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传奇(中篇小说连载之十二)
杨浩然.偶然著
十二、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这天晚上,小勤饨了一只鸡。 刚饨熟,隔壁的炮蛋就闻到香味儿了,放下碗筷就往牛鑫家跑。路过书记门口时,顺便把他也喊上了。
一进牛鑫家,见两头小猪在院子里拱来拱去的觅食,就吆喝上了:“谁家的猪啊,怎么跑到懒汉家来了?”
炮蛋媳妇耳尖,一听到喊,就扒着墙头往这撒摸,一眼就认出是村后二出家的了,咕噜八跌地就往二出家跑。
牛鑫正在屋里看电视。屏幕上充满了亚洲金融危机给各国带来的副面影响的画面,挤兑潮、抢购风愈演愈烈。看着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幕,他有些心惊肉跳。心里话,这股风会不会刮到中国来?
恰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书记和炮蛋的骂猪声。开门一看,两头小猪已被逼进了茅厕,正在那儿大口大口的抢屎吃。
炮蛋嫂一回来,就嚷嚷上了:“什么人啊,明明是他家的,咋不承认呢?见过拾金溺银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牛鑫听了,心里一沉。前几天,听张小六说,生猪外贸出口的渠道已堵死,没想到这么快就影响到养猪户了。粮食涨价,生猪卖不出,谁还敢喂?才两天的功夫,大队仓库里就收留了十多头呢。
书记和炮蛋将两头小猪抓住,送往仓库后,一回来就叹起了气。是啊,地都分到各家各户了,村里哪有粮食喂猪啊。
“这样吧,今晚让小勤弄些食去喂,明天我向行里反映一下。”牛鑫说“县行有扶贫专项资金,看能否争取些。”
“若是人家不给呢?”炮蛋说“工行又不欠咱的。”
“那就凑。”书记说“凑也把这些猪养大,要不,过年真没肉吃了。”
金融危机的冲击波,很快波及到了各行各业。起初,人们只知道企业遇上了难处,好多在外地工作的被纷纷撵回了家。但没过多久,老百姓的生活就被打乱了。粮食、生猪、棉花、花生、兔毛统统下价,凡与出口有关的农副产品一路狂跌。而轻工业产品则一路飙升,小到油盐酱醋,大到生活用品无一不涨。
于是,抢购潮爆发了。银行前排起了长队。好像一旦取晚了,钱就飞了似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挤兑潮,各行不敢怠慢,纷纷出台了限额支付政策。结果,越限越乱,恐慌的幽灵开始漫延,逼得各金融机构的头头脑脑们一下乱了阵脚。在四处奔波找钱的同时,不是抱着电话督战,就是下到基层维稳。
牛庄所开业不久,吸收的大都是有奖定期存款,比其它金融机构的情况稍好些,但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危”才有“机”。一般情况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这天一大早,张小六背着个沉甸甸的大尼龙袋走进了牛鑫家。一进门就嚷:“俵弟,找人过数。”
不用找人,牛鑫就是点钞高手。一扒拉,十多万呢。
“就攒了这么多,本来是当流动资金的,现在猪收不成了,先放你这儿吧。”小六说。
牛鑫提着半袋子钱刚走进营业所,就被一群人围住了。一问,全是提款的。但数额不大,总共才两千来块,就让会计为他们办理了取款手续。
恰在此时,保卫科的解款车到了,分管储蓄的副行长和储蓄科长张大水也跟来了。
车一停,保卫科的押解员就从车上拎下了俩铁皮箱。
围观者一看,知道工行不差钱,就把递到柜台上的存单收回去了。几个人一嘀咕,就一窝蜂的拿着其它行的存单,加入到其他取款队伍中去了。
直到这时,牛鑫才愣过神来,想起了跟领导打招呼。
领导们一看牛庄秩序井然,悬着的心才放下。一边打发保卫科赶紧去其它网点送款,一边对牛鑫说:“小牛,赶紧让司机小刘把我们送回去,这两天解款车忙不过来,小刘和车先归我,这阵风过去后完壁归赵。”
“行,不过我有个条件,”牛鑫说“我这边什么时候急需,你得让小刘及时送。”
“行。”副行长说着钻进了吉普车。
有小刘在县行保卫科作后盾,牛鑫心里踏实多了。家里一缺钱,他就打电话,可打了没几回就不打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他们发现只有工行运行正常后,便陆续将从其它行提出的钱,拿来存上了。
这阵子,最提心吊胆的是业务员。他们与千家万户打交到,就怕兄弟爷们的钱打了水漂儿。一旦提不出,指定被村里人挤兑。于是,便天天来所观望。一看提款及时、运营正常,才一块石头落了地。
乡财政旗下的基金会这会儿消停多了。他们怕存多了贷不出赔钱,便打算让银行接盘。考察了一圈儿,发现工行信誉最好。再收费时,便收工行存单了。
计生委是储蓄大户,计划生育罚款,几乎占了乡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危机爆发后,也加入了取款大战。
乡财政要求收存单后,计生委的三十万自然就变成了工行存单。有样学样儿,其它单位纷纷效仿。一场虚惊,就这么轻描淡写的,如一张纸般地揭过去了。
接到牛鑫的电话,分管行长以为他要款,急得说话都磕巴了:“小牛,又要款啊?这两天太紧张了,行长正犯愁呢。”
“这回上解。”牛鑫说。
“多少?”分管行长激动的问。
“不多,五十来万。”牛鑫说。
“太好了,我这就向行长汇报。”
半小时后,两位行长搭解款车跑来了。一下车,就握住了牛鑫的手:“谢谢,谢谢!这么说,你度过难关了?”
“算是吧,”牛鑫说“这两天,存款回流不少,乡财政收费改为收存单了,我们受益匪浅。”
正说着,牛书记和余会计抱着两万块钱来了。一见行长,惊讶道:“您怎么亲自来了?”
行长打趣道:“来表彰功臣呀!”见余会计怀里抱着钱,就问:“这是什么钱?”
“修路集资款,”余会计说“估计这两天各村都来缴。”
行长点了点头,对牛鑫说:“这次你立了大功,我准备送你份礼物。”
“什么礼物?”牛鑫问。
“行里正在搞房改,按照一户一宅的政策,五个双职工每人要交出一套,感兴趣吗?”
“谢谢行长,求之不得。”牛鑫深深地鞠了一躬。
为了尽快稳定金融秩序,上级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利率大幅上调,很快将挤兑潮压了下去。
得到喘息后的各金融部门开始了反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纷纷对在这次应对危机中表现突出者进行了表彰。
牛鑫理所当然的受到了表彰。当行长让他谈经验时,他说:“没什么经验可谈,我就用了个懒办法。一是得空打电话借钱;二是有款必提,不问缘由;三是看好锅里的,想着碗外的,一门心思的攒;实在弄不到的时候才求县行解。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关键崮乡人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