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忆军营炮声隆隆练兵忙(连载二)
文/皋润
(上接连载一)
有一个85炮连就曾发生一起严重事故。因为登陆艇上报房的灯没关,瞄准手误把它当成目标,安全员又没有发现炮口已偏离拖靶而加以制止,结果发射的炮弹碰到登陆艇电台上的天线发生爆炸,把船上一个同志的双腿炸伤了。单炮实弹射击的成绩是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射击,按直接命中目标的炮弹数进行评定。
各个炮兵分队在实弹射击结束后,都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炮阵地要擦拭火炮,检查装备。清理弹药是一件严格而细致的工作。把打过的炮弹壳集中装箱,准备上交给军械部门回收。连队干部和军械员一起把没有用完的弹药登记,重新入库,坚决杜绝把实弹和教练弹混放的情况。实弹射击有剩余弹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在射击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不得不中止射击,就会有剩余炮弹。我曾两次碰到这样的情况。一次是某85炮连射击,因指挥所算错方向修正量,致使一群炮弹落到拖靶船的前面,只好停止射击,检查原因。还有一次是1982年,金鸡85炮连换装成152加农榴弹炮。有一个瞄准手对火炮操作不熟练,装错射击诸元,导致一发炮弹落到拖靶船周围,全连射击也只好停止。单炮射击时,如果有1发炮弹把拖靶打坏了,成绩评定为优秀,剩余的炮弹也就无需再打了。某部122加农炮连57炮排就是没有把以前打靶剩下来的1发实弹按规定入库,和教练弹混放在一起。训练时把实弹当作教练弹装填发射,险些发生重大事故。
高炮实弹射击是由东海舰队航空兵保障的。拖靶的飞机从宁波庄桥机场起飞。实弹射击前,东航导航人员要携带导航设备到我们高炮阵地实地调试。1984年8月,师高炮营要进行连、营实弹射击。东航人员到阵地后,发现由东部122加农炮连接过来的电压力低,导航设备无法使用。我立即请求参谋长,请工化科把工兵连一台已经封存的发电机,拉到阵地现场发电,才解决了难题。那次射击在六井头北侧的一个小山坡上构筑阵地。高炮营牵引火炮的车辆不够,只好从炮兵二营调几辆解放牌车支援。通往阵地有一段临时修的简易路,路面高低不平。为保证安全,我们要求两个营的汽车助理员负责检修所有车辆,确保车况良好。为熟悉路况,每台车驾驶员都先开车到阵地走一遍。我们规定,转移阵地时,每台车必须有1名干部负责。在危险地段设安全员引导车辆安全通过。行军沿途的岔路口都有人指挥,请地方车辆为我们车队让路。射击的导航和指挥都由营长刘庆全负责。那次实弹射击,师里首长大部分都来了。看到阵地上各项准备工作充分有序,他们感到非常满意。3个连队先后进行的连集火射击,都取得了好成绩。接着进行营集火射击。随着营长一声令下,3个连队十几门火炮同时开火。“打中了,打中了!”“拖靶被打下来了。”看到拖靶被直接命中,从空中飘落下来,阵地上一片欢呼,有的战士高兴得跳起来。师长种明辉见状,拿起话筒,代表师首长向高炮营表示祝贺,并当场宣布给高炮营记集体三等功,给营长刘庆全记个人三等功。奖励一万三千元,给高炮营会餐。听完师长讲话后,阵地上又是一片欢呼。实弹射击结束后,我们又和营连干部一起研究撤出阵地的各项工作,保证安全。高炮实弹射击用的靶子不大,是飞机用钢索拖的一个圆筒形的靶子。打下靶子是非常难的。自组建以来,这是高炮营营集火射击第一次打下拖靶。年终,高炮营被南京军区评为“军事训练全优营。”
为了提高夜间训练效果,师里在榴炮一连抓试点,榴炮一连的干部战士自制不少辅助器材,动脑筋想办法,较好的解决了指挥所在能见度低的情况下,观察目标、准备射击诸元的难题。炮阵上如何遮光、做无杂声操作和各炮手之间相互协调的问题也取得较好的效果。师领导决定召开现场会推广他们的做法。全师各个连队干部集中到榴炮一连后,先观察他们指挥所和炮阵地的实际操作,接着观看连实弹射击。那次打的靶子是马迹山东面的一个小礁,在礁石上设置一个小灯泡。该连第一群炮弹就直接命中目标,把灯泡打坏了。参加现场会的干部都说“打得好!”副师长江茂葆很高兴,他说:“接着打!”我问了该连指挥排长仇道成“主、侧观方向盘标定分划动没动?”他肯定地说:“没动。”请示江副师长后,我叫连长继续射击,把全部炮弹砸到那个小礁上。
我们师以炮兵为主,69年战友中大部分人当过炮兵。于正海、辛道国曾担任11团炮兵参谋,组织过多次实弹射击。吉兆龙在师指挥连工作时,每次连射击都是他在船上,负责导航和通讯联络,指挥收、放靶和检靶,为实弹射击的圆满完成发挥了很大作用。我在师、团司令部任参谋时,基本上每年都要参与组织炮兵分队的实弹射击考核。印象最深的是1978年,科长周文良指派我负责4个岛上5个大口径炮兵连的7次连射击。我们第一天就完成黄龙两个连和13团130炮连的实弹射击。晚上住在枸杞招待所,拖靶船停在枸杞军用码头。第二天上午,先进行嵊山122加农炮连和东部122加农炮连的射击,接着又赶到黄龙,完成了黄龙两个122加农炮连的本年度第二次实弹射击。在提前完成拖靶任务,准备返航时,拖轮船长通过硅二瓦电台和我通话,他说:“你们这次组织很严密,原计划3-4天才能完成的任务,只用2天就完成了,祝贺你们!”我也对他们的密切配合表示感谢!
附辛道国战友点赞诗文:
炮声隆隆练兵忙,真是一篇好文章。
内容全面又详实,语言精彩很流畅。
字里行间军魂在,情境交融如战场。
当年炮声犹震耳,老兵怀念到海疆!
(全文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