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九章: 成家
作者/周中华
1980·年,李天胜终于走出了大学校门,参加了工作。从此,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现在已经成为了吃商品粮的非农业。被分配到地区交通运输管理局下属的货运公司。李天胜的腰杆直了。参加工作以后,第一次理直气壮的回到河东请亲戚朋友去李静家提亲。一开始李静并没有把李天胜放在眼里。因为她根本就没有想到要嫁人。现在正是大面积种植蔬菜的大好机遇,社员们的热情正在高涨的时候,自己怎么就去谈婚论嫁啊。李静当然不着急,可是父母心里清楚,李静今年已经二十四五了,再不考虑嫁人的事情,就应该是大龄青年了。再过两年就不好嫁了。晚上的时候,妈妈对李静说:
“闺女啊,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和你同龄的女女,差不多她们的孩子都会走路了,你不着急,爸妈着急啊!”
“女人就应该嫁人吗,不嫁人和爸妈一起生活不是更好吗?”
“傻闺女,谁家闺女能和父母过一辈子啊。”
“我就能啊,嘻嘻嘻。”李静一边翻腾着要推行大面积种植蔬菜的一些记录,一边和妈妈调侃在。似乎对谈婚论嫁事情根本就没有兴趣。
坐在一边历来不喜欢多嘴的父亲李奉儒插话了:
“我看李天胜这个孩子不错,为人厚道,也能吃苦,最起码懂得人情事理,知大知小,说话做事都比较靠谱,嫁给这样的后生错不了。爸的意见只是参考,最终的意见还是你自己拿主意。你整天忙大家的事情,会把自己的事情耽误了啊。”李奉儒的这番话,李静认真的听进去了。决定可以考虑一下。
李天胜得知这个消息后,乐的整天像开了花似的,穷追猛打的劲头更大了。每到星期天都到李静家帮忙,这里房前屋后,帮助李静照应蔬菜的喷药、除草、销售,就像李奉儒的儿子一样。有时候还故意让李静的弟弟妹妹们叫他姐夫。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以后,李天胜的努力没有白费,终于打动了李静的心。李静答应嫁给李天胜。李天胜也来了一个乘胜追击,并且提出要在农历六月十六举办婚礼。李静都全部答应了,因为李静也非常认可了这个不言不语,就知道埋头干活,而且有时候还会开个幽默的小笑话。李静在择偶方面没有目的,没有理想,只要心眼好,吃苦耐劳就行,李天胜的条件符合李静的要求,对于李天胜来说一切事情变得都那么轻而易举。
尽管李天胜现在是在山城市工作,可是婚礼还是定在河东举行。他想把家安在河东,因为李静的事业在河东,李静的追求在河东,李静的爸爸妈妈在河东,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在河东,河东是李静与李天胜永远的家。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不论自己走多远,河东永远是自己的家。
新房就设在李天胜的父亲李佃玉家的西厢房。李佃玉家就有三间正房,中间是堂屋,东侧是李天胜的父亲李佃玉和母亲,以及三个弟弟李天贵、李天旺、李天财住,西正房是李天胜的大哥李天成和嫂子住。李天胜只好住西厢房。西厢房是院子里的侧房,兄弟们多,有时候就住西厢房。平常人家的西厢房是用来存放粮食和农具的地方。现在李天胜把这个西厢房经过整修,里面也是干干净净,有一种非常温馨的感觉。
很多人说一朵鲜花插在牛棚上了。这不是说李天成这个人,而是说李天胜这个家。王宝钏住寒窑也不过如此,一个西厢房就能娶上河东首屈一指的大美女,实在有些委屈李静。可是对于李静来说,住房不是主要的,只要李天胜对自己好,而且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能吃苦,肯进步的人就行。家会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的,不是依靠父母给自己打造多么好的条件。所以李静并不嫌弃李天胜给自己营造的这个西厢房的家。
西厢房这个新房布置的也非常的简单,屋子里一盘只能睡的下两个人的小炕,小炕上一张新席子铺了一半,向墙上立起来一半,因为小炕确实太小了。小炕与墙角处是灶台,灶台虽然很小,可是砌筑的非常精致。屋地上购买了一节大红柜,一个碗橱,两口水缸。这就是李静将要嫁过来的新家。
李静的妈妈张秀云给李静做了两套段子面的新铺盖。爸爸李奉儒给李静写了一副“路在自己脚下”的字副。
新婚典礼那天,李天胜一大早就套上了一匹大红马拉着的小马车,小马车上用一块毯子搭了拱顶的一个棚子,棚子前面挽着一个红绸子扎成的大红花,车厢里铺着一块羊毛毡子。去李静家娶亲的是大小叔子李天贵和大嫂赵英桃,李天贵赶车,嫂子赵英桃在车棚里坐着。娶亲的时候,小马车直接从李天胜家的东面到了李静家门口。李天贵和嫂子赵英桃被热情的迎进屋里,用非常隆重的接待方式,接待了李天胜家的娶亲人。李静临上车的时候也没有哭,笑嘻嘻的离开了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了好多年的这个家。河东人讲究闺女出嫁上车的时候脚不能落地,只好由李静的爸爸李奉儒把女儿亲自抱上车。跟车送亲的是李静的小妹妹李慧。当三个人上了小马车,赶车的李天贵牵着马车离开李静家一直向西绕过脑包山,再绕到北面,再绕到东面,大约绕出十来里地,这才转到李天胜家。实际李静家离李天胜家只不过几百米,要的就是这个排场。
李佃玉是地地道道的河东老户,在河东也是德高望重的河东人。家庭虽然贫寒一些,但是在河东的人缘与威望也是非常高的。今天慕名前来祝贺的人站满了整个院落。屋里坐不下,只好在院子里借来几张桌子,熬了一大锅猪肉粉条豆角丝,炸了两大斗盆黄米糕。
结婚典礼的仪式就在这个院子里举行。李天胜特意请来了河东的郭半仙来给主持婚礼仪式。小小的院落挤满了人。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婚礼给李静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也给河东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因为河东最优秀的女娃却在一个破旧的西厢房结婚,这是河东少有的。
晚上,李天胜一家,送走了亲朋好友。热闹了一天的这个院落终于可以安静下来了。小小的西厢房的电灯还在亮着,新婚洞房里的这对新郎新娘还没有入睡。李天胜给李静端来了一盆热水让李静洗洗脚。李静看着清凌凌的热水说:
“你都忙了一天了,实际你最需要泡泡脚了,怎么给我先洗啊?“
“我是男人,呵护你是我的荣幸,以后天天等你洗完了,我再洗。“
“既然成了夫妻,有必要那么客气吗?“
“你那么优秀,却嫁给了我这个没有能耐的人,连一个正常的房子都不能给你,还让你和我住这样的西厢房。让你受委屈我心里难受啊。“
“房子并不重要,只要我们俩一起努力,明年咱盖一处新房有什么难的。“
“是啊,我早就这样想了,明年咱要盖就盖一处砖疙瘩。“
在河东这个地方,过去除了龙王庙是砖的以外,民房都是土房子。土房子成本比较低,只要有椽檩,墙体全部采用就近的碱土拓一些土坯就可以了。近几年来,有些家庭开始富裕起来了,房子的质量也有了提高。最初用砖做墙角,人们称之为“四角硬“,再好一点的就是在”四角硬“的基础上给外墙体单包一层砖,人们称之为”砖包皮“。”砖包皮“的坚固度仍然还差于全砖,人们把取缔土坯建筑的房子为”砖疙瘩“。李静家去年由于资金还不宽裕,盖的还是”砖包皮“。李天胜一定要盖一处”砖疙瘩“给李静住,这样才是河东最优秀的女人住的房子。所以,李天胜把”砖疙瘩“为标准,确定了下一年的奋斗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