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殿臣
小兔子,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兔年到了,到处又是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欢唱。
兔子在人们的心目中,代表着康明、平安、智慧之意,一直以来都是温顺、善良、祥和的象征,和人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人类的好朋友。
兔子分家兔,野兔,长毛兔,短毛兔。兔子皮毛能入药,可治疗小便不利、带下、灸疮不敛、汤火伤等。还可制成各种裘衣、帽、围领及服饰镶边。兔毛制成兔毛纤维,是上等面料。兔肉鲜嫩,味美可口,老少皆宜。兔粪还是种菜养花的上等肥料,可谓全身都是宝。
在民间,有关兔子的故事很多,如:
“兔子不吃窝边草”,形容智慧;
“狡兔三穴”,形容狡猾;
“兔死狐悲”,形容虚情假意;
“龟兔赛跑”,形容骄傲不谦虚。
“动如狡兔”,形容机敏机灵。
还有把兔子赞美为兔仙的。
兔子有一双长长的大耳朵。两颗洁白的牙齿,镶嵌在三片豁唇之间。如红宝石一般的双眼,充满着善良和深邃。兔子后退非常粗壮,后脚掌厚实有力,奔跑如飞,目及瞬无。
我对兔子的喜欢和了解,源于少年时代的艰困生活。
小时候,能在家里喂上几只兔子,不仅能增加童趣,调节生活气息,学到科普知识,还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收入,可以弥补家庭生活欠缺呢。
我喂养的第一只兔子,是被别人抛弃的小兔崽。那是一户饲养了很多只兔子的家庭。这只小兔崽生下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右后腿竟骨折了。人家不喜欢它,就不会再下力气饲养照顾,任它自生自灭。由于行动不便,得不到及时喂养,样子丑俗瘦弱。我突发奇想,如果用竹篾把它的后腿固定起来,也许就会好起来吧。
于是,就把这只兔子逮回家,进行如此包扎。每天拔来嫩草喂它,还用麸皮加水拌料增加营养。结果,一段时间以后,它耷拉着的后腿竟慢慢能够用力,活动范围也大了起来。不知不觉中,身上脏兮兮的皮毛褪掉,长出一层白白的绒毛。嗨,丑小鸭竟变成了白天鹅!
这是一只母兔,两个月以后,长的体态丰满 ,皮毛光滑雪亮,两只眼睛红红闪闪,满含待婚的娇羞和期待。
兔子一般生长三个月,即可交配成婚。
母兔怀孕以后,变得非常能吃能喝,开始挖地洞,修建产房。它用尖利的前爪,在圈内墙根僻静处挖洞,后腿把虚土一点点弹出洞外,再把干草以及破棉絮衔进洞内。产完崽后,用后腿弹土,把洞口屯严实,哺乳的时候再扒开,随后重复屯封严密,为得是避免小兔崽免受侵害。
十天以后,小兔崽能发出喃喃的“吱吱”叫声,开始爬动,但它的眼睛还没有睁开。这时候就要逮住小兔崽,用食指粘唾沫涂抹于眼缝,再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拨,小兔崽便露出两颗红豆般的小眼睛,便不再盲目地乱爬乱撞。
兔子的繁殖生育能力非常强,一个月就能生产一窝小兔仔,一般一窝能产仔四到六只,多的能产八只以上。兔子交配一星期以后,轻轻触摸它的肚皮,就能感觉它是否怀孕,一胎怀了几只崽。
初春开始喂养这只母兔,到八九月的时候,已经繁殖了两窝兔仔,肚子里的第三胎也在待产。
喂养兔子有一定的学问。兔子不能吃带露水、雨水的青草和碱性大的野菜,如灰灰菜。只要一吃这些,就会肠胃发炎,冒肚拉稀。它们最喜欢吃的有燕燕曲、黄黄苗和鲁鲁葱。一旦发生肠胃炎,用药物治疗见效不大,把大蒜削皮,切成薄片儿,塞进病兔嘴里,它会慢慢嚼碎咽下,喂上两天就会好转。
剪兔毛也是一个功夫活儿。每天要保持兔子身上整洁干净,不能粘上碎草碎屑,长成“绞丝”疙瘩,影响产毛量。一般到七八月份剪一茬毛,等到过冬的时候,兔毛已经长出来,正好跟上过冬御寒。剪兔毛的时候,要先用木梳把兔子全身梳理顺畅,从正脊背上像人的“分发头”一样,开出一条缝隙,把两肋以上的长毛剪下来,整整齐齐放在一张报纸间,或者是书本内,然后再折合。这样能卖个上等级的好价钱,其它次一些的就随行就市。当时,一只兔子剪下的毛,能卖一两元钱,除把整钱大钱交给家人补贴家用以外,剩下毛毛分分的,还可以自己支配,买学习用品,买喜欢看的图书。
小时候的乡下生活条件落后,做饭是拉风箱烧锅台,这样可以节省生活的费用。但到冬天的时候,就要烧煤火,既要做饭还要取暖。一冬天烧一架子车黄煤,这是一年家中不小的一笔开支呢。
当年我们家因劳动力少,是出了名的困难户。往往为凑齐一车七八元的煤钱,母亲都得东挪西借,做不尽的难。那年家中开始喂兔子以后,到该拉冬煤的时候,母亲还在发愁。在一块玩耍的的发小,提醒我兔子能卖钱。于是我们就逮两只大点的兔子,用竹篮盛着,提到偃师县城的土产收购门市部卖掉,刚好是一车烧煤的钱。从那以后,我们家到该拉冬煤的时候,我就会卖掉两只兔子,再没有为拉煤发过愁。
穷则思变。那个时候,一个村子其实多数家庭日子都不好过,大冬天就有不烧煤火的。但是养兔子换钱,就能拉煤过冬取暖,几乎家家都把兔子当成宝贝。
兔子寄托得是乡亲们生活的希望啊。

作者简介:杨殿臣,笔名遇见,男,汉族,河南省巩义市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喜欢阅读,坚持写作。曾在国家、省、市新闻媒体发表新闻作品数千篇。奔流文学院签约作家。2018年开始,在《奔流》《中国报告文学》《时代报告》《当代文学》及网络平台发表文学作品数十万字。短篇小说《龙湾村的那些人》被亚特兰大孔子学院《阅读》教材选编,获二等奖。第四届河南省报告文学奖获得者。著有长篇纪实小说《康百万家风》《明月兆山乡》《雨殇》等。
文字|杨殿臣
图源|网 络
编辑|芳 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