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追梦的路上
——重拾儿时的记忆
王国文 (甘肃)
不知是年龄关系,还是怀旧的缘故,回忆过去的老电影,仿佛历历在目。
闲着无聊,为了防止老年痴呆,今天就用毛泽东时代的一百部影片的片名串成故事,供大家欣赏。
其中有不少影片我们曾经看过或者看过多次。现在就让我们回顾一下经典,回忆一下童年和青春吧!
我叫《小铃铛》,家住《槐树庄》;左邻《白毛女》,右邻《李双双》;屋前《分水岭》,屋后《沙家浜》;东往《龙须沟》,西看《汾水长流》。
我岀生在《革命家庭》,爸爸是《县委书记》,妈妈是《党的女儿》,哥哥是《铁道卫士》,姐姐叫《赵一曼》,弟弟《小兵张嘎》,妹妹《女飞行员》。
《今天我休息》,正在思考《家庭问题》;突然来了巜七十二家房客》,他们都是《冰山上的来客》;据说丢了《秘密图纸》,让我《跟踪追击》,我带上《鸡毛信》和《神秘的旅伴》,《快马加鞭》,以《一日千里》的速度,追了《七天七夜》;冒着《暴风骤雨》,穿过《上甘岭》、《青松岭》和《边塞风火》;翻越《风雪大别山》、《寂静的山林》和《林海雪原》;渡过《金沙江畔》和《金银滩》的《岸边激浪》、《逆风千里》、《飞越天险》;途经《万水千山》,来到《箭杆河边》,听见了《红石钟声》、《古刹钟声》。
遇到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大李小李和老李》;我们分别加入到《延安游击队》、《平原游击队》、《独立大隊》、《回民支队》、《洪湖赤卫队》、《铁道游击队》、《红色娘子军》等革命队伍中。
先后参加了《和平保卫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和《黑山狙击战》;曾经《智取华山》、《无名岛》和《奇袭》。
在《沙漠里的战斗》和《湖上的斗争中》,经历了《雾海夜航》、《平原枪声》和《渡江探险》。
终于在《激战前夜》,布下《天罗地网》,《斩断魔爪》、《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迎来了《江山多娇》。
《为了和平》,《人民的卫士》《董存瑞》、《英雄坦克手》、《狼牙山五壮士》、《吕梁英雄传》和《地下尖兵》等战友,都表现出了《英雄虎胆》。
《他们在战斗中》,谱写了壮丽的《英雄诗篇》和《青春之歌》。在《葡萄熟了的时候》,《太阳照亮了红石沟》,我和《患难之交》的《三个战友》,《第二次握手》,《胜利重逢》。
我们在战斗中,于《战斗的山村》结下了《永恒的友谊》,使我们永远《心连心》;继续《迈着青春的脚步》,《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续写《战火中的青春》和《生命交响曲》。
请您《千万不要忘记》,我们一直在《战斗里成长》,我《以革命的名义》,向《焦裕禄》学习。将我们《年轻的一代》,重塑《大风大浪里》的故事:把《红灯记》、《渡江侦察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讲给您听,不知您愿意不愿意?还有《红孩儿》、《英雄小八路》沒编进去,不知您满意不满意?
有意思吧!有空请您也编一个岀来。但必须是电影的片名,用电视剧的剧名就容易多了,那样不算;用新时期的电影片名更好,大家一定会拍案叫绝!

作者简介:王国文,原籍,甘肃,现居,西安。网名,沙漠之舟1949出生。1970年参加工作,2008年退休。共和国的同龄人,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热爱生活,喜欢文学。乐意在文字中寻找激情,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一点一滴,做真实的自己。主要作品有《国文文汇》、《国文文集》、《国文文苑》等。近几年来,先后在《作家故事》、《宝塔山文学》、《读写联谊公众平台》、《炎黄故里论坛》、《陕西文谭》交流群、《韩城文学》等杂志刋物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15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