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时节
文图/云蒙山人
题字/马英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第一眼看到这方金钱石,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是这首词。 慢慢地,找到了画面中心人物:一个戴着竹笠的牧童,骑着一头水牛慢悠悠往前走。人和牛都微微地昂起头朝右前方看,那里一定是杏花灿烂,酒旗飘飘,空气里都是“杏花村”的味道。 这样看来,只能是《清明时节》了。天空虽飘着细雨却不甚阴暗,也有朦朦胧胧的花朵点缀枝丫,在风中轻轻的摇曳,可以听到雨打在行路人的伞面上沙沙作响,那首传唱千古的诗,不由得跃入心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虽不见赶路人的踪影,但牧童在、杏花村在、酒家在,是一个完整的诗情画意。 背面呢?背面可就有意思了。依旧是落英缤纷的清明时节,依旧是小雨纷纷的阳春三月。一条白线从居中位置贯穿而下。那是飞流直下的瀑布,还是奔腾山间的小溪? 都不重要!神奇的是这条白线是石英石,按说它是不应该和金钱石出现在一起的,因为两者的形成温度不在同一个范围。更为神奇的是,这个纵纹竟然没有破坏石头的完整性。隔着七八公分的厚度,你根本不会揣测出背面还有这样一条绝妙线条的存在。 清明时节,山清水秀,月明风清,正是春末夏初生机勃勃的时节。花朵向果实转化,人生过而立之年。面对这方神奇的金钱石,你会渐渐感悟到:旅途奔波的路人、庙堂之上的君臣、来来往往的商旅、高高低低的人群,都只是背负着沉重行囊的灵魂,他们的庸庸碌碌蝇营狗苟嘈嘈切切,完全抵不上“牧童归来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朋友,当你偶尔失意、迷茫、彷徨、忧伤时,不妨对着这方《清明时节》细细看、默默想、深深思、浅浅忆——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算尽不如君。



【题字嘉宾】马英武,生于1958年,字观远,号青龙山人,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临习王、柳、颜等法帖,工于行草。其书风特点是遒逸劲健,潇洒流畅,用笔有力,雄伟峻拔,有成有破。艺术表现上沉稳大气,气韵高古,寓意深远,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尤善榜书,近年来作品多次入选国、省展,被商家、店铺、私人勒石、刻匾、装裱收藏2000余件,并为名吃《华山一味》、作品集《盛世乡愁》《白羊礼赞》等题名,题写“洛南县作家协会”,先后获得各类各级专业荣誉30余次。

【作者简介】萧军,家居陕西洛南,自称云蒙山人,本职教坛耕耘,身兼文史责任,愿结识更多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