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
据权威部门发布:去冬12月23日疫情峰值日感染新冠病毒700万人。在此前后,大约百分之80以上的国人“阳”了。作者王洪记录下自己与父母共同抗疫的经历与心路历程,为这段特别艰难的日子,留下一篇难得的纪实散文作品。
和父母一起抗疫
王 洪
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回望过去的一年,最难忘的事是2022年的岁末一场海啸般的新冠疫情蔓延传播。
2022年冬季特别寒冷,更让人觉得冷的还有呼啸而来的新冠病毒。病毒传播蔓延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我们家和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在经受着考验。
我的父亲今年91岁、母亲86岁。由于父母年事已高,我们家是兄弟姐妹轮流陪伴照顾父母。2022年12月正轮到我值班陪伴父母,我来到了父母的身边。当时疫情防控国家的政策措施刚刚放开不久,身边核酸检测阳性的人越来越多,每天得到消息都是亲朋好友全家被感染病毒和感染后的症状表现。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蔓延势头,我不禁担忧起来,看来我们都不能幸免于难啦。果然不出所料,到父母家的第二天我父亲首先被感染,恶寒发热,全身乏力,没有胃口吃不下东西,咳嗽。接着母亲被感染,最后我也感染了病毒。我们的症状相似。面对呼嘯而來的疫情。我有些手足无措了。那几天是最难熬的时刻,因为之前了解到新冠病毒对老年人很不友好,加之父母年事已高。一方面担心父母症状会不会加重。另一方面积极想方设法与病毒抗争。于是就使用微信群里好友分享的的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在感染病毒的期间,每天测量体温只要是发低烧我就用生姜、大葱、红枣加上红糖煮水喝。咳嗽了就用梨煮水或白萝卜煮煮喝。食疗加服用相关对症用药对缓解病情很有效果。我们都在逐步康复中。我每天密切关注父母的病情,帮助父母测量血氧饱和度是否正常。按照感染病毒症状服用相关药物治疗。感冒药,退烧药,止咳化痰药严齐上阵。
那时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家里地面家具消毒,所有的地面,家具,门把手用84消毒液擦拭,然后房间点上艾草熏香法消灭病毒。尽量宅家不出门。如果是必须要出门回家连外衣加带物品全部用酒精消毒处理。在最初感染的一周之内,我和父母在家都带着N95口罩,我是每天24小时都带着N95的口罩,睡觉的时候都不摘下,因为我担心会把病毒传染给父母,其实那时候大家都感染了,在家没有必要戴口罩,但是我们还是小心翼翼带着。现在看来显然是防疫过度了。
两个礼拜之后,我和父母的症状有所缓解,我不再提心吊胆,原来以为自己和父母很庆幸的躲过了一劫,正在欣慰之余…其实新冠奥密克戎病毒是一个很狡猾凶险的家伙。看似病情已经稳定,其实它还在我们体内疯狂的攻击着我们的身体各个器官……
2023年1月3号的晚上我的老父亲突然觉得心里难受,整个人都缩成一团了,呻吟喊叫着,状态非常的危急。那天我亲眼目睹了父亲要和我母亲诀别的场景,我禁不住潸然泪下。我着急万分连忙拨打了120呼救电话。接通后,120急救中心救护车速度很快,10分钟就来到我们家。三位强壮的急救人员把父亲抬上救护车,直接送到了医院的抢救室抢救。在医院抢救室医护人员给我父亲量血压,测体温,听心率,CT检查。我的父亲是严重肺部感染,需要住院治疗,此时的医院是人满为患一床难求。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之下加床住院治疗。母亲也因为咳嗽不止,厌食到医院就诊,做了CT检查也是肺部感染需要住院治疗。两位老人家同时生病住院这在我们家还是第一次。父母平时都是健康老人很少生病。更别说住院治疗了。这对我们家的兄弟姐妹们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危难时刻见真情,此时此刻,我们兄弟姐妹彼此也都处在被病毒感染之后的康复中。在父母住院的日子里我一边鼓励安慰父母,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做营养餐送到医院,给他们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战胜病魔,忙碌着一天又一天。当我看到父母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很值得。
在医院里,当看到忙碌的医护人员都很敬业。尤其是护士在病区走起路来脚下生风一路奔跑,一刻也不停。看着他们的忙碌的身影,内心充满了温暖和感激。他们在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看到他们的身影,我更坚信一定能战胜病魔。
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住院治疗的第10天,父母病情稳定,逐渐好转并可以出院回家啦。至此,我感到欣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在父母最需要的时候,我能陪伴在他们身边,和他们一起与病毒抗争,互相鼓励互相帮助,虽然辛苦但心里很踏实。病毒无情人有情,在那样特殊时期,微信群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鼓励,互相分享战胜病痛的各种良方。给予我信心和力量。住院期间,是医护人员以他们的职业操守尽职尽力地为患者服务,让我的父母战胜病魔并得以康复,心存感激。
今天,我要说一句:祝愿天下的所有父母都能够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2023年1月于淮安

作者简介: 王洪,笔名:韵河。祖籍江苏淮安,退休一员,热爱文学、喜爱摄影。闲暇时光,记录与捕捉一些美好的生活时光和瞬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