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传奇(中篇小说连载之十八)
杨浩然.偶然著
十八、大撤退背后的阴影
历时十多年的农村金融改革一波三折。
八十年代初,四大国有银行纷纷抢占农村市场。确实给一潭死水的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也给在农村经营了大半个世纪的农村信用社带来了冲击。因此,九十年代末,国有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了战略收缩。说战略收缩好听点儿,其实就是自断筋骨,给信用社让路。其目的,是想将信用社拉回“合作化”道路,使农村和农民受益。可实践证明,国有银行的大撤退 ,不但没有将信用社拉回“合作化”道路,反而使其明显脱离了农村实际,转变成了商业银行。
实际上,村信用社和农行的脱钩,早就压抑了农村资金的需求,伴随着各大银行的纷纷退出,这一现象则变得更为突出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
进入九七年,国有银行开始从农村大撤退,县级以下金融机构全部撤并,连农行也未幸免。速度之快另人咂舌,上午还正常营业呢?下午就换成信用社的人了。
工行牛庄所是最后一个撤并的。
这天一大早,守库的牛田和余辉还没起,牛鑫就来到了营业所。虽然是周末,但老百姓不过星期天,营业所照常营业。
昨晚,张大水给牛鑫打了通电话,让他做好心里准备,下周可能撤所。得到消息后,他一夜未眠。虽然已是板上钉钉了,但他想站好最后一班岗。
令牛鑫没有想到的是,刘玲和赵站长家来的比他还早。这有点破天荒,由于她们离所远,平时老迟到。
正值秋末,崮乡的早晨有些凉,俩人正冻得瑟瑟发抖。进屋吹了半天空调才还阳。一还阳,赵站长家就突突开了:“主任,昨晚信用社主任文挤眼去俺家了,说是下周一接管咱所,还答应收留我和刘玲哩!”话没说完,脸早笑成一朵花了。
“什么东西。”牛鑫突然感觉她的脸很丑,一下联想到了“水性杨花”这个词。但他还是用平淡的语气说:“知道了,祝贺。”
刘玲没吱声,但笑得也很灿烂。
今天,牛田和余辉起得晚是有原因的。他们昨天值的班,晚些起床,是为了等刘玲和赵站长家来接班。可牛鑫看了俩女人幸福的笑脸后,突然改变了主意,让她俩回家了。
直到这时,俩女人才感觉不妙,站在那儿捏起了衣角。
“走吧。”牛鑫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牛田、余辉快没资格在这里上班了,你们是未来的主人,就高抬贵手,让他们再值天班吧。”
“主任,我们错了。”刘玲说着,脸腾地红了。毕竟是牛家媳妇,牛田就在身边。
“回去吧,好好休息,这些年亏了你们啦。”牛鑫换了一副口气说“不过,明天得早来接班,交完班就没我们什么事了。可你们得记住嫁鸡随鸡的道理,继续为老少爷们服好务。”
俩人点了点头,走了。
由于星期天就把交接办了,刘玲和赵站长家又继续坐庄,所以,交接很顺利。牛鑫签完字,就被张大水连同牛田和余辉一并拉走了。
一下撤了这么多机构,古城工行一下子变得千头万绪起来,分了房的还好说,有地儿住。而没有享受到分房待遇的则住进了宾馆。
由于一下涌进了那么多职工,又没岗位安排,行里没办法,便办起了学习班。
牛鑫没心情学习,便一头扎进了前几年分的房改房。
房子七十来平,一楼有储藏室,是一个青年职工倒出来的,装修还算讲究。原户主装修后没住几天,结完婚就搬走了,大红囍字还在墙上贴着呢。牛鑫只买了张床和被褥就凑合着住了。
他买了一大包方便面和火腿肠,另买了几瓶酒和一堆花生米,吃饱喝足后就睡,睡够了再吃。
头几天还行,牛鑫觉得自己过上逍遥自在的神仙日子了,可时间一长就感到压抑了。于是,便去图书馆借书。可看着看着就看不下去了。小说写的一般,低级下流不说,故事情节也不吸引人。便把书一扔摸起了笔,他想利用这段无聊的时光重树爬格子的信心,可写着写着又把笔扔了。
没有灵感的作家,是一具僵尸;失去激情的作家,很难妙笔生花。于是失落感便油然而生,存在感更是一落千丈!他茫然地在屋地上踱起步来。
恰在此时,卞老师来电话了:“听你师妹说调来好几天了?祝贺啊!”
“老师,我难过。”牛鑫的眼泪下来了“我心疼这十多年的时光,十年呀,就这么白白流走了。”
“我理解你的心情,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多少乡镇干部想调进城,又有多少农村青年花钱买户口往城里钻?既来之,则安吧!”卞老师说“中午几个文友在良友酒店聚会,研究出散文集的事,来凑个热闹呗。”
牛鑫一听文友聚会就愉快的答应了,这些年他一直忙于工作,很少参加各类文学交流活动,很多后起之秀认识他,他却不认识人家。哎,三年不来往,是亲也不亲呀,何况是十年不来往了呢?是得正确面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