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大地】1098【元宵节】话说元宵节 || 李文芝(辽宁)诵读 || 涛声依旧(编辑 ||荆枫)

话说元宵节
作者 || 李文芝
诵读 || 涛声依旧
编辑 || 荆枫

今天是元宵节,在民间有过完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的说法,元宵节无疑把除夕开始的喜庆气氛又推向了高潮。
在中国所有传统节目中,最热闹的当数元宵节。说元宵节是中国的狂欢节,一点也不为过,元宵节不是一般的热闹,更像是一场狂欢。
俗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可谓画龙点睛,一字传神,把元宵节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今年的元宵节,新冠疫情走向低潮,人们压抑很久的热闹心情迸发出来了。
晚上,人们吃完元宵汤圆,观花灯,看烟花,逛夜市,玩庙会,纷纷走出户外,投入欢乐热闹的大潮。
俗话说,正月十五走百病,十五走一走,没病不发愁。我和夫人也凑凑这个热闹,晚饭后外出散步走一走。你看那,街路上行人比比皆是,车水马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走在路上,是一道流动的景色。庙会、灯会和商业街等闹市区,人员比肩接踵,热闹非凡,沸沸扬扬的场面,给元宵节之夜带来了生机勃勃。人们成群地翩然而行,寻找元宵佳节的乐趣,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味、五彩缤纷。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元宵节又称灯节,花灯是元宵节的主角。灯笼象征着人丁兴旺,团团圆圆。
今天傍晚,太阳落山,夜幕降临后,沈城的大街小巷、广场、公园、夜市、庙会、灯会,到处都挂着、摆放着各种灯笼,五颜六色,珠光宝气,晶莹发亮,异彩纷呈,美不胜收,把人们看得眼花瞭乱。尤其是小孩子们欣赏着这美丽的花灯,兴奋得要跳起来!我想,人们看到花灯不仅仅是喜悦,同时也是用花灯的光明来祈祷吉祥如意、好运连连。
花灯,元宵夜的花灯,用纷呈艳丽的色彩,点缀着人们美好的生活;用流光异彩的光明,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
说到元宵节,不能不说吃元宵、吃汤圆。吃元宵、吃汤圆是元宵节的重头戏。过去,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汤圆,现在没有这种说法了。我虽身为北方人,却爱吃汤圆,不大爱吃元宵。尤其是早年油炸元宵,不小心溅油烫了手,对元宵更是退壁三舍。
元宵夜,在温馨的家里,在团圆味浓厚的气氛中,煮着圆圆溜溜的元宵,吃着甜甜蜜蜜的汤圆,一种幸福感弥漫开来。这月圆之夜,朗月星空,衬托着元宵节的吉祥如意,在月明大地中,涌动着安慰、温情和祝福。
生活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轮回。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一锅元宵或一锅汤圆,亲情在里面。盛一碗元宵或汤圆,用心咀嚼,粘粘的,甜甜的,有亲人的真情,有亲人的疼爱。元宵和汤圆,白白的,圆圆的,取的就是团团圆圆、吉祥如意的彩头,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幸福!

元宵夜,月色婵娟,灯光如昼,岁月如歌,翩舞升平,万千祝福,尽在不言中。一盏灯,记录一段温馨的往事,一轮月,照亮魂牵梦绕的家园。吃元宵,品汤圆,吃的是欢聚,品的是团圆。愿春光明媚,山河静美,人间安宁,好事成真。
闹元宵最热闹最吸引人的是燃放烟花爆竹。沈城在棋盘山灯会等地方集中燃放了烟花,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人们迫切希望观看烟花的需要。虽然有关部门有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但被疫情拆磨了三年的人们还是渴望通过燃放烟花爆竹来驱散疫魔,抒发情感。于是有些胆大之人还是不信邪,在这元宵之夜燃放了烟花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九州鞭炮响,举国送瘟神。天地皆康泰,人民共赏春。” 爆竹声声驱新冠,烟花飞天除毒魔。
烟花飞升上天,在空中爆裂开来,花开朵朵,色彩斑斓。瞬息万变的烟花,奇妙地展开各种形状,和地面上的灯光交相辉映,刹那间把今夜的天地造成了一幅星月交辉、灯火辉煌的迷人景象。顿时,观看烟花的人们的欢呼声、纳喊声、惊叫声,把闹元宵的夜晚一次次推向高潮。
在民间,还有许多闹元宵的活动,如闹社火,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耍龙灯,猜灯谜,对灯联等等,形式多种多样。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最富有诗意最浪漫的节日。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把元宵节的夜色装点得精美绝伦,摇曳生姿。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为此创作了许多咏元宵诗篇,令人读之别有韵味。
元宵夜,欢腾的人们在狂欢,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灯光月影流动,烟火璀璨耀目,把春风流动的夜晚点燃,把人们的心情照亮。
在这狂欢之后,人们将收拾心情,再振雄风,不忘初心,满怀豪情,走进春天,放飞梦想,义无反顾地前行在追梦路上。
写于2023年2月5日夜21时30分

【作者简介】
李文芝,一九六八年下乡知青,一九六九年参军入伍,一九八六年转业到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二0一二年一月退休。爱好读书和旅游。
【主播简介】涛声依旧,喜欢文艺,闲暇之余学习朗诵,从中找到生活的乐趣。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诗意阜新】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坛十三姨】
【诗与大地·渤海潮】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