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汉传奇(中篇小说连载之七)
杨浩然.偶然著
七、懒人有懒福,庙里的泥人住瓦屋
一开春,牛鑫就忙活起来了。先是找石匠队将屋顶的草换成了瓦,把旧门窗换成了玻璃的;紧接着,就去拉来钢筋水泥。没几天就盖起了两排三层兔舍,并在兔舍内配上了饮水器、食槽和产仔箱。而且还引进了部分种兔。据说,新引进的兔子一茬能剪半斤毛。
眼看着牛鑫家日新月异地在变,大伙唏嘘不已。炮蛋家感叹道:“哎,还真是懒人有懒福,庙里的泥人住瓦屋,看人家混的!”
这天一大早,乡里的130汽车就把书记和牛鑫拉走了。
这一幕恰巧被炮蛋家看到了。没多会儿,这爆炸性的新闻就传遍了全村。要知道,当年130汽车可是书记、乡长的标配。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县委书记帆布蓬,公社书记130,大队书记嘣嘣嘣。只要130一出动,指定有大事。
昨天,小勤抱着冬冬过了趟娘家。十多里地去一趟不容易,就在娘家住了一宿。一回村,听说丈夫和书记被130一车拉走了就感觉不妙。
“别是犯了什么事吧?”炮蛋家是个新闻专家,一看小勤抱着孩子往家走,就跟上去囔了一句。
一句话吓坏了小勤。是啊,这么早就拉走了,还是官车拉的,会不会真犯事了?这么想的一刹那,心把子就提到嗓子眼儿了,抱着冬冬就往婆婆家跑。
父亲听后抽起了闷烟,心里话:“这孩子太能折腾,会不会被割尾巴呢?”他心里这么想,但没说出来。为了安慰儿媳,他镇定了一下说:“估计没事,咱又没偷没抢,还能犯什么事儿?”话虽这么说,但他还是有些担心,一看中午没回来,心里便打起了鼓。整个下午,老爷子都守在村口,等待着奇迹的出现。眼看日头快落山了,还不见人影儿,不免有些心焦起来。村里人不担心书记被拉走,因为那车他常坐,就担心牛鑫有个三长两短,便自觉不自觉的都到村口守望。人越聚越多,但谁都不敢大声说话。
正当大家噪动不安的悄悄议论时,130缓缓驶了过来。只见牛鑫披红戴花的从车上跳了下来。一下车,就吩咐炮蛋帮他卸彩电。
“啥叫彩电?”炮蛋问。
司机探出头冲炮蛋说:“就是带色的电视,放出来跟真人一样。致富光荣啊,县长亲自颁的奖呢!”
“是吗,有这么神?那我得看看。”炮蛋说着,就动手搬起了电视。
人越聚越多。牛鑫一看弄回家还得搬出来,干脆让炮蛋扛出张桌子直接按在了大门口。
住进新房后,牛鑫就买了台14吋的黑白电视,曾令村里的老老少少们开了一回眼,经常在院子里和大街上放,插排、天线都是现成的。
牛鑫调好台,看了两则广告,感觉效果还行,就吆喝几个长辈回家喝酒去了。书记和炮蛋也跟进了屋。
小勤一看长辈们进家了,抱着儿子随后也跟了上去。
牛鑫接过孩子说:“今晚就不动烟火了,从城里买了些现成的,撕巴撕巴上桌就行。”
一人有福,托给满屋。喝完节酒才几天呀,竟然又在同一个坐位上坐下了,品尝着城里人才能吃到的美味儿,长辈们心满意足。
最得意的是炮蛋,自打那次帮牛鑫耩完麦子后,每到饭时头,牛鑫就隔墙喊:“哥,过来喝两盅。”他呢,断定牛鑫必输,就理所当然的不客气了。可后来,一见牛鑫的麦子苗全苗旺,而自己则种了埋头子,就不好意思来了。可牛鑫还是有酒必叫,对打赌的事从来不提。来的次数多了,连不满百日的冬冬都认识他了。这不,牛鑫怀里的小冬子正拃挲着小手让他抱呢。他接过孩子亲了一口:“乖,小冬子,待会儿陪大爷喝酒。”
小冬子竟真的裂开小嘴喜笑起来,逗的满屋子的人全笑了。
菜很丰盛,最抢眼的是:烧鸡、炸里脊、红烧巴鱼、酱猪蹄、盐水鸭和牛肉干,其它小菜也不少。
小勤干活麻利,不一会儿就把个八仙桌摆了个满满当当。待男爷们推杯换盏的喝将起来后,她便从炮蛋怀里接过孩子,到外面凑热闹去了。
其时,天已大黑,二十多吋的大彩电摆在那儿尤其显眼。正在播放《新闻联播》,罗京和李瑞英的主持风格深深打动了全村老少。大家一边看一边议论:
“看人家长得多俊,说话咋这么好听呢?”
“几乎不看稿,说的那么溜,真功夫呀!”
《新闻联播》之后,插播广告,接着是天气预报、电视连续剧……但无论放什么,大家都觉得新鲜,一直看到停台,才依依不舍的回了家。
屋里喝酒的更热闹,听了牛鑫在县里的所见所闻,他是怎么发言的,人家是怎么鼓掌的;县长如何讲话、如何颁奖的后,无不啧啧称赞。
爷几个正啦在兴头上呢,一听外面人散了,几个小伙子正七手八脚的往屋里搬电视,才拍拍屁股意犹未尽的打道回府了。
