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下岗
作者/周中华
1985年李双第三次结婚以后,由于有了一个能吃苦,不待岗的老公李凤壮为家里的经济收入做支撑。自己还有70元的待岗工资,李双自然心安理得的在家里当起了专职太太。李凤壮每月开资如数的交给了李双保管,让李双安排家里的一切开销。甚至有人调侃“李大头每月开支,人还没有进家,递钱的手已经伸到媳妇面前了。”调侃总是调侃,不过李凤壮确实自己没有一丁点私房钱。但是,李凤壮就有一个爱好,每天晚上回家有酒有菜就行。
李双在这个家庭中当了家,成为了这个家庭的一把手,自然儿子李阳也在这个家里有了自由的空间。每天几乎都给儿子李阳另外做一些好吃的。希望让儿子补回过去的委屈。李阳虽然已经六岁了,可李双仍然给他洗脸,给他穿衣服,给他擦鼻涕,送他上学。有时候还带李阳去公共浴池去女浴池洗澡。遭到一些女人的谴责后才不带儿子去了,然后就在家里给儿子洗澡。李阳是一个经历过委屈与白眼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性格比较温顺,看着也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李凤壮也非常喜欢这个孩子,晚上喝酒的时候,还把李阳抱在他的腿上,还夹菜给李阳吃,李阳也把李凤壮当成了自己的父亲,叫着“爸”。一家人其乐融融,李双心里暗自高兴。
1986年李双为李凤壮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叫李娜。李娜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更多的快乐与开心。李娜是李凤壮与李双的孩子,李凤壮从心底更感激李双,心疼李双,更心疼这个中年得子的宝贝闺女。从此,李凤壮两点一线,到点上班到点下班,希望多与李双在家里多待一会,多陪陪这快乐的娘仨。可是从李双的心里,根本不喜欢眼前的这个男人,因为他与高阳,与池永杰都是无法比拟的,只是迫于无奈嫁给了眼前的这个李凤壮。为了避免以前的悲剧重演,李双从表面还是接纳了这个男人,要不然也不会有李娜这个女儿。李双闭上眼睛,默默地思想着自己的婚姻经历,又一次总结出了一个“经验”: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中看的不中用,中用的又中看。你拿他当人看,他不拿你当人看,你不拿他当人看,他就拿你当人看。过去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现在是嫁汉嫁汉当家计算。男人绝对不能管钱,男人有钱就变坏,男人有权就没有爱。
李双经过几次婚姻的经历以后,对自己总结出来的这个“真理”是全部继续付诸实施,一点都不含糊。李凤壮每天上班,李双只能给他一块钱的零花钱,其他费用都是李双自己去安排。对于李双的这些要求李凤壮心情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只是默默地执行,毕竟每天晚上有酒喝就知足了。至于晚上陪睡不陪睡,李凤壮非常理解李双的心情,毕竟带着两个孩子,李娜还那么小。安逸的生活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四五年就过去了。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一直面临改革开放以后所带来的种种冲击。进入九十年代,很多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三角债频发。在此关键时候,国有企业重组也就成为必然,进而引起重组后各企业大量裁员的下岗潮。1991年,李双在李凤壮的支撑下,与儿子李阳和女儿李娜开开心心的生活了这些年以后,在单位不仅没有分到了房子,而且还遇到了单位正式裁员,成为了第一批被列入了下岗名单的前列。李双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尽管在单位大吵大闹好几次,最后还是没有任何脾气的领取了18000元的买断工龄补偿费离开了工作了十多年的国营单位,就连每月的几十元的待岗工资也没有了。
李双虽然拿到了二十年经济补偿,可是七八年过去了,九十年代的消费水平已经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18000元在一个大家庭中已经微不足道了。自从1985年李双待岗以后,虽然也尝试过卖冰糕、卖冷饮、摆地摊、摊煎饼这样的事情,可是由于不能坚持,又不吃苦,每个行当做不了一星期就彻底放弃了。导致这七八年一直依靠李凤壮的工资收入维系着整个家庭的开销。近年来,由于机械制造工业不景气,过去的部署企业如今也变成了市直企业,产品滞销,效益下滑,工人的工资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给这个四口之家带来了捉襟见肘的困难。面对如此的困难,李双闭上眼睛想了一个晚上,突然间想出一个办法,让李凤壮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开出租车搞外快,也能有一定的收入,这样就不用节衣缩食了,节衣缩食的生活实在太难了。于是,李双准备了一瓶好酒,炒了两个好菜,晚上特意犒劳了老公李凤壮。一番甜言蜜语之后,把晚上跑出租的事情与李凤壮说了,李凤壮一开始有些抵触,后来在李双的“耐心开导”下,终于接受了这个生财之道。李双利用她的那18000元的买断工龄补偿费购买了一辆出租车的夜间入股承包协议。开始让李凤壮替出租车车主开夜车,果然收益颇丰。李双又一次验证了自己的决策是对的。男人的潜能是女人开发出来的。男人有没有能力,要看女人有没有办法去开发。男人的能力就像牙膏,你不挤,牙膏就不出,你用力挤就出的多,你不挤,就不给你出。所以李双沾沾自喜地在治理男人方面又一次获得了成功的经验。
在那次下岗的大潮中,李静同样如此。病休了几年以后,彻底的与企业没有了任何关系。老公李天胜一个人跑车,由于车辆老化,维修费用的增加,运输行业竞争激烈,收入明显下降。李静对于李天胜一个人天天在外面跑大车也不放心,天天提心吊胆,有时候整宿不能入眠。最后劝说李天胜卖掉大卡车,给一家民营企业做了私人专职司机。虽然收入少了,可安全系数高了,李静心里也踏实了。为了家庭生活,李静再一次带着病痛的后遗症,应聘到了一家服务公司接替了原来的老会计张大爷。李静能够应聘到这个企业,不是偶然的,还是过去李静在服务公司当售货员的时候积攒的人缘。一个企业的会计不是平白无故就可以胜任的,也不是随随便便请一个人就能够做得了的。会计需要的是诚信,需要的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态度,需要的是忠心耿耿的个性,需要的是让人觉得靠得住的人品。之所以张大爷过去了解李静的一切,这次张大爷身体不行了,才想到推荐了李静,李静虽然没有做过企业的会计,由于张大爷经过几天的辅导,很快就熟悉了全部过程,进入了角色。几个月后由于李静的兢兢业业,不仅账目清晰,而且还给企业的管理及决策提供了及时的信息,为企业的正常高效经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受得了公司领导的表扬。
自从李天胜放弃跑大车,改为民营企业老板开私家车,李静的心里踏实多了,睡眠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虽然自己的疾病仍然没有完全消除,由于自己的坚强个性,再加上自己被迫的运动量,身体也有了明显的恢复。在李静的心里,最最重要的是李天胜的安全,生活困难一点克服一下都会过去,一旦李天胜跑大车出一点问题,自己就无法面对一切,所以一直劝说李天胜放弃跑大车。现在一切按照李静的意愿做了,李静似乎有千斤重担终于可以放下了。
尽管如此,李静仍然每到晚上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的期盼着李天胜的安全归来。每天出门都像《走西口》告别一样的依依不舍。当李天胜未跨出家门的时候,李静都要给李天胜带上一天所用的东西,包括保温杯、毛巾、零食。至于零花钱李静不是天天给,而是必须保证李天胜身上有足够的应急费用。应急费用不能低于500元。而且在临走的时候帮助李天胜整理一下衣服,给他一个深情的拥抱,并且天天会重复那几句话:
“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开车前一定要好好检查车况,开车一定不能着急,不能太快,我和儿子在家等你平安归来,你一定要好好的。”
“老婆你就放心吧,咱是老司机,又是多年的运输安全标兵,你就放心吧。”
李天胜正因为李静天天这样关心他的安全,跑车这些年一直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故。因为他时时刻刻知道安全行驶对于他是多么的重要,因为李静和儿子李海峰在家等着他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