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人夜以继日、艰苦奋斗。1974年11月中旬出图时已进入冬季施工期,由于基础灌注桩工程为地下工程,尚能施工,但此项施工过程全部靠人工操作,机械也是一些自制的土机械。例如挖井孔就是利用当时农民工打井用的人工推动的大锅锥,工地上仅有一台老旧的混凝土搅拌机用来拌合混凝土,混凝土拌合前的投料、拌合后的运送全靠人工推车完成。人们冒着严寒全天候施工,至当年l2月上旬,东西桥台基础灌注桩工程全部完成。因为天气太冷,当年冬季上部基础工程为保证质量暂停施工。次年3月初,东西两个箱式桥台正式破土动工。至当年4月20日,现浇混凝土两侧桥台、主拱梁和主拱板的预制工程已告完成。
经过20多天的混凝土养护期后,经检验桥台主体和预制梁板构件均已达到设计要求,可进行下一步工序,即大桥主拱梁、板的吊装,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施工环节。根据气象预测,当年5、6月份降雨量在我国北方不会过大,运河自去年冬、今年春以来一直干涸,因此预计在7月份前上游不会来水。这对我们的吊装工程非常有利,于是我们抓紧时间采用第一种吊装方案,在河道中心树立桅杆进行施工。5月20日开始正式吊装,每天白天进行主拱梁吊装,晚上加班安装主拱板,经过七天七夜的紧张施工,至5月28日完成了大桥主拱梁和主拱板的安装工程。当年6月上旬完成了大桥桥面的混凝土现浇工程。至此,整座大桥的基础及主体工程仅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即告完成。随后又安装了桥边栏杆和大桥照明灯,保障了当年7月1日大桥正式通车。事后经过工程决算,整个工程造价仅花费97万元。
21世纪初,随着城市的发展,我市又对解放桥进行了一次拓宽建设,同时在它的北侧运河上修建了一座彩虹桥,新华路上的新华桥也进行了拓宽,三座桥梁随着运河景观带工程的建设已成为我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解放桥由一座旧木桥改建成单孔双曲拱混凝土结构的大桥,现今已过去了整40年,大桥依然稳固如初。当年建桥时的设计历程和火热的施工场面,时常会浮现在眼前。如今不少建桥时的老领导、技术人员、老工人已经辞世,但他们留下的不怕艰难、一心秉公、团结奋斗、精打细算的创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