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杏丽深圳流浪记(传记文学)
文/陈志军

刘杏丽简历

刘杏丽,笔名大月亮,女,七零后,湖南省安乡县黄山头镇教师。中师学历,曾下海游历,自学大学课程。2011年自费出版诗集《玉女心经》,短诗《疯子》发表在《诗刊》上,短诗《虚幻的美》上了《新诗典》。2015年获得县首届青年文学奖,2017年获得中国作协主办的首届诗酒文化大会优秀奖。在镇里编写和讲授诗歌教材,协助镇里摘得“中华诗词之乡”桂冠。目前成立了小荷诗社,致力于儿童写诗的培养。

第一章
刘杏丽出生在湖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是家庭主妇,她还有两个哥哥。阿丽从小比较聪慧,读书也刻苦努力。初中时考上中专填了供销系统,后家人反对,就帮她给改了师范。毕业后在当地做了一名乡村小学教师。时光穿梭,一路繁华。没过几年就结婚生子了。
命运,原本注定平凡一生的她。2000年暑假,参加一次华山论贱!给人生埋下了伏笔。夫离子散后,做了一个大胆的选择,铁饭碗的工作留职停薪。脚下,摊开一张地图。望着“北上广深”这四个位置,沉默了很久。最终掏出一个硬币,闭上眼睛,往空中一抛。睁开眼睛时,硬币落在深圳的地图上。

第二章
”旅客们,深圳站到了!请带好你们的行李下车”。刘杏丽背着一个蛇皮袋出了火车站后。花了30块钱,通过一家劳务公司,进了一个电子厂,一个月5百块工资,每天打螺丝把内裤都打湿。她暗暗地下决心,每天存15块。两年后在深圳开家”书画字”馆。
二十多个月的辛勤忙碌!终于字画馆赢握在手。由于她人缘好,性格又开朗。三个月时间,事业蒸蒸日上。同时,不幸的事也来临了。远方穷鬼艺术人才们,都慕名到她这里落脚,打拼。一批又一批圆梦与掏金者,三个月时间把她的字画馆吃的倒闭了。半年的老板流产了。她再次成为一位打螺丝累湿内裤的工人。
感谢那些骗吃骗喝的人。因为让我们的刘杏丽增长了不少的见识。 为了出人头地,更是为了圆文艺梦。她又打了二十多个月螺丝。重操旧业,第二家店,“杏丽书画字”馆开业了。三年期间,顺风顺水。她找回了自尊,仿佛也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有人因聪明而被愚弄“。 我感觉这句话是天生为刘杏丽所说的。真是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吗?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门口来了一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小伙。他姓腾,画饼的书画家。外貌上好似温文尔雅,可骨子里镌刻着好色贪婪。一个月不到,就把刘杏丽钱财掏空。拜拜,人间玩消失了!
第三章
深圳繁华的大街上。有人因顺坦而失斗志,有人因逆境而迫出才华!此刻,丐帮中多了一名黑衣!她就是刘杏丽!创业的斗志一去不再复返。流浪乞讨,成为了她的谋生之道。
三年下来的行尸走肉中,攒下了两百块钱。当她以为有这两百块钱可以扫清回家的屏障时。一净衣乞丐头目,洗劫了她的钱财,并顺走了她的身份证。
临近春节了,北风凛冽,声声呼啸。一颗歪脖子榕树,整个枝条都在颤抖,恍惚在诉说的人世间的悲凉无情。蓬头垢面的刘杏丽解下裤腰带,系在树杆上了。捡来了几块红砖,垫在脚下,把脖子伸了进去。
在这马上要见马克思的紧要时刻,一位湖北钢筋工头,手拿一把钢筋剪路过。尸体像荡秋千,把他着实吓一大跳。但只是恐慌了两秒,他就理智性地剪断了上吊的裤腰带。刘杏丽啪地一声,头把地皮表面砸出了一个小坑。
神志清醒过来后,湖北小工头得知刘杏丽的经历,十年商海,光着屁股上岸。工头亲自把她送回了老家。校长慕名请她上课,于是,刘杏丽又站上了冬暖夏凉的讲台。后来,为什么刘杏丽见人就发250元钱,我想,也许是那次上吊时,被湖北工头救下来,头把地皮磕出一个小坑的原因吧。
2023.1.12.


作者简历:本人江西樟树大路叔谷山人。从小喜欢书画,喜欢用笔感悟人生,喜欢记录生中的点点滴滴。
一直活跃在诗歌前线,在十多家平台发表过作品。参加过几次竞赛:在诗梦撷音、羽墨飘香平台,拿过两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鼓励奖!
现在是中外文艺,当代文摘的特约诗人!当代新文学主编、部长、会长、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