文,一边撕一边往火里扔,鲁先生几乎要发疯。他的脸疯狂抽搐,大声嘶吼着......
这一切了事,鲁先生的气息变得低沉,只能勉强站起,几个兵架着他到了高台上,当头的问:“鲁贵,除了我们搜出来的这些,你的家中可还有什么私藏的淫秽戏物?”鲁先生勉强抬起头来,咬了咬牙,一句话也不说。后面的小兵对着他踹了两脚,鲁先生站立不稳扑通一下跪下了。当头的狞笑着:“不说?那就是不服从管理。”一使眼色,后面的兵对鲁先生拳打脚踢......
最终,搜问不出任何东西的兵营只能放人。被释放后的鲁先生勉强能走路,他踩着碎碎的月光,一步一顿地走在街上,头发上、脸上、衣服上沾满尘土和少许血迹,他也不掸落。
到了家门,鲁先生先向四周环顾才进了屋。又反手将门锁了三圈,屋里一片狼藉,他只是神神秘秘地从衣柜里抽出一个大箱子,费力打开三把锁一看。“吁。”鲁先生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它们”还在。
不唱戏后,鲁先生便一直做小本生意——跟别人学的手艺,编草帽为生。再后来,听说文革结束了,“四人帮”也被粉碎了,国家鼓励传统文化传承,开办了不少戏班。到处招原来唱戏的老先生作教师,鲁先生仍是不声不响地编着他的草帽。 ……
过了几年,旧地重游,鲁先生又去了福来茶楼,这里的老板换了几个,老招牌倒没变。他挑了个最不起眼的地方坐下,忽然听到有人叫:“您是鲁先生吗?”鲁先生抬头一看,竟是李祥福,祥福挂着笑连忙鞠躬,鲁先生一摆手,让他坐下。二人喝着茶,李祥福聊着往事,鲁先生只听着,有时笑笑,用手抹去杯沿上的茶叶。“先生,‘它们’还在么?”祥福又问。鲁先生点点头:“还在,捐给了戏班。”祥福摇了摇头,又点点头,狠狠地喝了一口茶半晌没说话。
茶后,二人出了茶楼,祥福一挡烈日说:“鲁先生,今天是个艳阳天啊!”鲁先生向前迈了几步,立在太阳底下,抬头远眺答道:“是啊,是个艳阳天。”
【作者简介】:
张祖健,男。夏津一中2021级学生,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